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羡
- 作品数:42 被引量:99H指数:6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卵巢未分化癌1例
- 2018年
- 患者,女,57岁,因自觉腹部增大、双眼睑浮肿1月余,于2015年6月22日入我院。入院1个月前自觉腹部逐渐增大、眼睑水肿,无腹痛、阴道流血、排液等不适。二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改变。
- 平文萍张羡王晓玉李囡高雪松
- 关键词:未分化癌卵巢眼睑浮肿眼睑水肿阴道流血腹部
- 双子宫畸形合并反复子宫内膜异位症一例被引量:1
- 2020年
- 双子宫(didelphic uterus)是一种较多见的子宫畸形类型,由于胚胎时期两侧副中肾管未融合导致,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双子宫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可出现月经异常、痛经等症状,对此应明确病因,是否合并生殖道梗阻异常,精准施策。本文回顾分析1例双子宫畸形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反复发作病例特点及治疗策略。
- 黄诗程郑少烈刘星慧张羡王晓玉
- 关键词:双子宫畸形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报告
- 输卵管侵蚀性葡萄胎病灶破裂并大出血1例
- 王晓玉林丽张羡
- 文献传递
- 回顾性分析20例卵巢腺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卵巢腺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以提高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等数据库资料,系统地回顾所有相关的文献,共收集国内外正式发表的19篇有关卵巢腺鳞癌的报道共20例患者。结果卵巢腺鳞癌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病理起源多样化,病理学上可合并其他病理类型,需仔细鉴别。研究显示,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案等,药物靶向治疗、细胞免疫治疗等生物治疗方法可为罕见病理类型提供新思路。结论卵巢腺鳞癌的预后极差,病理类型、临床分期仍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由于卵巢腺鳞癌罕见报道,需要收集更多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以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预后。
- 平文萍张羡彭珊珊陆洋周霞平王晓玉
- 关键词:卵巢腺鳞癌回顾性分析
- bFGF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胶原产生的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增殖及Ⅰ、Ⅲ型胶原产生的影响。方法:贴壁培养hUCMSCs,流式细胞术分析其表面标记(CD45、CD34、CD105、CD29和HLA-DR),成脂及成骨诱导其分化,以鉴定其为间充质干细胞,确定bFGF促增殖最适浓度为20μg/L。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添加bFGF(20μg/L)于DMED/F12培养液中,对照组使用DMED/F12常规培养液。MTT法测定hUCMSCs存活和增殖能力,分析bFGF对hUCMSCs增殖的影响,RT-PCR测定其Ⅰ、Ⅲ型胶原mRNA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测定其Ⅰ、Ⅲ型胶原蛋白的含量。结果:MTT生长曲线提示bFGF促进hUCMSCs的增殖。用含与不含bFGF培养基培养的hUCMSCs均表达CD29,不表达CD34、CD45和HLA-DR,油红O染色和茜素红染色阳性。RT-PCR结果显示了实验组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较对照组减少(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了实验组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bFGF可显著促进hUCMSCs增殖,且不改变细胞的表面标志物表达。bFGF对hUCMSCsⅠ、Ⅲ型胶原mRNA和蛋白的表达呈抑制效应,提示其在促进创面愈合的同时可能不会引起Ⅰ、Ⅲ型胶原蛋白沉积,从而减少瘢痕增生。
- 林丽林绍强王晓玉张羡
- 关键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 妇产科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策略探讨被引量:4
- 2014年
- 妇产科学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常涉及病人隐私并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由于临床教学资源严重不足,传统的演讲式教学法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如何根据学生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妇产科临床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由此,我们对各种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以供我们在妇产科教学中进行优化选择。
- 王晓玉姚前尹张羡李囡蒋学风罗新
- 关键词:教学方法妇产科学医学教育
- 原发性子宫内膜样腺癌合并卵巢腺鳞癌1例被引量:4
- 2018年
- 1病例报告
患者.48岁,因不规则阴道流血、流液3年余,加重2天于2016年5月7日急诊入我院。患者3年间因不规则阴道流血、流液,多次就诊于外院.给予对症治疗,期间多次建议行宫腔镜检查及腹腔镜探查术,均予以拒绝。
- 平文萍张羡张淇陈铭郑少烈王晓玉
- 关键词:子宫内膜样腺癌不规则阴道流血腺鳞癌原发性卵巢腹腔镜探查术
- 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对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关系的Meta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系统性评价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与卵巢癌患者的相关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及CBM等数据库,收集循环肿瘤细胞(CTCs)与卵巢癌患者预后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9年5月30日。由2位独立研究者按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以及质量评价等,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示,CTCs阳性组与卵巢肿瘤分期(RR=0.54,95%CI为0.31~0.95)及肿瘤分级均呈正相关(RR=0.76,95%CI为0.59~0.98),与肿瘤细胞病理类型无相关性(RR=1.00,95%CI为0.74~1.33)。CTCs阳性组与CTCs阴性组的OS(HR=1.56,95%CI为1.25~1.95)和PFS(HR=1.43,95%CI为1.18~1.7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CTCs阳性组患者的预后差。结论:CTCs可能在卵巢癌患者疾病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外周血CTCs阳性是卵巢癌患者不良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有望应用于临床成为评估卵巢癌预后的指标。
- 平文萍陈超陆洋朱薇王晓玉张羡
- 关键词:循环肿瘤细胞卵巢癌META分析
- 输卵管侵蚀性葡萄胎病灶破裂并大出血1例被引量:1
- 2012年
- 患者,女,32岁,已婚,孕3产1。2011年10月及2011年12月7日两次行人工流产术,宫腔清除物未送病理检查。于2012年2月29日因停经2个多月,突发下腹痛半天送深圳某医院,以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收入院治疗,当时血压70/50mmHg,Hb70g/L。给予快速补液,急诊手术,术中发现盆腔积血4000mL,
- 林丽王晓玉张羡
- 关键词:侵蚀性葡萄胎大出血输卵管人工流产术失血性休克病理检查
- 输卵管侵蚀性葡萄胎病灶破裂并大出血1例
- 病例资料患者女,32岁,已婚,孕3产1。于2011年10月及2011年12月7日两次行人工流产术,宫腔清除物未送病理检查。于2012年2月29日因"停经2+月,突发下腹痛半天"送深圳某医院,以"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收入...
- 王晓玉林丽张羡
- 关键词:侵蚀性葡萄胎滋养叶细胞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