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军
- 作品数:8 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开放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历史地理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楠竹加筋复合锚杆室内试验研究
- 岩土锚固技术是充分利用锚杆(索)具有较大刚度和强度的材料力学特性来加强或加固软弱破碎的岩体和土体,从而提高岩土体的自稳能力,最终达到工程结构物稳定的目的。岩土锚固技术已经成为了解决岩土工程稳定性问题经济、有效、快速、简捷...
- 张艳军
- 关键词:楠竹加筋复合锚杆土遗址
- 文献传递
- 古代生土建筑风蚀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7
- 2007年
- 西北地区分布着大量的古代生土建筑遗址,它们利用天然土质材料经过简单施工而成,性质脆弱,在长期风沙场作用下遭受严重的侵蚀破坏。本文综述了土壤风蚀领域的试验研究成果,分析了影响风蚀的最主要因素,如土的粒度、风速、土的含水量和冻融循环次数。本文区分出土易于风蚀和难于风蚀的粒径范围,说明了含水量差别及冻融循环对风蚀程度影响的原因,指出了今后生土建筑风蚀机理研究的主攻方向。
- 严耿升张虎元王旭东张艳军
- 关键词:生土建筑风蚀影响因素
- 土层锚杆加固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被引量:1
- 2009年
- 土层锚杆加固技术是岩土工程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土层锚杆技术已经形成了独有的理论,并指导工程实践。在现有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对土层锚杆的发展以及其具体内涵做了详细的论述,分析了土层锚杆的目前困境,且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 王晓东张虎元吕擎峰张艳军
- 关键词:土层锚杆
- 土层锚杆抗拔承载力确定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10年
- 利用现有的锚杆承载力计算公式对楠竹加筋复合锚杆和钢筋锚杆的极限承载力进行试算,结果表明,大部分公式对于楠竹加筋复合锚杆的计算结果偏大,而对传统的钢筋锚杆较适用。对以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在对各种土层锚杆承载力计算公式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影响锚杆抗拔承载力的因素,提出通过扩大锚杆截面和改良锚固方法可以提高锚杆抗拔承载力的工程建议。
- 王晓东张虎元吕擎峰张艳军王旭东
- 关键词:土层锚杆抗拔承载力楠竹加筋复合锚杆
- 楠竹加筋复合锚杆内粘结剂力学性能试验被引量:2
- 2009年
- 楠竹加筋复合锚杆是一种用于土遗址加固的新型锚定杆件,其内粘结剂由粉煤灰、石棉、环氧树脂制成。内粘结剂是一种新型纤维复合材料,通过弹性纵波波速测试、无侧限压缩试验、巴西劈裂试验得出了内粘结剂的最短养护时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抗拉强度等物理力学指标。结果表明,按照新疆交河故城粉土崖体加固工程配比设计的内粘结剂具有良好的力学强度和较低的密度,有利于楠竹加筋复合锚杆内部应力的有效传递。
- 张虎元张艳军王旭东王晓东吕擎峰
- 关键词:楠竹加筋复合锚杆复合材料
- 楠竹加筋复合锚杆应力传递理论模型被引量:11
- 2008年
- 楠竹加筋复合锚杆是一种用于土遗址土体加固的新型锚杆。本文从复合材料力学的角度分析了楠竹复合锚杆内部系统的工作机理,推导了复合锚杆内部系统层间切应力的传递模型。复合锚杆的内部工作机理研究表明,管材的弹性模量与杆材的弹性模量比值、内粘结剂的剪切模量等对楠竹复合锚杆内部荷载传递影响较大。通过分析认为,可以通过改变管材与杆材弹性模量的比值、调整内粘结剂的配比等措施,从而使复合锚杆内部层间应力传递曲线达到最优化状态。
- 张艳军张虎元吕擎峰王晓东严耿升
- 关键词:楠竹加筋复合锚杆复合材料力学管材
- 楠竹加筋复合锚杆管材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楠竹加筋复合锚杆是一种应用于土遗址加固工程的新型锚杆,为了解锚杆的工作机制,对其管材楠竹进行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竹材的抗压、抗拉、抗弯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3a生楠竹块顺纹抗压强度达119MPa,比5a生楠竹大;同一根楠竹,取自基部和中部的竹块试样,顺纹抗压强度相当,均小于顶部试样;竹块顺纹、横纹、径向抗压强度分别为98,37和65MPa,强度差异是由加压方向和竹纤维生长方向之间的关系决定的;竹材的顺纹抗压、抗拉和抗弯强度均与竹材的含水率有关,含水率增大强度降低,当含水率达到一定值时,抗压强度趋于稳定;径高比为1∶1和1∶2的竹筒抗压强度试验以及竹条抗拉强度试验结果表明,竹节对竹筒和竹条的强度有一定的削弱作用。
- 王晓东张虎元吕擎峰张艳军严耿升
- 关键词:边坡工程楠竹力学性质土遗址
- 楠竹加筋复合锚杆内部界面黏结滑移模型被引量:15
- 2011年
- 楠竹加筋复合锚杆已经应用于中国西北丝绸之路上留存的古代土遗址保护加固工程中。该锚杆截面积大,可以获得足够大的锚固力。针对现场拉拔试验中钢绞线从内黏结剂中拔出的破坏形式,设计了专门的试件及夹具,试验研究了钢绞线与内黏结剂间的力学行为。试验结果表明,钢绞线与内黏结剂的黏结滑移分为指数上升阶段、软化下降阶段和残余应力阶段3个阶段,可以用简化模型和精确模型描述。试验还表明,钢绞线与内黏结剂接触界面上应力分布不均匀,靠近加载端的应力较大,且有应力峰,应力峰随荷载的逐渐增大向远离加载端的方向移动;钢绞线与内黏结剂间平均剪切应力随锚杆的长度增大呈指数衰减。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界面黏结滑移微分方程及相关曲线,结果表明,钢绞线轴力及界面相对滑移沿钢绞线均呈不均匀分布,且随着距加载端的距离增加其值急剧下降,该规律可以指导锚杆设计及工程应用。
- 张虎元王晓东王旭东吕擎峰张艳军
- 关键词:楠竹加筋复合锚杆土遗址黏结滑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