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全
-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类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清对内皮(逆)穿越模型中树突状细胞表型成熟的影响被引量:9
- 2005年
- 目的:研究人类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血清对正常人单核细胞(monocyte,Mo)分化形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的表型成熟的影响。方法:分离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加入内皮细胞穿越模型中,分别以正常人血清和SLE血清加入培养体系中,36h后收集2次穿越内皮单层得到的,经形态学鉴定的DC细胞,流式细胞术测DC的CD80、CD86、HLA鄄DR的表达情况。结果:SLE血清诱导的DC其CD80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血清刺激组,而二者均高表达CD86、HLA鄄DR。结论:DC的表型成熟和血清环境有一定关系。
- 张江全季晓辉张明顺杨晓帆王慧娟顾镭王书奎
- 关键词:红斑狼疮树突状细胞单核细胞血清
- 人类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清对内皮(逆)穿越模型中树突状细胞成熟的影响
- 本研究首先参照单核细胞在体内经历组织淋巴迁移发育分化成树突状细胞的过程,建立了三维的内皮单层模型,我们对该培养体系分别施加正常人血清和SLE病人血清处理,对比观察不同血清环境下产生的DC表型和功能上有何不同。结果表明SL...
- 张江全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血清
- 文献传递
- 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清对树突状细胞诱导作用的时间相关性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血清诱导正常单核细胞(Monocyte,Mo)向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分化的时间相关性。方法:分离正常人单核细胞,分别以GM-CSF/IL-4系统和正常人血清(Normal serum)系统以及SLE患者血清(SLE serum)系统诱导培养,在培养的第3、5和第7天收集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HLA-DR和CD80,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其功能。结果:诱导培养的第3天SLE血清组可见大量细胞集落,电镜下观察呈典型树突状形态;GM-CSF/IL-4组第4天亦可见大量集落;正常血清组始终无集落形成。HLA-DR在GM-CSF/IL-4系统中始终高表达,CD80随LPS的刺激而升高。正常血清中HLA-DR和CD80始终低表达。SLE患者血清中HLA-DR中等程度表达,CD80在第5天升高达中等程度表达并维持至第7天。MLR显示SLE患者血清组的SI在第5天升高,然而第7天明显下降。结论:SLE血清可以诱导正常单核细胞分化为DC,其功能状态与培养时间呈一定的相关性。
- 张明顺季晓辉张江全柯瑶李玉峰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单核细胞血清
- 内皮细胞穿越模型中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树突状细胞分化及功能状态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利用已经成功构建的内皮细胞穿越模型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患者的单核细胞起源的树突状细胞的分化和功能状态(膜表面分子和刺激功能及细胞因子分泌等)。方法构建内皮细胞穿越模型;分别诱导正常人单核细胞和SLE患者单核细胞在模型中分化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s);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特征;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型[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CD80、CD86],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DCs刺激异源T细胞活化的能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DCs分泌的干扰素(IFN)-!。结果正常人和SLE患者单核细胞在内皮细胞穿越模型中能分化成树突状细胞形态。正常人单核细胞来源的DCs(normalMonocyte-derivedDCs,NMDCs)和SLE患者单核细胞来源的DCs(SLEMonocyte-derivedDCs,SMDCs)都高表达HLA-DR;SMDCs的协同刺激分子CD80和CD86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NMDCs;刺激异源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SMDCs和NMD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Cs分泌IFN-!的水平明显低于NMDCs。结论SLE患者单核细胞异常分化为树突状细胞,这种异常涉及树突状细胞协同刺激分子CD80和CD86的表达升高以及细胞因子IFN-!分泌降低。
- 张明顺张江全王慧娟柯瑶刘衍春季晓辉李玉峰
- 关键词: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