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程
-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川崎病伴严重非心血管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 2016年
- 目的分析川崎病(KD胖严重非心血管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以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015年诊断为KD伴严重非心血管并发症患儿78例,选取同一时期确诊为KD(无并发症)患儿100例为对照组,分析2组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治疗及预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KD伴严重非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1)伴非心血管并发症组患者年龄偏大,发热时间一般较长,并发症出现时间相对晚,且易出现丙球无反应(P均〈0.05);(2)伴严重非心血管并发症组WBC计数、CRP、PCT明显升高,白蛋白水平低(P均〈0.05);(3)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5岁、CRP(≥40mg/L)、PCT(〉5ng/mL)及白蛋白(〈30 g/L)更易伴严重非心血管并发症(P均〈0.05)。结论(1)KD并发症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除冠状动脉损害外,非心血管并发症应引起重视。(2)KD伴严重非心血管并发症多合并严重感染,年龄较大,全身炎症反应重.有低蛋白血症,且易导致丙球无反应。
- 彭程罗书立杨军
- 关键词:川崎病并发症
- 川崎病患儿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血栓前状态(PTS)分子标志物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46例KD患儿及30例健康儿童血浆中PTS分子标志物如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内皮素-1(ET-1)水平,并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KD患儿急性期血浆Fg、D-D、ET-1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增高(P<0.05),恢复期非冠脉损伤组患儿各观察指标基本恢复正常,冠状动脉损伤组血浆Fg、D-D、ET-1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和非冠脉损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KD存在PTS;PTS在KD尤其在伴有冠状动脉损伤KD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梁芳芳彭程孙景辉杨思睿
- 关键词:川崎病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
- 儿童肌阵挛-眼阵挛综合征1例
- 2010年
- 患儿,女,23个月。因"呕吐伴肢体震颤10余天"于2009年9月15日入院。患儿于2009年9月5日出现呕吐,伴全身不自主抖动,以四肢为重,卧位时减轻,站立或行走时加重,重时不能行走,同时伴眼球震颤,发病后患儿易烦躁,脾气改变明显。
- 梁芳芳廖建湘彭程叶敬花
- 关键词:综合征肌阵挛儿童肢体震颤眼球震颤患儿
- 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生物制剂治疗的免疫学研究
- 2016年
- 目的分析比较托珠单抗、TNF—α拮抗剂及传统抗风湿药物(DMARD)治疗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o-JIA)不同时期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探讨新型生物制剂治疗So—JIA的免疫学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确诊的初发活动期So—JIA患儿30例,分为托珠单抗组(10例);TNF—α拮抗剂组(10例);DMARD组(10例),同时收集我院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对各组患儿治疗0月、3月、半年血清细胞因子(IL-1、IL-6、IL-18、TNF-α、S100A8、S100A9)的浓度进行检测,分析其与CRP、ESR及关节疼痛指数之间相关性。结果各组治疗前细胞因子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IL-1、IL-6、IL-18及TNF—α浓度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P〈0.05),而S100A8、S100A9浓度治疗前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托珠单抗组治疗后3个月及半年IL-6、IL-18浓度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抑制剂组治疗后3月及半年TNF-α浓度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3月、半年关节疼痛指数、ESR及CRP值均较治疗前水平显著降低,生物制剂组优于DMARD组,且托珠单抗组比TNF—α抑制剂组降得更低(P〈0.05)。各生物制剂组IL-1、IL-6、IL-18浓度与CRP、ESR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同时IL-6、TNF—α浓度与关节疼痛指数之间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IL-1、IL-6、IL-18及TNF—α等细胞因子共同参与So-JIA免疫病理过程,其中IL-1、IL-6及IL-18作用更为突出,托珠单抗组较其他治疗组各细胞因子浓度明显降低,提示托珠单抗治疗So—JIA疗效更为显著。
- 梁芳芳刘光磊罗书立李永柏杨军彭程
- 关键词:生物制剂关节炎全身型幼年型类风湿免疫学机制
-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拮抗剂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研究TNF—α受体拮抗剂治疗难治性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初期及远期疗效,并对病情评价系统进行比较。方法对深圳市儿童医院52例难治性JIA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参照国际风湿病学会联盟(ILAR)2001诊断标准,分为多关节炎型26例,全身型14例,少关节炎型9例,其他类型3例,入选JIA患儿均在甲氨蝶呤等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TNF-α受体拮抗剂治疗。各组分别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与幼年关节炎疾病活动评分(JADAS)系统进行初期及远期疗效评价并比较,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1.初期疗效中的ACR评分:治疗第3个月、0.5年多关节型显效率(ACR50以上)分别为69.2%、73.0%,少关节型为66.7%、77.7%,全身型为35.7%、14.3%。JADAS评分:不同类型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远期疗效:除去失访和白行停药病例,46例完成2年远期评估:ACR评分:25例多关节炎型中21例有效,8例少关节炎中4例有效,13例全身型中1例有效,各组显效率分别为84.0%、50.0%、7.7%。JADAS评分:25例多关节型中19例评分明显下降(76.0%),多关节型疗效明显(P〈0.05),而少关节型及全身型未见明显疗效(P〉0.05)。3.不良反应:上呼吸道感染12例(23%),注射局部皮肤肿痛4例(7.6%),未见结核感染及恶性肿瘤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1.TNF—α受体拮抗剂对多关节型及少关节型具有良好的疗效,而对全身型近期有一定的疗效,但远期疗效差。2.ACR评分较JADAS评分系统能更全面反映不同类型JIA的病情轻重程度。3.TNF—α受体拮抗剂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是肯定的。
- 梁芳芳施尚文彭程李永柏杨军
- 关键词: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生物制剂
- 托珠单抗和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及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治疗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比较托珠单抗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剂及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DMARDs)治疗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o—JI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广东省深圳市儿童医院确诊的初发活动期So—JIA患儿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托珠单抗组(10例)、TNF—α抑制剂组(10例)和DMARDs组(10例)。托珠单抗组单用托珠单抗或联合甲氨蝶呤治疗;TNF—α抑制剂组使用TNF.d抑制剂联合甲氨蝶呤治疗;DMARDs组使用DMARDs联合糖皮质激素或非甾体消炎药治疗。比较3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3、6个月的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反复发热时间和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血清铁蛋白(SF)水平;比较3组患儿治疗3、6个月的美国风湿病学会(ACR)30改善和ACR50改善率;记录3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组治疗3、6个月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反复发热时间和ESR、CRP、SF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DMARDs组:(2.19±0.22)、(1.39±0.42)分比(2.45±0.21)分,(2.5±0.5)、(2.0±0.3)分比(3.5±0.3)分,(2.67±0.21)、(2.06±0.33)个月比(3.78±1.65)个月,(61±15)、(45±12)mm/1h比(84±17)ram/1h,(694-10)、(44±14)mg/L比(85±17)mg/L,(866±265)、(639±96)mg/L比(2522±1686)mg/L;TNF-α抑制剂组:(1.83±0.35)、(1.02±0.17)分比(2.34±0.26)分,(2.0±0.5)、(1.5±0.3)分比(3.3±0.3)分,(1.53±0.36)、(1.62±0.24)个月比(3.66±1.52)个月,(44±12)、(34±9)mm/1h比(82±19)mm/1h,(54±15)、(30±11)mg/L比(87±19)mg/L,(574±164)、(464±81)mg/IJ比(2496±1826)mg/L;托珠单抗组:(1.65±0.34)、(0.74±0.20)分比(2.23±0.25)分,(1.6±0.4)、�
- 梁芳芳彭程罗书立李永柏杨军
- 关键词: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 整合素连接激酶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表达及作用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在病毒性心肌炎(VM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ILK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心肌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柯萨奇病毒B3(CVB3)感染Balb/c小鼠,建立VMC小鼠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n=30)和病毒组(n=40)。在CVB3感染后第7、14、28、56天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实验组ILK和TGF-β1的表达,对心肌胶原纤维进行Masson染色和测定血清CK-MB水平,同时分析各实验组不同时间点心肌组织中ILK和TGF-β1阳性表达与心肌胶原纤维Masson染色阳性面积及与血清CK-MB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对照组无或仅有极少量的ILK和TGF-β1阳性表达,病毒组在病毒感染后各时间点ILK和TGF-β1阳性表达面积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ILK和TGF-β1阳性表达面积存在直线相关性(r=0.970,P<0.01);病毒组小鼠于病毒感染后第14天开始Masson染色阳性面积明显增多(P<0.05);且病毒组小鼠心肌组织中ILK阳性表达面积与心肌胶原纤维Masson染色阳性面积存在直线相关性(r=0.996,P<0.01);心肌组织中ILK的阳性表达面积与血清CK-MB无相关性(r=-0.624,P>0.05)。结论 ILK的异常表达在VM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在VMC发病进程中ILK参与了心肌纤维化的形成过程。
- 孙景辉梁芳芳彭程
- 关键词:整合素连接激酶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