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汝
- 作品数:55 被引量:218H指数:8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Brugada综合征临床教学难点的探讨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进一步提高Brugada综合征(brugada syndrome,BrS)临床教学效果的相关方法。方法 Brugada综合征是现代临床医学中重要的疾病范畴,是心脏病学中重要的疾病之一,其病死率和病残率均极高,虽然Brugada综合征常以极其严重的临床危害而令人恐惧,但在临床教学中,学员却对该病危害性与严重性的认识存在严重不足,警惕性也明显不高,因此在诊疗过程中对该病的医疗风险防范意识相对不足,再加上多数教学人员对该病的相关基础知识也比较薄弱,所以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对Brugada综合征相应临床内容的讲解变得十分困难,导致学生也难以深入理解,以至于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较低。结果针对上述临床教学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现实情况及相关难点,在重视理论的基础上,密切结合临床实际,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根据Brugada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将其发病机制、病因等列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将临床心电图作为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时间上予以侧重。采用理论讲解与案例教学相结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员采用逐一分层化的教学和管理模式、重视基础理论及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传统临床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网络等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强大图形处理能力,动静互变能力和强大的模拟能力,直观形象地再现了Brugada综合征发病过程,大大地提高了Brugada综合征的临床教学效率与效果。结论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发现在对不同来源的学员教学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提高了BrS的临床教学效率,同时也提高了BrS的临床诊断准确率。
- 刘进军张恒史晓俊王洪巨张宁汝
- 关键词:BRUGADA综合征临床教学教学难点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的临床教学改革
- 2012年
- 目的:探讨适合临床医学专业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冠心病)临床教学新模式。方法:通过联合多媒体及互联网等教学方式,将教师讲授与理论联系实际、多媒体教学、PBL教学法及互动式网络教学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改变单一的教师讲授模式。结果: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主动学习、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牢固掌握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结论:采取理论联合实际,多媒体教学、PBL教学法以及互动式网络教学法联合运用,相互补充,可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 张宁汝王本芳盛长健李传高马锦元徐玮
-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教学改革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N-乙酰-神经氨酸水平和TIMI危险分层及临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N-乙酰-神经氨酸水平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危险评分(TIMI危险评分)和临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观察性研究,连续纳入2018年10月~2019年7月在我院拟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708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资料和介入治疗资料。根据病史和检查结果分为:ACS组(597例)和对照组(111例)。根据TIMI危险评分对ACS组患者进一步分为高危组(104例)、中危组(425例)和低危组(68例)。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患者的血浆Neu5Ac水平;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计算血管病变支数和Gensini评分。设计调查表,出院后对ACS组患者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平均15个月,统计Mace事件的发生,根据Mace事件将ACS组患者分为Mace组(80例)和非Mace组(517例)。结果ACS组患者血浆Neu5A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显示血浆Neu5Ac水平可以辅助ACS诊断[0.648(0.597~0.699)],敏感性为39.2%,特异性为86.5%,其临界值为288.50 ng/mL。TIMI危险分层显示,高危组患者血浆Neu5Ac水平明显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患者(P<0.05),ROC曲线显示血浆Neu5Ac水平可以协助高危组患者诊断[0.645(0.588~0.703)],敏感性为42.3%,特异性为80.1%,其临界值为327.50 ng/mL。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Neu5Ac与年龄、血尿酸、肌酐、脂蛋白a、D-二聚体、C反应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和Gensin评分成正相关性报告P值,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成负相关性报告P值。对ACS组患者随访平均15个月后,发现Mace事件组的患者血浆Neu5Ac水平明显高于非Mace事件组的患者。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血浆Neu5Ac水平、既往脑卒中病史是Mace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浆Neu5Ac水平对ACS的诊断和危险分层具有参考价值,是ACS患者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李妙男钱少环姚卓亚闵生萍闵生萍史晓俊康品方张宁汝王效静高大胜高琴张恒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TIMI危险评分临床预后
- VDD起搏器的临床运用和随访
- 2000年
- 目的 观察VDD起搏器对房室传导阻滞后者的临床运用和工作模式。方法 5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法植入VDD起搏器,并在植入后1周和3月分别做动态心电图(Holter)观察.结果 5例患者均成功植入VDD起搏器,起搏阈值0.6~0.8v,A波感知灵敏度0.3mv.Holter检查显示:VDD起搏器的工作模式大多为VAT,房室同步起搏率达95%以上,偶尔在夜间,P波频率<60bpm时起搏器工作模式自动转换成VVI。结论 VDD起搏器具有VAT和VVI双重功能,对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能增加安全性和改善心脏功能。
- 蔡鑫卜军高大胜宋业年冯慧勤张宁汝
- 关键词:VDD起搏器房室传导阻滞
- 儿童心律失常的介入性治疗研究
- 蔡鑫包宗明高大胜史晓俊宋业年冯慧勤官淑霞卜军张宁汝杨茹王本芳高杰
- 把导管射频消融(RFCA)和永久性人工起搏术两项高新技术应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儿童心律失常患者。根据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特点,在进行RFCA术时,由操作熟练的医师施行手术操作,尽量作到轻柔操作,严格控制透视时间,并对性...
- 关键词:
- 关键词:儿童心律失常介入性治疗心脏起搏器导管射频消融
- 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冠心病临床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不同病变支数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的血清水平,分析其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64例,同期造影阴性对照组24例。采用固相夹心酶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FABP、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A-FABP水平在对照组[5.96(4.87~7.99)ng/ml]较冠心病组[7.76(6.28~9.12)ng/ml]明显降低(P<0.05)。A-FABP水平在多支病变组[9.33(8.04~11.09)ng/ml]较单支病变组[6.61(5.62~7.59)ng/ml](P<0.01)高。A-FABP与IL-6呈正相关(r=0.592,P<0.01),与hs-CRP呈正相关(r=0.604,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示血清A-FABP水平与冠心病危险度呈正相关(χ2=21.734,P<0.01)。结论:血清A-FABP水平与冠心病的病变程度、IL-6、hs-CRP及冠心病危险度呈正相关。
- 牛海军张宁汝张恒刘进军李妙男王本芳耿家峰
- 关键词:冠心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白细胞介素-6高敏C反应蛋白
- 3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临床分析
- 1998年
- 采用放免技术测定36例急性,心肌梗塞(AMl)患者72小时血浆内皮素(ET)。发现AMI患者4小时后ET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6小时达高峰(59.38±4.51pg/ml,P<0.01),72小时后趋于下降。还发现血浆ET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之间有明显相关(P<0.05)。由此可见血浆ET在急性心肌梗塞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 包宗明史晓俊张宁汝冯慧勤
- 关键词:心肌梗塞急性内皮素射血分数
- IL-33/sST2信号通路与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高血压(EH)左室肥厚(LVH)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33(IL-33)和可溶性ST2(sST2)水平,进而探讨其与EH并发LVH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的EH患者220例为实验组,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将其分为无左室肥厚组(NLVH,n=108)和左室肥厚组(LVH,n=112)。ELISA法检测受试者血清中IL-33、sST2水平,Western blot检测NLVH组及LVH组(各60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IL-33的表达水平,应用Pearson分析其与LVMI关系,进而研究IL-33、sST2与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关系。结果:与NLVH组相比,LVH组患者血清IL-33、sST2活性水平显著增高,且WB显示:LVH组的IL-33蛋白表达水平(1.07±0.08)高于NLVH组(0.63±0.05)(P<0.05);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IL-33、sST2与LVMI之间存在正相关。结论: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血清IL-33、sST2水平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IL-3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发生、发展可能与IL-33、sST2有关。
- 邢布点魏婷卢园园冷俊杰康品方王洪巨张宁汝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左心室质量指数
- 脂联素与冠心病临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PN)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了2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3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和21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APN水平。所有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均已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各组APN、受累血管病变积分、BMI、Cho、Tg、HDL-c及FBG水平。结果①CHD组血清AP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②SAP组、UAP组和AMI组血清AP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依次下降,但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HD患者血清APN水平显著下降,低水平的APN水平可能与CHD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 张宁汝张恒王本芳邵素云宣玲徐玮
-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脂联素体重指数
- 心房颤动病人血清SLC7A11、FGF23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 2023年
- 目的:检测心房颤动(AF)病人与窦性心律者血清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的水平,分析二者与AF之间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住院的AF病人118例作为观察组,根据相关指南分为阵发性AF组67例和非阵发性AF组51例。对照组选取窦性心律健康者96名。选择酶联吸附免疫实验法(ELISA)测出血清中SLC7A11、FGF23浓度;比较3组病人的临床资料及血清学指标,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SLC7A11、FGF23水平与超声心动图中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内径(LV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缩短分数(FS)相关性。采用多元logsitic回归分析AF病人AF发生持续相关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血清SLC7A11在阵发性AF组和非阵发性AF组均下降(P<0.01),且非阵发性AF组中SLC7A11低于阵发性AF组(P<0.01),血清FGF23在阵发性AF组和非阵发性AF组均升高(P<0.01),且非阵发性AF组中FGF23高于阵发性AF组(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LAD与血清SLC7A11呈负相关关系(r=-0.534,P<0.01),与血清FGF23呈正相关关系(r=0.532,P<0.01)。多元logsi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LC7A11是AF独立的保护因素(OR=0.231,P<0.01),而FGF23是独立危险因素(OR=1.097,P<0.01)。结论:SLC7A11、FGF23可能与AF的发病、进展有关。
- 刘薇薇卢园园冷俊杰高崎康品方张宁汝
- 关键词:心房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