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森
- 作品数:19 被引量:68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拟南芥PHD-finger蛋白家族的全基因组分析被引量:16
- 2009年
- PHD-finger蛋白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在基因转录和染色质状态调控方面有重要作用的锌指蛋白。目前在动物中对PHD-finger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研究较为广泛和深入,而在植物中仅有少数PHD-finger蛋白的功能被阐明。通过SMART和Pfam等数据库分析,我们发现拟南芥中共有70个PHD-finger蛋白,其中大部分PHD-finger蛋白的功能未知。本文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拟南芥PHD-finger家族较为全面的信息,包括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基因表达、蛋白结构域、系统进化关系等,为深入研究PHD-finger家族蛋白的结构与功能提供了参考。
- 张帆杨仲南张森
- 关键词:拟南芥基因家族
- 拟南芥雄性不育突变体ms1502的遗传及定位分析被引量:14
- 2006年
- 通过EMS诱变、背景纯化与遗传分析,从拟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中筛选到了一棵隐性单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突变体ms1502。细胞学观察发现,突变体在小孢子从四分体释放出后花药绒毡层过早衰亡,小孢子的内容物不正常地凝聚,最终无法形成正常的花粉粒。利用图位克隆的方法对该基因MS1502进行了定位,结果表明MS1502位于第4条染色体上分子标记F25I24和T12H20之间105kb区间内。目前该区间内尚未见到花药发育必需基因(不育基因)的报道,因此MS1502是一个控制花粉发育的新基因。
- 易君高菊芳张在宝江华周根余杨仲南张森
- 关键词:拟南芥花药发育雄性不育突变体图位克隆
- 调控拟南芥花粉发育突变体zy1511的基因定位及特征分析(英文)
- 2006年
- 为了进一步研究花药花粉发育过程,我们通过EMS诱变,筛选到拟南芥雄性不育突变体zy1511。遗传分析表明,zy1511为隐性单位点突变。细胞学观察表明.突变体花药中小孢子从四分体释放出后绒毡层并没有开始退化,花药发育后期绒毡层依然部分存在。说明突变体花药绒毡层退化比野生型的要迟,因此,小孢子不能发育成正常花粉粒。利用图位克隆的方法将zv1511定位于第一条染色体上分子标记F25P12和T8L23之间134.kb的区间内。本项工作为zy1511基因的克隆及对花粉发育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目前尚未见到该区间内雄性不育基因的报道。因此,zy1511是控制花粉发育的尚未发现的关键基因。
- 张森周鹊陈辉易君高菊芳杨仲南
- 关键词:拟南芥雄性不育突变体花粉发育图位克隆
- 拟南芥未知功能基因At3g61870编码蛋白的叶绿体定位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利用反向遗传学研究方法对1个预测的拟南芥叶绿体未知功能基因At3g61870编码蛋白进行了亚细胞定位研究.通过克隆At3g61870基因5′端长229 bp的DNA片段,与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MON530-CP-TP-GFP,经农杆菌介导转化拟南芥.转基因植株的叶肉细胞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叶绿素自发荧光与GFP荧光共定位于叶绿体中.结果表明,未知功能基因At3g61870编码的蛋白质为叶绿体蛋白质.
- 崔永兰王鹏程杨仲南张森
- 关键词:拟南芥叶绿体转运肽融合蛋白亚细胞定位
- 模式植物拟南芥花粉细胞壁的结构与发育
- 拟南芥成熟的花粉粒有两层壁:花粉内壁(intine)和花粉外壁(exine),在萌发孔处只有花粉内壁。花粉内壁的主要成分是果胶纤维素,抗性较差,经酸碱处理则分解。花粉外壁的主要成分是孢粉素,抗腐蚀及抗酸碱性能强。花粉外壁...
- 杨仲南朱骏杨俊关跃峰张森
- 文献传递
- MS1521是拟南芥花药发育的必需基因被引量:1
- 2010年
- 通过对3个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雄性不育突变体(ms1521,st350,st454)的分析,研究了MS1521基因在花药发育过程中的功能。ms1521是通过EMS诱变野生型拟南芥得到的一株突变体,遗传分析表明ms1521是隐性单核基因控制的。利用图位克隆的方法对不育基因MS1521进行了定位,结果将MS1521定位于拟南芥第一条染色体上26kb的区间内,该定位区间内有一个影响花器官形态建成的基因UFO。测序结果表明在ms1521突变体中UFO基因编码区的958bp处发生了单碱基突变,导致MS1521该位点的氨基酸由天冬酰胺变成了天冬氨酸。另外两个表型与ms1521相似的突变体st350和st454来自T-DNA插入突变体群体。测序结果表明突变体st350和st454分别在UFO基因编码区发生了提前终止突变。等位分析表明它们与MS1521基因是等位的。3个突变体营养生长期发育正常,但生殖生长发育出现异常:有的雄蕊只有花丝没有花药;或者有花药但花丝变短;或者雄蕊有正常的花丝和花药,花药中有可育的花粉,但药室不能开裂;最终导致突变体不育的表型。进一步细胞学观察发现药室不能开裂是由于药室内壁细胞纤维化和木质化增厚不明显造成的。以上这些结果表明MS1521基因在花药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周鹊黄学勇杨仲南张森
- 关键词:拟南芥雄性不育图位克隆花药发育
- 拟南芥雄性不育突变体ms1521的基因定位被引量:1
- 2008年
- ms1521是经EMS诱变筛选得到的一拟南芥雄性不育突变体.通过背景纯化与遗传分析,发现ms1521突变体是受隐性单基因控制.形态学观察表明:突变体的花缺失部分花瓣,雄蕊比较短,花药肥大,部分雄蕊的花药成丝状.利用图位克隆的方法对不育基因MS1521进行了定位,结果表明:MS1521位于第一条染色体分子标记F17F8A lu1和T19E23之间161kb的区间内.数据库预测,其中有11个与花发育有关的基因.试验将有助于对目的基因的克隆,控制花器官研究和雄性不育分子机制的研究.
- 周鹊贾琦石杨仲南张森
- 关键词:拟南芥雄性不育基因定位花器官发育
- 一个控制拟南芥小孢子发育基因的定位
- 通过 EMS 诱变、背景纯化与遗传分析,从拟南芥突变群体中分离到一株隐性单位点控制的雄性不育突变体 ms1516。细胞学观察表明,突变体在花药发育的过程中,中层细胞延迟降解,绒毡层细胞形态分化异常,小孢子发育出现异常,导...
- 常玉花周鹊杨仲南张森
- 文献传递
- 拟南芥花粉表面蛋白基因T-DNA插入突变体的鉴定
- 2010年
- 花粉表面蛋白质(Pollen coat proteins,PCPs)是一类在被子植物进行繁殖生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蛋白质.它们参与了花粉与柱头的识别、黏附、水合等过程,直接影响花粉的萌发能力.根据已经建立的拟南芥花粉表面蛋白数据库中的信息,从美国拟南芥生物资源中心购买了有T-DNA插入的SALK株系种子,并对这些株系进行了T-DNA插入位点的鉴定,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花粉表面蛋白质奠定了基础.
- 易素华张丞史志浩杨仲南张森
- 关键词:拟南芥
- 拟南芥雄性不育突变体ms214的遗传与功能分析
- 2011年
- 经过EMS诱变、背景纯化以及遗传分析,得到一株隐性核基因控制的拟南芥雄性不育突变体ms214,用图位克隆的方法将突变基因MS214定位于拟南芥第一条染色体上顶端700kb的区间内。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区间内有一个与蜡质合成有关的基因CER1;测序分析表明在突变体ms214中,CER1基因第一个外显子上碱基由C509变成了U509的突变,导致CER蛋白在该处的氨基酸由脯氨酸170变成了亮氨酸170;等位实验结果表明ms214和cer1是等位突变体。ms214突变体的茎和果荚呈现出与野生型不同的亮绿色;组织切片观察结果表明,突变体花药发育各个时期无异常变化;扫描电镜观察发现ms214的茎和果荚的表皮没有蜡质的形成,但是突变体成熟花粉粒表面含油层异常,具有许多小的脂肪小滴。这些结果揭示了MS214蛋白质参与蜡质合成过程,而且脯氨酸170是该蛋白质行使功能所必需的。
- 周鹊易君杨仲南张森
- 关键词:拟南芥雄性不育蜡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