张丹
- 作品数:58 被引量:191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健脾化瘀解毒方抑制巨噬细胞焦亡治疗胃癌前病变的机制
- 2024年
- 目的:探讨健脾化瘀解毒方通过抑制巨噬细胞焦亡治疗胃癌前病变(GPL)的机制。方法:空白组小鼠常规饲养,造模组予以N-甲基-N-亚硝基脲(MNU)自由饮用隔日禁食法构建GPL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健脾化瘀解毒方高、低剂量组和维酶素组,每组12只,分别进行干预后,HE染色、AB-PAS染色观察小鼠胃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RT-qPCR检测细胞焦亡相关指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CDX2、Ki67、F4/80表达情况及F4/80与NLRP3共定位情况。体外构建J774A.1焦亡模型,予健脾化瘀解毒方含药血清干预,观察细胞焦亡相关分子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GPL小鼠胃黏膜NLRP3、Caspase-1、GSDMD-N、CDX2、Ki67、F4/80表达显著升高(P<0.01),NLRP3与F4/80存在共定位现象,集中分布于黏膜层。经健脾化瘀解毒方干预后,上述分子表达下降(P<0.01,P<0.05),且NLRP3与F4/80共定位现象散在分布。体外实验中,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NLRP3、GSDMD-N、IL-1β、IL-18表达升高(P<0.01),PI染色阳性细胞比例增加(P<0.01),健脾化瘀解毒方可减少上述分子表达(P<0.01,P<0.05),减少PI染色阳性细胞比例(P<0.01,P<0.05)。结论:健脾化瘀解毒方可通过抑制巨噬细胞焦亡治疗GPL。
- 张丹张喜倪家慧杨良俊刘伟潘华峰
- 关键词:胃癌前病变巨噬细胞
- 慢性结肠炎中医证型与体表结肠电关系的初步观察
- 张丹
- 关键词:慢性结肠炎中医证型
- 中医药调控胃“炎癌转化”癌前微环境的思考与策略被引量:13
- 2023年
- 恶性肿瘤是重大疑难疾病的典型代表,发病率逐年升高,半个世纪以来的科研攻关与临床实践表明,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是控制肿瘤发生与演进的根本出路。在我国,胃癌已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目前亟需强化构建胃癌防治体系。“炎癌转化”是胃癌发生的经典途径,胃癌前病变(GPL)是胃“炎癌转化”中的关键环节,是二级预防的重点。在GPL阶段,大量肿瘤相关的免疫细胞因子直接破坏局部组织细胞,干扰免疫细胞功能,诱导GPL恶性进展以及组织癌变。中医药在阻断胃“炎癌转化”进程,改善胃癌前微环境,进而预防胃癌方面优势显著。针对胃“炎癌转化”癌前微环境的核心靶点与通路,胃“炎癌转化”进程的干预研究应成为胃癌防治的重要方向。
- 刘伟倪家慧张丹张喜史亚飞潘华峰
- 关键词:中医药胃癌前病变慢性胃炎胃癌
- 中西医结合预防脊柱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
- 2020年
- 本文对近年来中西医方法预防脊柱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包括西医预防、中医预防、中西医结合预防,早期针对性地干预DVT形成的高危因素,探讨其特点和优势,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虽然目前已尝试多种预防手段预防DVT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但目前仍存在对病人的症状早期认识不到位、预防方法及具体实施方法不一、缺乏系统指南等问题。
- 梁秋金温志玲覃慧花孔雁如叶兵张丹
- 关键词:中西医深静脉血栓
- 从语言教学规律谈医学专业双语教学被引量:7
- 2006年
- 本文分析了目前医学专业的双语教学的现状,认为主要问题在于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以及缺乏英语学习应用环境,并从语言教学的循序渐进和学以致用的规律出发,提出了设立分级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设想,同时对如何创建医学英语学习应用环境提出了一些方法、措施。
- 陈鹏张丹
- 关键词:双语教学教学规律
- 和胃降逆汤抗应激性溃疡的胃粘膜屏障保护机制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观察和胃降逆汤对大鼠应激性溃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雷尼替丁组(0.05 g·kg-1·d-1),和胃降逆汤低、中、高剂量组(1.25、2.50、5.00g·kg-1·d-1);各药物组分别按设计药物及剂量灌胃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以等容积蒸馏水灌胃,连续给药5 d;除正常组外,各组均采用水束缚应激法复制大鼠应激性溃疡模型,以激光多普勒灌注监测仪检测胃粘膜血流量,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胃粘膜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信使核糖核酸(1NOS mRNA)表达。[结果]和胃降逆汤能降低模型大鼠的溃疡指数,增加胃粘膜血流,减少胃粘膜iNOS mRNA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和胃降逆汤通过增加胃粘膜血流,减少胃粘膜iNOS mRNA表达,起胃粘膜屏障保护作用,可能是其防治应激性溃疡的机制之一。
- 胡质毅黄萍张丹黄仁伦
- 关键词:疾病模型
- 和胃降逆汤防治中风病应激性胃肠出血及对儿茶酚胺、SOD、GSH-Px、LPO含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 观察和胃降逆汤对中风病中脏腑患者应激性胃肠出血(GH)的防治作用及其对血浆儿茶酚胺、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还原酶(GSH-Px)、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中风病中脏腑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早期鼻饲和胃降逆汤、对照1组鼻饲泰胃美、对照2组鼻饲营养膳。观察三组治疗前后各组儿茶酚胺、SOD、GSH-Px、LPO含量变化及GH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各组患者血浆儿茶酚胺、LPO含量显著增多,SOD、GSH-Px显著减少,治疗后治疗组与两个对照组比较,GH发生率及儿茶酚胺、LPO含量降低,SOD、GSH-Px含量增高。结论 早期鼻饲和胃降逆汤可减少中风中脏腑患者GH发生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应激后过高的儿茶酚胺含量并减轻过氧化损伤有关。
- 张丹胡质毅周海平
- 关键词:SODGSH-PX和胃降逆汤中风病应激性胃肠出血儿茶酚胺
- 安宫牛黄丸对脓毒症大鼠肺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基因表达及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0年
- 【目的】观察安宫牛黄丸对盲肠结扎穿孔术致脓毒症模型大鼠肺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mRNA表达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影响。【方法】7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脓毒症模型组(CLP组),1α-氰基-(3,4-羟基)N-苄苯乙烯胺组[AG490组,术前0.5 h皮下注射8 mg/kg的Janusk激酶2(JAK2)抑制剂AG490],雷帕霉素(RPM)组[RPM组,术前0.5 h皮下注射0.4 mg/kg的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STAT)抑制剂RPM],安宫牛黄丸低、中、高剂量组(术前0.5 h和术后6 h按1.0、2.0、3.0 g/kg剂量灌胃)。于造模后24 h活杀动物,留取肺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肺组织HMGB1 mRNA表达水平,同时测定MPO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LP组肺组织HMGB1 mRNA表达显著增强(P<0.01),MPO活性显著增高(P<0.05)。与CLP组比较,AG490组、RPM组以及安宫牛黄丸低、中、高剂量组HMGB1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1),AG490组、RPM组以及安宫牛黄丸低、中剂量组MPO活性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安宫牛黄丸治疗脓毒症的作用与AG490、RPM等JAK/STAT信号通路抑制剂相似,可下调肺组织HMGB1基因表达,降低肺组织MPO活性,减轻腹腔感染所致的急性肺损伤。
- 张丹胡质毅黄萍李俊王艳丽
- 关键词:基因表达调控
- 中脏腑急性期合并应激性胃出血患者胃肠激素水平的变化
- 目的:观察中风中脏腑并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清胃肠激素动态变化及胃液酸度、胃排空变化,探讨中脏腑急性期并应激性胃黏膜病变的发病环节。方法:急性脑出血昏迷患者20例,中医辨证为中脏腑肝火上扰清窍型12例、中脏腑痰火内闭心...
- 张丹周海平黄华萍
- 文献传递
- 中医院校实习生西医诊断思维培养教学思考被引量:4
- 2010年
- 西医诊断思维是联系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必修课和桥梁课,西医诊断思维的培养是临床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对中医院校学生,带教老师要注意其特殊性和困难性,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叶桃春吴伟李荣丁有钦张丹
- 关键词:中医院校临床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