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敏

作品数:12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潍坊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3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乳腺肿
  • 3篇乳腺肿瘤
  • 3篇腺癌
  • 3篇腺肿瘤
  • 2篇浸润性
  • 2篇浸润性乳腺癌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多节段
  • 1篇循环管理
  • 1篇药物注射
  • 1篇药物注射治疗
  • 1篇抑制剂
  • 1篇证治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机构

  • 12篇潍坊市人民医...
  • 5篇潍坊医学院

作者

  • 12篇张敏
  • 5篇耿海
  • 4篇张亚平
  • 2篇庄青山
  • 2篇孟凡莲
  • 2篇赵文静
  • 1篇毕恒太
  • 1篇瞿丽萍
  • 1篇厉锋
  • 1篇郭荣
  • 1篇门阔业
  • 1篇吕金英
  • 1篇桑林涛
  • 1篇王光芳
  • 1篇高海英
  • 1篇冀旭斌
  • 1篇王智亮
  • 1篇徐兆万
  • 1篇聂家秋
  • 1篇许晓伟

传媒

  • 3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潍坊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医学食疗与健...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艾滋病1例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护理体会被引量:3
2007年
吕金英瞿丽萍高海英张敏徐爱霞
关键词:护理体会置管艾滋病患者PICC
脊柱转移瘤并神经压迫的分离减压微波消融和椎体成形
2024年
[目的]评估分离减压联合微波消融椎体成形治疗脊柱转移瘤合并神经压迫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3年6月收治的26例接受“分离手术”联合微波消融椎体成形的脊柱转移瘤合并神经压迫症状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微波消融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比较术前及术后随访期间脊髓神经功能ASIA分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cale,KPS),评价临床疗效。定期复查术区CT和MRI,观察术区骨水泥周缘骨质及软组织内肿瘤浸润情况,评价肿瘤局部控制情况。[结果]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7.3±51.4)min、术中出血量(358.5±241.7)ml,微波消融时间(12.2±3.7)min,骨水泥注入量(4.7±2.1)ml,术中无脊髓及神经根损伤,内固定及骨水泥位置良好。随时间自术前、术后1、3、6个月的推移,VAS疼痛评分[(8.2±1.4),(3.4±1.1),(2.6±0.6),(2.0±0.5),P<0.001]、ODI[(83.7±11.3),(35.2±7.6),(14.2±2.4),(13.2±2.3),P<0.001]和KPS评分[(41.7±16.4),(68.4±16.3),(76.4±15.6),(80.2±11.6),P<0.001]均显著改善;此外,ASIA神经功能评级亦显著改善(P<0.05)。至术后6个月,除3例患者因原发疾病死亡外,所有患者术区肿瘤控制良好,无肿瘤复发。[结论]分离减压联合微波消融和椎体成形术可以有效缓解疼痛,解除神经压迫并重建脊柱稳定性,可以控制局部肿瘤,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庄青山张敏张骁门阔业樊广辉陈乃旺厉锋刘大勇
关键词:脊柱转移瘤微波消融椎体成形神经症状
注射用核糖核酸Ⅱ灭菌粉末致过敏性休克1例
2017年
1病例介绍 患者,男,68岁。因脓血便2个月余于2015年12月1日入院。入院诊断:直肠肿物。既往糖尿病病史2年,未行系统治疗。否认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等疾病史;
张敏
关键词:过敏性休克
高分辨MRI对直肠癌TNM分期的研究
2019年
目的探讨高分辨MRI对直肠癌TNM分期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潍坊市人民医院87例直肠癌患者影像学资料,评估直肠癌TNM分期并与病理TNM分期相对照,采用统计学方法分别统计TNM分期的诊断效能。结果高分辨MRI对直肠癌T分期诊断符合率为89.6%(78/87),Kappa检验显示一致性极好,对N分期诊断符合率为82.8%(72/87),Kappa检验显示一致性较好。结论高分辨MRI对直肠癌TNM分期诊断效能较好,可为直肠癌患者术前治疗及预后提供良好建议。
郑浩李昌帅张敏张亚平耿海
关键词:高分辨MRITNM分期直肠肿瘤
DKI对动态增强时间-信号曲线呈平台型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对动态增强时间-信号曲线呈平台型的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DCE-TIC为平台型的20例(20个病灶)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和61例(64个病灶)乳腺癌患者。测得病变的平均扩散峰度系数(MK)和平均扩散系数(MD)以及ADC值,观察病变形态和强化特征。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采用X^(2)检验比较两类病变间形状、边缘、背景实质强化、内部强化特征、早期强化率的差异;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DKI、DWI参数的差异,绘制ROC比较其诊断效能。结果DCE-TIC呈平台型的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癌,形状、边缘、内部强化特征以及早期强化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背景实质强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K、MD、ADC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MK、MD和ADC,ROC下面积为0.991,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达0.922、1.000和0.922。结论DKI对DCE-TIC呈平台型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癌具有良好的鉴别诊断意义,将DKI和DWI联合应用可获得更高的诊断效能。
李昌帅梁园园张亚平张敏赵文静孟凡莲耿海
关键词:乳腺肿瘤磁共振成像
中医辩证治疗联合玻璃体腔抗VEGF药物注射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中医辩证治疗联合西医玻璃体腔注药术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CRVO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全视网膜光凝术+玻璃体腔注药术+中医辩证治疗)与对照组(仅行全视网膜光凝术),各31例。治疗12周后评估视力改善情况、分析临床有效率、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视力(0.72±0.26)优于对照组(0.54±0.25)(P=0.008),有效率(96.77%)高于对照组(70.97%)(P=0.016),全血黏度低切(8.06±1.59)mPa·s、血浆黏度(1.59±0.20)mPa·s、红细胞压积(42.84±2.84)%均低于对照组的[(10.71±1.16)mPa·s、(1.82±0.22)mPa·s、(46.83±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医辩证治疗联合西医玻璃体腔注药术治疗CRVO可明显改善视力,提高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关。
刘珣张敏
关键词:辩证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后路减压固定颈椎多节段椎间盘韧带损伤
2023年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钉固定单开门减压治疗颈椎过伸性损伤伴多节段椎间盘韧带复合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21年6月采用颈椎后路椎弓根钉单开门手术治疗的颈椎过伸性损伤伴多节段椎间盘韧带复合体损伤36例。评价临床与影像资料。[结果]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随访8个月以上,随时间推移(术前,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患者的ASIA神经功能评级[A/B/C/D/E,(4/10/16/6/0),(0/4/6/12/14),(0/0/4/8/24),P<0.001]、JOA颈椎评分[(7.8±2.4),(11.6±2.2),(14.2±1.4),P<0.001]和颈痛VAS评分[(5.2±1.6),(2.9±1.4),(1.6±1.1),P<0.001]均显著改善。影像测量颈椎曲度随时间推移呈减少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无钉棒松动、断裂等不良影像表现。[结论]后路减压固定治疗颈椎过伸性损伤伴多节段椎间盘韧带复合体损伤具有减压充分、神经功能恢复良好、脊柱稳定性强的优点,避免了长节段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
庄青山张敏陈乃旺伦登兴徐兆万李小鹏冀旭斌徐琨
关键词:颈椎过伸性损伤
注射用头孢唑肟钠致中性粒细胞缺乏1例被引量:1
2018年
1临床资料患者,男,35岁,体质量71 kg。因"布鲁杆菌病"于2016年3月7日二次入院治疗。患者于2015年7月26日出现反复发热,体温最高达39℃,伴关节痛、乏力、畏寒、头晕,7月31日在我院确诊为布鲁杆菌病,给予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利福平抗感染、清热解毒、保肝等治疗,经治疗体温正常,关节未再疼痛,肝功能好转,于2015年8月13日出院。
赵婷张敏于丽红许晓伟王光芳
关键词:头孢唑肟钠中性粒细胞缺乏
腮腺区皮病性淋巴结炎的CT表现1例
2023年
患者男,15岁。2周前无意发现左侧腮腺区一肿物,如“枣子”大小,无疼痛及麻木不适,后就诊于当地卫生院,口服消炎药1周,未见明显好转,入院3天前就诊于外院,腮腺区彩超检查考虑多形性腺瘤。查体:左侧下颌角后方、胸锁乳突肌上1/3段前缘可见一卵圆形肿物约2.0 cm×1.5 cm×1.9 cm,质地较硬,表面光滑,移动度可,无压痛,表面皮肤颜色正常。
梁园园李昌帅张亚平张敏耿海
关键词:腮腺X线计算机
非肿块型浸润性乳腺癌MRI征象与分子分型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非肿块型浸润性乳腺癌MRI影像学表现与分子分型的关系。方法选取并分析187例非肿块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MR图像,分析病灶的强化方式、分布、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腋窝肿大淋巴结及表观扩散系数(ADC)与分子分型的关联。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用方差分析分析不同分子分型ADC值差异;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不同分子分型非肿块样强化病变强化方式、分布、TIC、腋窝肿大淋巴结组间差异。结果非肿块样强化病变不同分子分型间强化方式、分布、腋窝肿大淋巴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C与非肿块型浸润性乳腺癌分子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方差分析对不同分子分型ADC值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94,P=0.597),按α=0.05水准不拒绝H0,尚不能认为各分子分型间ADC值存在不同。结论非肿块型浸润性乳腺癌的MRI征象与分子分型存在一定相关性。
梁园园李昌帅张亚平张敏孟凡莲耿海
关键词:乳腺肿瘤磁共振成像分子分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