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思齐

作品数:210 被引量:175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7篇期刊文章
  • 2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0篇文学
  • 30篇哲学宗教
  • 12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2篇语言文字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9篇文学
  • 24篇诗歌
  • 19篇诗经
  • 17篇诗学
  • 16篇道教
  • 14篇宗教
  • 12篇代文
  • 11篇杜甫
  • 11篇宋代
  • 10篇散文
  • 10篇《诗经》
  • 9篇诗意
  • 9篇视域
  • 9篇文化
  • 8篇诗歌创作
  • 8篇诗经学
  • 8篇基督
  • 7篇唐代
  • 7篇文学批评
  • 6篇基督教

机构

  • 203篇武汉大学
  • 2篇中南民族大学
  • 2篇重庆大学
  • 2篇奥斯陆大学
  • 2篇阿姆斯特丹大...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莱顿大学
  • 1篇伦敦政治经济...
  • 1篇耶路撒冷希伯...

作者

  • 207篇张思齐
  • 1篇孙明福
  • 1篇苏兰

传媒

  • 16篇西华大学学报...
  • 15篇衡水学院学报
  • 14篇西南民族大学...
  • 13篇大连大学学报
  • 10篇广东社会科学
  • 9篇圣经文学研究
  • 8篇烟台大学学报...
  • 6篇诗经研究丛刊
  • 5篇齐鲁学刊
  • 5篇江西社会科学
  • 4篇阴山学刊
  • 4篇东方丛刊
  • 4篇殷都学刊
  • 4篇人文论丛
  • 3篇天津外国语学...
  • 3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中华文化论坛
  • 2篇河南大学学报...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中国道教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7篇2019
  • 6篇2018
  • 8篇2017
  • 17篇2016
  • 11篇2015
  • 11篇2014
  • 11篇2013
  • 11篇2012
  • 8篇2011
  • 12篇2010
  • 7篇2009
  • 13篇2008
  • 8篇2007
  • 11篇2006
  • 9篇2005
  • 9篇2004
  • 11篇2003
2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那伽对二希文化的链接作用被引量:1
2005年
那伽是印度人对蛇类的统称,汉译佛典有时候作龙,有时候作蛇。一般而言,蛇类在早期希伯来文学中 具有负面的意义,最典型的例子是诱惑人类犯罪。然而在中世纪的欧洲文学中蛇类的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蛇类 变成了人类的助手,帮助人类实现皈依上帝的神圣目的。那伽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变化,一是通过修行蛇可以变为 龙,一是龙和蛇均可以作为媒介而使得人类发生变化。就文化体系进行考察,那伽的作用在于将希伯来文化与希 腊文化链接起来,从而形成一个二希文化之整体并进而对西方文化发生恒久而深远的影响。那伽之所以能够从印 度文化体系进入二希文化体系,亚历山大的东征起到了一个关键的作用。
张思齐
关键词:印度文学
东方学观念的历史回溯
2015年
东方学经历了演变过程,其发展上与东方各国的觉醒和发展同步。今天的东方指亚洲和非洲。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使东方这一观念最终形成。东方学在二战前,得益于西方诸国的学术研究。二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西方各国东方研究逐渐举步不前,东方学已经到了必须变革的学术史关头。这主要表现在研究方法、研究范围、研究队伍和语言媒介这四个方面。在研究方法上,须采用比较的视角,尤其须重视平行比较。在研究范围上,应关注东方各国自身发展的需要。在研究队伍上,东方各国学者的比重在增加。在语言媒介上,东方语言撰写的著述逐渐增多。对中国学人而言,日本研究具有特殊性。中国的崛起为中国学术之发展造成了机遇,也为中国的东方学之发展造成了机遇。
张思齐
关键词:东方学学术史
启示并宣言出来的幽灵——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与《启示录》
2018年
马克思和恩格斯有许多著作论及基督教,其中包括《共产党宣言》。《启示录》在圣经中占有醒目位置,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之特别关注。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启示录》的论述主要集中于以下四种文献,分别是马克思的《批判的末日的审判》,即《神圣家族》第九章,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恩格斯的论文《启示录》和《论原始基督教的历史》。《启示录》是唯一经常出现于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中的圣经经卷。《启示录》有一些特点,它们非常适合于马克思和恩格斯表述其关于历史发展的整个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研究《启示录》为社会主义运动指明方向。乌托邦具有冲击力。基督教是一个关于成功的故事。马克思的某些著作具有圣经格调。早期和晚期马克思主义文献之间存在着差异。《启示录》宣示出来的幽灵频繁再现。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至今具有重大的研究潜质,能够为人们清晰认识当代社会变动的总趋势提供深刻启迪。
约伦·欧克兰张思齐
关键词:恩格斯基督教《启示录》
宋代的味论诗学与苏轼的诗味追求被引量:1
2001年
味论诗学在宋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它是宋代以味论艺总倾向的一部分。苏轼在诗歌创作实践中努力追求诗味,创作出了组诗杰作《和陶诗》。严羽、张戒等人对味论诗学都作出了自己的理论贡献。
张思齐
关键词:宋代《和陶诗》
从《诗篇46》看教堂与明堂之契合及差异
2007年
《诗篇46》有着深刻的神学内涵,它可以让人们体会到教堂的存在。论及基督宗教的教堂,其发展经过了五个阶段。它们是会幕、圣所、圣殿、会堂和教堂。在中国上古时代,曾经有过明堂,周代曾形成一套完善的明堂制度。通过比较教堂与明堂之间的契合及差异之处,可以加深我们对于教堂的认识。以教堂为参照系,也可以加深我们对于中国古代礼乐制度的理解。这样的比较有助于人们明了基督宗教的坚韧根基,从而有助于我国各族各界人民安然共处,在我们的祖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共同缔造美满而和谐的社会。
张思齐
比较视域中的一组六朝佛教文献探微
2011年
六朝时期,道教因受到佛教的启发而渐趋于成熟,而儒学依然是中国的主导思想。宗教的传播是否成功取决于多种因素,而与受容国的国情相兼容则是成败的关键。尽管在六朝时期佛教的受容具有普遍性,但是它却依然面临着调适自身以适应当时的中国国情这一必然选择。康僧会的传教活动充分考虑到了中国人面对外来宗教的心理状态,其《法镜经序》反映了中国民众对佛教的渴求。慧琳是是佛教营垒中的叛逆者,其《黑白论》是以对话体写成的教理论文。通过白学先生和黑学道士的对话,他深刻地阐明了宗教必须调适和改造自身才能够适应当代社会这一基本原理。
张思齐
关键词:六朝佛教文献文本分析比较视域道教
词的文质及理论探微──从《词论》到《词源》被引量:1
1995年
词是我国独有的文学样式,随之伴生的理论自成体系。本文认为,李清照的《词论》是词的独立宣言;《花间集序》划清了词与宫体诗的界线;辛弃疾对词学有贡献;针对着词作堆积材料的弊病,张炎在《词源》中提出了“清空”说和词创作的系统理论。
张思齐
关键词:词论词源
论王夫之关于《诗经》中的宗教特征的思想
2004年
《诗经》与《圣经》中的诗歌之间具有许多契合点,王夫之的诗学观念与基督教圣经学的诗歌理念比较接近,因此其间存在着可比性。王夫之对《雅》和《颂》感到莫大的兴趣。王夫之认识到了《诗经》的宗教性,并且提出一个命题'诗者象其心'。从世界诗学研究的整体上看,王夫之从宗教性上把握《诗经》是对《诗经》品格的一种提升。王夫之的诗经学研究成就丰硕,这得益于他的整个哲学体系。
张思齐
关键词:王夫之诗经学基督教宗教性
论路得亲情观的诗意表达
一、诗意与民族性诗意是诗歌存在的本质。诗歌的存在不外乎内外两个要素。外在的要素种类极多。有音乐的要素如节奏、韵律、押韵等,有修辞的要素如对偶、倒装、重叠等,有结构的要素如过渡、照应、明暗等,有风格的要素如浓淡、虚实、疏密...
张思齐
文献传递
在比较的视野中看李华的骈文成就被引量:1
2005年
李华的文学成就以古文称著 ,并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光辉的地位。然而 ,李华的骈文是其古文成立的基础。在中国文类发展史中 ,李华的骈文乃是介于六朝骈文和唐宋散文之间的一个亚类。对李华骈文代表作的分析表明 ,其骈文不仅影响了唐宋古文 ,还对宋四六的形成起到了范型作用。此外 。
张思齐
关键词:唐代文学文体学骈文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