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王峰
- 作品数:49 被引量:173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31)I内照射治疗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血液成分的影响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放射性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时,辐射对患者血液成分的影响。方法利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20例健康人、128例甲亢患者131I治疗前、治疗后7天及3个月血液成分进行检测并分析研究。结果131I治疗后7天血红蛋白测定、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t=-40.177,t=-4.363,P<0.01);白细胞计数升高(t=4.281,P<0.01),其中粒细胞明显升高(t=10.114,P<0.01);淋巴细胞显著降低(t=6.667,P<0.01),其余检测项目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3个月患者血液成分所有检测项目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利用131I治疗甲亢时,辐射对患者血象有一过性轻微影响,随时间推移,血象各项指标均可恢复正常。
- 张王峰叶常青袁梦晖蒋仁晶徐文斌卢受强李惕
- 关键词:131I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血液
- ^(99)Tc^m-MDP核素骨扫描评估继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评价继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 (HOA)放射性核素显像的特点与鉴别 .方法 放射性核素 99Tcm- MDP全身骨显像结合临床表现 ,对继发性 HOA的肿瘤患者 5 5例进行了核素闪烁显像分析 .参照 Ali分级方法 ,观察了四肢骨、肩胛骨、锁骨、颅骨、肋骨、骨盆及骨关节的放射性分布和摄取强度 .同时对 11例患者进行了疗效的影像学随访观察 .结果 5 5例患者的四肢长管骨均有“双条征”表现 ,48例 (87% )下肢骨的放射性聚集活度较上肢明显 ,46例 (84% )伴有对称、规律性骨皮质放射性增加 ,49例 (89% )呈均匀态的累及 ,31例患者有对称性关节周围放射性浓集的增加 .疗效观察 11例患者有 6例随原发病灶的去除 HOA影像特征及临床表现得到明显改善或消失 ,2例呈波动性 ,1例无变化 ,2例影像学及症状、体征加重 .结论 “双条征”为 HOA主要影像学改变 .HOA的放射性核素影像特征易与骨转移瘤等相鉴别 .HOA的影像随访观察有助于疗效。
- 徐海峰张王峰周润锁穆继珍
- 关键词: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99TC^M-MDP放射核素显像
- 甲亢131碘治疗后早发甲减患者临床转归的分析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分析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131碘(131I)治疗后早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临床转归。方法:随机收集甲亢131I治疗后100例早发甲减患者,通过3年时间治疗及分阶段随访,观察患者临床转归情况。结果:甲亢131I治疗后100例早发甲减患者,随访至3年时,91例为永久性甲减,需长期甲减替代治疗;7例甲状腺功能趋于正常;2例转归为甲亢,需继续进行甲亢治疗。结论:甲亢131I治疗后早发甲减患者大部分转归为永久性甲减患者,少数甲状腺功能趋于正常,极个别转归为甲亢。
- 张王峰马友凤周梅黄鹏黄丽芬陆鹏
- 关键词:甲亢131碘治疗早发甲减临床转归
- <sup>125</sup>I-血管抑素受体内化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 血管抑素(Angiostatin,AS)是O’Reilly等于1994年从Lewis肺癌小鼠血清和尿液中分离出的能够特异性抑制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的因子。AS是大分子物质纤溶酶原的一个片段,相对分子量为38KD。自从发现...
- 张王峰
- 关键词:血管抑素生物活性受体内化细胞
- 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治疗中脱发患者性激素水平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治疗中脱发患者性激素水平变化。方法选择2012/2013年在作者医院甲亢中心门诊就诊的11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治疗中脱发患者为甲状腺功能亢进脱发组(男30例,女80例),作者医院健康体检人员60例为健康对照组(男30例,女30例),作者医院甲亢中心门诊就诊的无脱发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60例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对照组(男30例,女30例),利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对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进行检测、研究。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甲状腺功能亢进脱发组男性雌二醇(estradiol,E2)、孕酮(progestin,P)明显升高,睾酮(testosterone,T)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状腺功能亢进脱发组女性E2、T及P明显升高,人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人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甲状腺功能亢进对照组比较,甲状腺功能亢进脱发组男性P明显升高,E2、T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状腺功能亢进脱发组女性E2、P明显升高,FSH、LH及泌乳素(prolactin,PRL)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男性甲状腺功能亢进脱发患者P明显升高,T明显降低;女性甲状腺功能亢进脱发患者E2、P明显升高,FSH、LH明显降低。
- 张王峰马友凤胡达堂周梅韦婷玉方草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治疗脱发性激素
- ^(125)I-血管抑素的制备及生物活性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利用125I标记血管抑素(angiostatin,AS),并研究标记产物125I-AS的体外稳定性及生物活性。方法:制备的AS经鉴定后,用Ch-T法进行标记,用纸层析法测标记率,用Sephadex-G50柱纯化,产物分别加入牛血清白蛋白(BSA)、生理盐水及不同摩尔比的半胱氨酸以观察其体外稳定性,并通过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细胞生长抑制试验来检测125I-AS的生物活性。结果:制备的125I-AS标记率可达85%,125I-AS在生理盐水中1、42、4 h的解离率分别为2.3%、5.2%、8.0%,在10 g/L BSA中1、4、24 h的解离率分别为4.6%、9.1%、11.0%。在不同摩尔比半胱氨酸溶液中孵育,125I-AS存在不同程度的解离,摩尔比在5以下时,4 h的解离率不超过11%,表明标记产物在体外较稳定。分别用不同浓度125I-AS和AS作用于ECV304细胞,并以6-氨基己酸作为对照,发现两者对ECV304细胞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125I-AS的作用强于单纯的AS,表明125I-AS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结论:用Ch-T法进行125I-AS标记简单易行,125I-AS对ECV304细胞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有较强的生物活性,标记产物在体外较稳定。
- 张王峰徐海峰周润锁袁梦晖周飞华孙涛
- 关键词:血管抑素生物活性
- ^125I-血管抑素内化及杀伤ECV304细胞的研究
- 2008年
- 目的探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细胞内化血管抑素(AS)的能力及^125I-AS杀伤ECV304细胞的效应。方法采用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37℃条件下AS受体阳性细胞ECV304与^125I-AS共同保温0.25,0.5,1,4,8,16,20和24h后,分别检测细胞的内化率;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不同剂量^125I-AS、Na^125I及AS对ECV304细胞作用24,48,72,96h的杀伤作用。采用SPSS1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7℃条件下保温,^125I-AS迅速与AS受体结合并使受体发生内化。0.5h内,ECV304细胞受体内化率、膜结合率及细胞结合率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0.5h时受体内化率为(12.6±1.1)%,膜结合率为(19.1±2.2)%,细胞结合率为(31.7±1.6)%,受体内化率与膜结合率呈正相关(r=0.814,P〈0.05)。0.5h后ECV304细胞受体内化率随时间延长继续增加,膜结合率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少;至24h时受体内化率达(28.0±3.0)%,膜结合率为(10.8±1.4)%,细胞结合率为(38.8±2.3)%,受体内化率与膜结合率呈负相关(r=-0.681,P〈0.05)。^125I-AS对ECV304细胞杀伤作用呈剂量-效应、时间.效应关系,以370kBq/ml^125I-AS作用96h的杀伤作用最大,细胞抑制率达(79.4±3.7)%,明显强于Na^125I或AS(F=312.9013,P〈0.01)。结论^125I-AS可在AS受体介导下内化进入并杀伤ECV304细胞,呈剂量-效应、时间-效应关系。
- 张王峰徐海峰周润锁袁梦晖周飞华张敬赵华栋
- 关键词:血管抑素同位素标记内化
- 分化型甲癌术后患者4次^(131)I“清甲”无效1例
- 2010年
- 张王峰袁梦晖
-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
- 153Sm-EDTMP放射治疗辐射对肿瘤骨转移患者血象的影响
- 目的探讨利用放射性制剂~(153)Sm-EDTMP对肿瘤骨转移疼痛患者进行治疗时,辐射对患者血象的影响。方法收集2003至2008年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核医学科放射性核素~(153)Sm-EDTMP治疗肿瘤骨转移患者93...
- 张王峰袁梦晖蒋仁晶
- 抗甲状腺药物调整致儿童甲亢病情加重1例
- 2010年
- 张王峰蒋仁晶徐文斌卢受强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