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华
-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纳米银骨水泥静态力学性能的初步研究
- 王业华伦智法赵德勇辛力柯明池徐中华周立康
- 关键词: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银力学性能
- 纳米银骨水泥静态力学性能的初步研究
- 2012年
- 目的探讨分析纳米银骨水泥和单纯骨水泥在抗压强度、抗弯模量、抗弯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方面的力学参数。方法分别进行压缩试验测抗压强度、弯曲试验测抗弯模量和抗弯强度、拉伸试验测抗拉强度、剪切试验测抗剪强度,每项试验分4个实验组,分别为单纯骨水泥组、纳米银质量分数0.1%骨水泥组、纳米银质量分数0.5%骨水泥组、纳米银质量分数1%骨水泥组,每组5个试件。使用万能力学机进行试验。结果纳米银骨水泥的各项参数比单纯骨水泥均有提高,除抗压强度和0.1%质量分数纳米银骨水泥弯曲模量的提高没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所测参数的提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量分数不超过1%纳米银骨水泥抗压强度、抗弯模量、抗弯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的力学性能均不低于纯骨水泥,可以达到临床使用的要求。
- 伦智法王业华赵德勇辛力柯明池徐中华周立康
- 关键词: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银力学性能
- 青年髋臼撞击综合征5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 探讨18~40岁青年髋臼撞击综合征(FAI)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FAI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资料特点.结果 男性12例,女性40例.最常见的症状是腹股沟区疼痛,98.1%(51/52)的患者股骨髋臼撞击试验阳性.患侧被动曲髋及内旋角度较健侧小(P〈0.05).9.6%(5/52)的患者为凸轮撞击型,42.3%(22/52)的患者为钳夹撞击型,48.1%(25/52)的患者为混合型.误诊率为76.9%(40/52).结论 青年FAI患者以女性多见,主要症状是腹股沟区疼痛.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防止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何啸波郭开今周冰王立新徐中华
- 关键词:骨关节炎
- 髌旁内外侧入路用于外翻膝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比较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比较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髌骨内外侧口的手术方法及术后效果。方法选用我院19个膝关节外翻畸形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病例,A组10个膝关节采用髌骨内侧切口,术前活动度为92°(71~123°),股胫角平均为15.43°(13~39°),膝关节HSS平均评分为26分。B组9个膝关节采用髌骨外侧切口,术前膝关节活动度为90°(69~121°),胫股角平均为14.21°,膝关节HSS评分为29分。分别选用髌骨内外侧入路,都应用后稳定型假体,常规截骨加单纯外侧软组织松解方法。随访检查术后12个月后膝关节活动度,X线外翻角,及膝关节HSS评分,并用统计学分析两组在以上方面的差异。结果 A组患者平均外翻角为6.21°,膝关节活动度为106°膝关节HSS平均评分为95分,B组平均外翻角为6.15°,膝关节活动度为105°膝关节HSS平均评分为94分,两组统计学分析外翻角的改变,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HSS评分。结论对于膝关节外翻患者,全膝关节置换髌骨内外侧入路皆能达到满意的效果,且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 周立康王业华柯明池伦智法徐中华单广磊
- 关键词:膝外翻关节畸形关节成形术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腓总神经麻痹的原因及治疗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腓总神经麻痹产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对1996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有完整记录的550例初次TKA患者中术后出现腓总神经麻痹的4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3例随访15个月,1例随访3个月后失访。[结果]术后出现腓总神经麻痹的4例患者(0.91%),2例保守治疗后完全恢复;1例行神经探查松解术后,完全恢复;1例随访3个月感觉功能恢复而运动功能未恢复,继续保守治疗后失访。[结论]TKA术后腓总神经麻痹是多因素造成的,预防是关键,且需重视围手术期相关危险因素的识别并谨慎操作。早期保守治疗效果满意,晚期神经功能恢复差者可行神经探查松解手术。
- 徐中华王业华王立新何啸波周立康
-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并发症腓总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