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露 作品数:185 被引量:1,047 H指数:19 供职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西省林业厅科技攻关项目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经济管理 文化科学 更多>>
一种基于离子气流的整树作物花粉采授一体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离子气流的整树作物花粉采授一体装置及方法。包括:离子送风机构、可折叠绝缘旋转罩、采授一体机构和双向风机。方法包括步骤如下:(1)首先将可折叠绝缘旋转罩包裹整株作物;(2)采集时,将双向风机调节为吸风模... 胡淑芬 李忠英 罗克 林玉琴 邓勇杰 刘木华 赖曲芳 赵洋 胡坚文 张露 胡冬南MgF2衬底上NbN薄膜制备与研究 随着量子信息与量子光学的飞速发展,单光子探测技术已经成为很多领域发展不可或缺的核心技术之一,而单光子探测器的光耦合无偏差对准是影响整个系统探测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微纳光纤作为一种光波导结构,导波损耗低,易于与普通光纤实现... 张露 彭炜 尤立星 王镇关键词:磁控溅射 人工林刨花楠木材主要特性的径向变异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5 2018年 为了给刨花楠材质预测、轮伐期选择及木材合理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17年生刨花楠人工林为对象,采用木材性质快速测定仪(SilviScan-3^(TM))获得木材性质参数,研究人工林刨花楠解剖特性、木材密度与弹性模量的径向变异规律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重点分析生长轮宽度、年龄与各材性性质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刨花楠不同材性性状的径向变异规律不同,7~11生长轮为其变异曲线的转折点;木材密度和纤维壁腔比与生长轮宽度的相关性不显著,生长速度和生长轮年龄对大部分材性性状具有重要影响;不同气象因子对不同材性性状影响程度不尽相同,相对湿度是影响刨花楠材性的主要生态因子;各材性性状中,微纤丝角和弹性模量对气象因子的响应更敏感. 易敏 赖猛 张露 陈伏生 胡松竹关键词:径向变异 刨花楠 木材特性 气象因子 铁皮石斛组织培养及试管开花研究 被引量:15 2013年 以铁皮石斛茎段为外植体,进行腋芽的诱导及增殖,并使获得的无菌苗在试管中开花。结果显示:外植体灭菌8min或6min污染率相当,污染率可控制在50%以下;茎段外植体接种于Ms+6-BA2.0mg/L+NAA0.5mg/L培养基上,腋芽诱导率可达95%以上,接种于不同的开花诱导培养基上,铁皮石斛无菌苗均可在试管内开花,开花率在17.18%~35.37%。 邹娜 喻苏琴 王春玲 张露关键词:铁皮石斛 试管开花 基于转录组数据的湿地松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析 2024年 研究湿地松转录组编码序列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明确密码子使用频率,探究湿地松异源表达受体的最佳选择,为湿地松分子育种奠定基础。以筛选到的13932条湿地松转录组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CDS)为研究对象,利用CodonW 1.4.2、EMBOSS在线分析程序、MEGA 7等软件进行湿地松密码子组成分析,计算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度(relative synonymous codon usage,RSCU)、不同位置GC含量和有效密码子数(effective number of codon,ENc)等指标,同时展开中性绘图分析和偏倚性分析等,系统地探究影响密码子偏好性的主导因素,从而筛选出最优密码子,并选择合适的遗传转化受体。研究结果表明,湿地松转录组密码子中的平均GC含量为43.72%,其中GC1含量最大,为50.78%,其次是GC2和GC3,含量分别为40.68%和39.71%,表明不同位置的碱基组成存在差异,第3位上是A/U碱基的概率更大;ENc值在25.94~61.00之间,平均值为53.58,CAI均值较低,为0.20,表明密码子整体偏好性较弱。中性绘图、PR2-plot绘图和ENc-GC3s关联分析结果均表明,自然选择是大多数湿地松基因密码子存在使用偏好性的主要原因;以高频率高表达的标准筛选出25个湿地松最优密码子,均以A/U结尾。通过将湿地松与大肠杆菌、拟南芥、烟草、酵母菌、水稻等5种生物的密码子使用频率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烟草、拟南芥是湿地松基因进行遗传转化功能验证的理想选择。综上所述,湿地松转录组密码子整体偏好性弱,第3位碱基偏好使用A/U,自然选择是其产生密码子偏好性的关键原因,烟草、拟南芥可作为湿地松基因异源表达的理想植物受体。结果有利于湿地松功能基因的异源表达,也为进一步研究湿地松遗传背景及高产脂分子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胡蓉 赖猛 张露 陈婷萱 黄文丁 易敏关键词:湿地松 转录组 鲜食枣‘麻姑1号’枣吊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从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特性方面了解木质化枣吊优异结果特性的调控机制,为南方鲜食枣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1年生鲜食枣新品种‘麻姑1号’木质化枣吊叶片与非木质化枣吊叶片为材料,研究其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及光响应曲线的变化。【结果】木质化枣吊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光饱和点(LSP)、表观量子效率(AQY)、暗呼吸速率(Rd)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均高于非木质化枣吊,非木质化枣吊的光补偿点(LCP)更高;木质化枣吊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光能光化学耗散比率(RP)及光能非光化学耗散比率(RN)更高;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及天线热耗散比率(RD)更低。在同一光强条件下,木质化枣吊的PSⅡ实际光合量子产量(YⅡ)、PSⅡ有效光合量子产量(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比非木质化枣吊高;木质化枣吊光响应曲线的拟合参数最大,电子传递速率(ETRmax)、初始斜率(α)、半饱和光强(IK)均高于非木质化枣吊。【结论】‘麻姑1号’木质化枣吊具有更高的光能利用率和光合潜能,PSⅡ光合活性更强,且更耐强光,在实际生产中更能适应环境,产量更高。 温婷 张露 程子珊 朱博 陈伏生 陈伏生 谌梦云 李响关键词: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参数 晾晒对毛红椿苗木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23 2004年 通过对毛红椿1年生苗木进行5种晾晒处理试验,测定不同晾晒处理时根系含水量、相对电导率、根系活力和栽植后的成活率,分析探讨毛红椿苗木水分与苗木活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毛红椿苗木活力与其苗木水分密切相关,在晾晒的过程中苗木失水使相对含水量下降;相对电导率增加,根系活力下降,最终导致苗木成活率降低。所以在毛红椿造林时,要做好起苗后的苗木保护工作,尤其是根系的保护,这对于维持苗木活力、提高造林成活率有重要的意义。 胡松竹 张露 杜天真 周森发 黄逢龙 田长征 朱恒润关键词:毛红椿 晾晒 苗木活力 青榨槭种源苗期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004年 在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对来自5个省的12个青榨槭种源首次进行种源试验。对1年生青榨槭苗期性状和生物量进行调查观测,通过方差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青榨槭苗期苗高、地径及组成生长量相关性状的种源间差异和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青榨槭种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在种源间具有极显著差异,并且苗木生物量在地上和地下部分结构上的分配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初步筛选出湖南茶陵、江西九连山自然保护区、湖南新宁等3个苗期生长优良的种源。 张露 胡松竹 袁生贵 李发凯 易小龙 肖永有关键词:青榨槭 种源试验 苗期性状 樟树茎段的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 被引量:28 1992年 樟树的具芽茎段,培养在MS+2,4-D+KT的培养基中,可使腋茅萌动,转入MS+6-BA+NAA培养基中增殖培养,可诱导产生大量的丛生茅,多次继代后,仍保持旺盛的生长势,其增殖率约每25天6倍左右,切割的不定芽在1/2MS+IBA培养基中可诱导生根,长成完整的植株,根的诱导率平均达50%,最高可达79%。 连芳青 熊伟 张露关键词:离体培养 植株再生 林地土壤及其真菌对毛红椿种子发芽及幼苗保存的影响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通过不同群落毛红椿天然林林地土壤及其真菌对种子萌发和幼苗存活影响的研究,探讨影响毛红椿天然更新的障碍因素。[方法]在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3个毛红椿天然优势群落中,分别取距离毛红椿母树3个不同距离(2.5、5.0、7.5 m)处的根区土壤和远离毛红椿母树(25 m以外)的非根区土壤,以非林地土为对照开展室内模拟播种和以根区土壤真菌的水或根系分泌物悬液对毛红椿幼苗进行灌根接种,观察种子萌发、幼苗存活和幼苗感病情况。[结果]各群落土壤中种子发芽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规律,且基本在第8 10天达到高峰;林地土与非林地土种子发芽率差异不显著,但林地根区土幼苗的存活率极显著低于非林地土和林地非根区土;距母树3个不同距离根区土的幼苗存活率差异不显著。灌根接种不同处理间幼苗存活率差异极显著,具体表现为接种RS2、RS5根区真菌的幼苗感病率显著高于根系分泌物及无菌水空白对照,且RS2真菌的根系分泌物悬浮液幼苗感病率显著高于其无菌水悬浮液。[结论]毛红椿种子萌发不受土壤环境的影响,但幼苗建成受根区范围内土壤的影响,根系分泌物和致病菌的互作显著降低幼苗保存率。由此推断,毛红椿根区土壤内存在幼苗的潜在致病菌及根系分泌物可增强其致病性。 郭晓燕 郭晓燕 张露 张露 苏恒关键词:毛红椿 种子萌发 土壤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