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毅强
- 作品数:45 被引量:127H指数:6
- 供职机构:长治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肝X受体表达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肝X受体(LXR)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60只Wistar大鼠,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干预组,每组各20只。模型组及干预组大鼠通过链脲佐菌素(60 mg/kg)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干预组大鼠给予LXR激动剂T0901317(30 mg·kg-1·d-1)。2周后,称重,留取24 h尿,之后腹腔注射乙醚,在腹上动脉部位进行取血,随后处死,留存血液样本,测量血糖、肾功能、血脂水平。结果 12周后,3组大鼠体质量、尿蛋白、血糖、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模型组和干预组尿蛋白、血糖、肌酐、尿素氮、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体质量、内生肌酐清除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尿蛋白、血糖、肌酐、尿素氮、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低于模型组,体质量、内生肌酐清除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LXR表达能够明显改善Wistar大鼠糖尿病肾病生化指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师帅帅张毅强温文斌张巍赵银娥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肝X受体血糖肾功能试验脂蛋白类
- 靶向干扰前列腺源性ETS因子促进HT29细胞的增殖与侵袭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研究发现在结直肠组织,前列腺源性ETS因子(Prostate-derived Ets factor,PDEF)的表达可以促进分泌性祖细胞向杯状细胞分化,因此结直肠癌的发生可能与PDEF的表达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靶向干扰前列腺源性ETS因子对结直肠癌细胞株HT29增殖与侵袭的影响。方法:阳离子脂质体法将PDEF干扰质粒和空白对照空质粒瞬时转染HT29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RT-PCR、Western blot技术测定正常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shRNA组中PDEF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MTT法检测HT29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Transwell迁移实验观察细胞侵袭能力。结果:干扰质粒、空质粒成功转染HT29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结果可见shRNA组PDEF蛋白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降低;MTT法检测发现干扰PDEF基因的表达能够明显促进HT29细胞的增殖(P<0.05);48 h后,shRNA组细胞侵袭能力明显强于正常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在HT29细胞中干扰PDEF的表达,可以促进细胞的增殖与侵袭。
- 张毅强师帅帅郭改娥裴晋红汪军梅苏娇
- 关键词:结直肠癌
- 香菇多糖联合紫杉醇对食管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观察香菇多糖联合紫杉醇对食管癌细胞形态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取人EC-109食管癌细胞,分为对照组、紫杉醇组及观察组(紫杉醇联合香菇多糖),培养24 h后光镜观察细胞形态,检测细胞凋亡、黏附及迁移率。结果:在适宜浓度下,紫杉醇组和观察组的细胞均出现回缩、变圆,有漂浮死亡细胞出现,并且观察组细胞坏死程度大于紫杉醇组;细胞凋亡率观察组显著高于紫杉醇组(P<0.05);细胞黏附率及细胞迁移率观察组均显著低于紫杉醇组(P<0.05)。结论:香菇多糖可以增强紫杉醇的抗肿瘤能力,两者联合可以显著增加食管癌细胞的凋亡,抑制与肿瘤转移相关的细胞黏附和迁移能力。
- 霍小蕾韩玲娜裴振张毅强
- 关键词:香菇多糖紫杉醇食管癌细胞凋亡迁移
- MiR-30靶向BECLIN1在胃癌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2018年
- 目的基于二代测序技术分析胃癌组织中miRNA-30的表达差异,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靶基因及相关功能注释和信号通路富集,以期揭示miRNA-30在胃癌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9月—2016年12月本院住院胃癌患者60例和同期对照健康人群50例标本,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其中3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差异表达的miRNA,利用R 3.4.0软件绘制热图,并用荧光定量PCR(q PCR)验证miRNA-30和beclin1的差异表达。应用miRBase数据库预测miRNA-30的靶基因。利用cytoscape 3.5.1及其插件Clue GO进行GO(gene ontology)富集,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信号通路注释。利用miRNet数据库绘制miRNA-30与mRNA表达调控网络。结果二代测序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miRNA-30表现为下调。qRT-PCR验证支持这一结果(P<0.001)。GO功能注释主要富集于MAPKK活性、干细胞发育、STAT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的调控、蛋白质磷酸化氨基酸结合、酪氨酸磷酸化肽、调节脂质激酶活性、磷蛋白聚合、核转录mRNA聚A尾缩短等生物学过程和分子功能(P<0.01);KEGG信号通路富集主要涉及TP53基因调节细胞死亡基因的转录、TOR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Hippo信号通路中(P<0.01)。调控网络表明miRNA-30参与包括beclin1在内的多种靶基因的直接调控。结论 miRNA-30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下调,作为胃癌的抑癌因子,miRNA-30的靶基因、功能注释和信号通路注释富集于与消化肿瘤相关的生物信息中。
- 霍小蕾裴振张毅强曹文君
- 关键词:胃癌BECLIN1
- 高迁移率族盒转录因子1与乳腺癌相关性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分析高迁移率族(high-mobility group,HMG)盒转录因子1(HMG-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1,HBP1)与乳腺癌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HBP1基因在乳腺癌中的突变情况、HBP1基因表达量及其与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HBP1基因共表达基因及其与HBP1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中HBP1基因整体突变率为0.00%,HBP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织(P<0.01),且表达水平与乳腺癌预后呈正相关(P<0.001),与HBP1共同发挥生物学功能的相关基因有BTG1、CREBBP和SH3BGRL,在乳腺癌中,HBP1与BTG1、CREBBP表达呈正相关(P<0.01),与SH3BGRL3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HBP1基因的表达影响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并与乳腺癌预后呈正相关。
- 汪军梅张毅强黄燕栗学清裴晋红
- 关键词:乳腺癌生物信息学
- Pu27下调c-myc基因表达抑制SW480结肠癌细胞增殖
- 2016年
- 目的探讨外源性Pu27序列对SW480结肠癌细胞的作用。方法设立空白组、Pu27实验组和Mut Pu27对照组,观察药物摄取,c-myc基因表达,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 Pu27以非转染方式进入细胞,下调c-myc基因表达,抑制细胞增殖促进凋亡。结论 Pu27具有选择性抗肿瘤作用。
- 兰晓瑜张毅强王爽李美宁程牛亮
- 关键词:C-MYC结肠癌
- 设计VEGF的G四链体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 2016年
- 目的 pu22寡核苷酸序列作用于VEGF基因使VEGF启动子区形成G-四链体,干扰VEGF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HCT116细胞和SW480细胞的凋亡。方法设计合成的pu22和mutpu22摄取到细胞后,在pu22不同浓度作用下,通过实时定量PCR实验检测VEGF基因的表达情况,利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VEGF蛋白表达水平;通过细胞凋亡实验检测两种结肠癌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荧光实时定量PCR与免疫印迹实验结果显示处理组的两种结肠癌细胞株HCT116与SW480用8μL/L的PU22处理48 h后VEGF的表达最低,其相对表达值均显著低于正常细胞组及空白对照组。细胞凋亡实验结果表明两种细胞处理组凋亡率均大于相应的正常组与对照组。结论寡核苷酸序列PU22对杀伤结肠癌细胞起着显著的作用。
- 王爽张毅强兰晓瑜程牛亮李美宁
- 关键词:VEGF
- 前列腺源性ETS因子对HCT116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探讨前列腺源性ETS因子(prostate-derived Ets factor,PDEF)对HCT116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CT116细胞,分成空白对照组,空质粒组和重组表达质粒组,空质粒组转染不含PDEF的空载体,重组表达质粒组转染PDEF重组表达质粒。荧光显微镜下观察PDEF重组质粒表达情况;RT-PCR、Western blot检测3组细胞PDEF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荧光显微镜下空质粒组和重组表达质粒组HCT116细胞均可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表明质粒已成功转染HCT116细胞;RT-PCR结果显示,与空质粒组相比,重组质粒组PDEF基因表达增高263倍;Western blot结果可见重组质粒组有PDEF蛋白的表达,而空质粒组和对照组没有;CCK8法检测发现PDEF基因的表达能够明显抑制HCT116细胞的增殖(P<0.05);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重组质粒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空质粒组(P<0.05)。结论在HCT116细胞中表达前列腺上皮源性ETS转录因子,可以抑制细胞的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
- 张毅强师帅帅郭改娥苏娇汪军梅李惠芳
- 关键词:增殖凋亡
- 基于MOOC的教学模式改革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模式。方法:以16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3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实验一组采用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验二组采用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基于MO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对3组学生考核成绩进行比较分析,探究3组教学效果及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所起的作用。结果:实验二组平均成绩高于实验一组、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显示多数学生满意实验二组教学法。结论:基于MO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 张毅强裴晋红汪军梅栗学清郑军
- 关键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CD40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体内表达的意义研究
- 师帅帅张毅强赵银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