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渝
- 作品数:43 被引量:541H指数:11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中国“世界遗产”巡礼
- 2002年
- 我国历史悠久、山河壮阔。截止2001年12月,已有28处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让我们将目光转向我国的世界遗产,在山水间呼吸,在历史中遨游,一起关注它们的价值。1.万里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它是中国古代一项雄伟的军事防御工程,是研究我国古代军事防御建筑演变的重要线索和遗迹。
- 张成渝
- 关键词:兵马俑坑
- 《世界遗产公约》中两个重要概念的解析与引申——论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被引量:74
- 2004年
- 从实际问题出发 ,引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中“真实性”和“完整性”两个重要概念加以论述。通过分析指出 ,《公约》中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分别单向对应于文化遗产、自然遗产 ,而这一关系已在中国世界遗产地、文物保护单位以及风景名胜区的实际问题中显示出局限性。结论是 :无论从当今世界遗产事业发展趋势看 ,还是从中国的世界遗产往往兼具历史文化积淀和自然山水之胜的鲜明特点看 ,中国当前的世界遗产申报、文物保护和风景名胜区规划与利用等重要问题 ,都需用“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双重原则来面对。
- 张成渝
- 关键词:世界遗产
- “真实性”和“原真性”辨析补遗被引量:11
- 2012年
- 以authenticity(原真性)在英文语境中的多重含义为基本依托,更多关注遗产领域对此概念的引申认识。这其中,对于authenticity时间维属性的强调至关重要。通过回顾国内"真实性"用法的缘起与发展,并结合前述遗产authenticity的重要认识而提出,"原真性"译法因兼顾了时间维属性而较"真实性"更加贴切,迎合"国家正式法规文件"的用法实属不必。
- 张成渝
- 文物视域下的西晋洛阳与西域地区的文化交流被引量:1
- 2021年
- 一、文化遗迹与西晋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1.三临辟雍碑20世纪30年代初,洛阳汉魏故城遗址内的东大郊村,发现了西晋咸宁四年(278)所立的"辟雍碑"。这是我国晋代文物中具有国家政治意义的重大发现,具有无比珍贵的文化史价值。该碑碑首、碑身两个部分由一件整体的石灰岩凿成,高332厘米,宽110厘米,厚30厘米。其中碑顶魑首,碑额隶书"大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皇太子又再莅之盛德隆熙之碑"二十三字。
- 张成渝张乃翥
- 关键词:文化遗迹中外文化交流西域地区文物
- 简论西域文明与龙门石窟
- 龙门石窟的佛教造像艺术,其创始年代约在魏孝文帝锐意汉化并极力推动迁都洛阳的太和中叶。此时的北魏境内,佛教石窟寺崇拜已走过一段漫长的历史路程。基于此,本文研究了龙门石窟魏、唐造像中所包含的西域文化因子。
- 张乃翥张成渝
- 关键词:西域文明佛教造像艺术
- 世纪之交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被引量:50
- 2002年
- 世界遗产具有很高的自然科学和历史文化价值。由于自然力对世界遗产的长期破坏和 2 0世纪的工业化进程的影响 ,一项旨在保护全人类共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世界遗产公约》应运而生。世纪之交 ,中国的世界遗产和国家级遗产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也正面临着无节制的旅游开发行为的巨大威胁。本文以泰山索道工程为例 ,提出运用最低安全标准(SMS)界定遗产地保护与利用两者之间的度。文章指出 ,遗产价值的挖掘将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被深入下去 ,功能分区是处理当前遗产地保护与利用关系的可行手段。
- 张成渝谢凝高
- 关键词:遗产保护与利用
- 洛阳龙门山出土的唐李多祚墓志被引量:5
- 1999年
- 张乃翥张成渝
- 关键词:龙门山墓志铭李氏武则天
- 评“‘不求原物长存’——从圆明园重建之争小议‘假古董’建筑”被引量:3
- 2008年
- 从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原则和横店"圆明新园"项目方的公开发言出发,论证横店项目是一个主题公园项目,而非文物建筑的重建。苏实的文章对梁思成先生关于中国文物建筑"不求原物长存"总结的理解存在方向性错误,苏文以横店项目为"一些‘假古董’正名"的立论存在诸多不当之处。
- 张成渝
- 关键词:文化遗产
- 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被引量:15
- 2009年
- 2008年10月24-26日,“中国·贵州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贵阳召开。本次会议由贵州省文化厅、北京大学、同济大学主办,国家文物局、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支持,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大学合作参与,文化部民族民间文化发展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北京、上海)、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协办,并由贵州省文物局承办。
- 张成渝
- 关键词:可持续利用文化发展景观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村落
- 论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保护原则一保护工程的层次关系
- 张成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