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涛

作品数:7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矿业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通信
  • 2篇漏泄
  • 2篇漏泄电缆
  • 2篇井下
  • 1篇电磁
  • 1篇电磁场
  • 1篇岩石力学
  • 1篇岩体
  • 1篇岩体质量
  • 1篇岩体质量评价
  • 1篇岩巷
  • 1篇移动通信
  • 1篇移动通信中
  • 1篇粘弹性
  • 1篇粘弹性理论
  • 1篇支护
  • 1篇指标体系
  • 1篇软岩
  • 1篇软岩巷道
  • 1篇衰减率

机构

  • 7篇中南大学

作者

  • 7篇张涛
  • 5篇陈建宏
  • 2篇胡建华
  • 2篇欧阳海鸥
  • 2篇王斌
  • 1篇吴和平
  • 1篇赵国彦
  • 1篇周智勇

传媒

  • 3篇金属矿山
  • 1篇矿业研究与开...
  • 1篇爆炸与冲击
  • 1篇黄金科学技术
  • 1篇矿业快报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07
  • 3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高应力软岩巷道变形破坏机理与控制对策研究被引量:27
2007年
高应力软岩巷道由于地压大、地质条件复杂,预选支护形式往往不尽符合围岩变形、破坏特点。软岩巷道发生底臌及顶板失稳等现象,大多数是由于巷道周边弱支护与局部弱支护造成的。软岩巷道支护是矿山开采等地下工程维护面临的一个技术难题,而巷道底臌又是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大量实测数据表明,在巷道顶底板移近量中约有50%~75%是由于底臌造成的。严重的巷道底臌,不仅带来了大量的维修工作,增加了巷道的维护费用。分析了高应力软岩巷道局部弱支护机理,阐述了巷道底臌与顶板失稳诱发原因,探讨了软岩巷道的破坏特点和变形规律,提出了一些认识和支护对策,为软岩巷道支护结构设计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吴和平陈建宏张涛赵国彦
关键词:软岩巷道粘弹性理论
基于三维稳健克立格法的品位建模被引量:9
2007年
针对传统实验变异函数计算公式对特异值及偏离假设分布反应敏感的问题,引入了在三维情况下实验变异函数计算的稳健统计学方法及单纯型拟合算法。通过组合样及矿化空间的变异函数分析,确定了模型数据的各向异性特征,并采用了相应的数据搜索及岩性推估方法。在此基础上,以三维块段建模方式及稳健克立格法建立了某矿山铁元素的品位模型。最后对估值结果与实际矿床进行了比较,其结果表明了所建模型的准确性。
周智勇陈建宏张涛欧阳海鸥王斌
关键词:克立格法
矿山清洁生产评价体系的建立被引量:12
2006年
建立矿山清洁生产评价体系对于指导矿山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根据矿山自身的特点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了模糊数学方法提出了综合评价方法,从而建立了矿山清洁生产评价体系。
王斌陈建宏欧阳海鸥张涛
关键词:清洁生产指标体系
漏泄电缆在井下移动通信中应用的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阐述了井下无线电波传播特性,指出井下无线通信受阻的根本原因在于存在各种衰落。根据漏泄电缆通信理论,将漏泄电缆技术应用到井下移动通信中,设计一个可用于井下通信的抗衰落能力强的移动通信系统———漏泄电缆移动通信系统。漏泄电缆技术的应用,将可实现井下无线数据、图像及话音的高质量传输,为矿山的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保障。
张涛陈建宏
关键词:漏泄电缆移动通信矿井
基于改进迁移学习算法的岩体质量评价模型被引量:4
2021年
岩体质量分级是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基础。通过搜集不同地区55组实测样本和17组插值样本建立案例库,考虑岩体的复杂不确定性和异地岩体的差异性,在案例库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两阶段回归迁移学习(Two-stage TrAdaBoost.R2)—孤立森林(Isolated Forest)多因素岩体质量等级预测模型。将广州抽水蓄能电站第1期地下工程的12个样本用于模型测试,结果表明:(1)迁移学习可以通过权重调整选出与目标区域岩体相似的样本,解决了传统机器学习方法中同区域训练样本数量不足的问题。(2)孤立森林算法与迁移学习相结合可以排除异常数据的影响,增加模型的稳定性。(3)利用训练好的模型对12个测试样本进行多次判定,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胡建华郭萌萌周坦张涛
关键词:岩石力学岩体质量评价
充-岩界面耦合体爆破动力响应机理被引量:2
2021年
充填采矿法的充填体与矿岩体构成的界面耦合结构体,受采矿爆破影响会持续受到动力扰动,在充-岩界面耦合处易产生脱粘、裂隙扩展等行为,为井下生产带来安全隐患。采用ANSYS/LS-DYNA建立了充-岩界面耦合体模型,分析了爆破作用对界面耦合体结构的力学影响,获取了不同界面粗糙度、充填体养护龄期和起爆方式等因素对爆破裂隙扩展及应力波峰值应力的影响,探讨了爆破动力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爆破冲击在界面耦合体中存在拉、压和剪3种力学作用,且随着界面粗糙度的提高,界面受力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随着充填体养护时间增长,界面破坏逐步从受拉转化成剪切损伤;(3)同时起爆对耦合界面的损伤比逐孔起爆的小。
胡建华张涛丁啸天温观平文增生郭萌萌
井下漏泄通信理论分析及系统实现方案探讨被引量:2
2006年
为了探讨井下漏泄移动通信系统的有效实现方案,研究了漏泄电磁场的分布规律,通过对井下无线电漏泄电磁场传播的理论分析,推断出影响漏泄电磁场的关键因素;讨论了漏泄通信的应用,探讨在井下不同场合应用漏泄电缆和中继放大器实现移动通信的3种方案。进行了井下漏泄通信系统应用模型的建立,并就系统组网提出见解。同时分析了井下漏泄电磁场传播环境与现状,提出系统应用设备选择与电磁场强分布的相关意见。探讨结果表明:具有漏泄电缆和双向中继放大器的移动通信系统可以很好地实现井下移动通信。
张涛陈建宏
关键词:漏泄电缆衰减率电磁场矿山通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