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丽
- 作品数:18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更多>>
- 论异物婚恋故事的起源、发展与本质
- 2018年
- 何谓"异物婚恋"?广义上是指非同类物种之间所产生的包括现时的、即将出现的乃至虚拟梦幻的特殊婚恋关系(1)。就狭义的"异物婚恋"而言,婚姻关系中的一方特指人类,而另一方是相对于人类存在的物种之间所产生的婚恋关系。
- 徐丽丽赵旭
- 关键词:万物有灵图腾崇拜
- 试论中日文学作品中的狐文化与狐意象被引量:1
- 2014年
- 一、世界范围内的狐文化 提起“狐”,人们大都会想到它的美丽动人、敏感多疑、聪明狡黠,在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中,它又是诡计多端、变化莫测、性感妖媚的典型代表。然而在原始社会里,狐被赋予了神性及人类的生命意识,成为上古时代图腾崇拜的产物。
- 徐丽丽
- 关键词:文学作品狐意象民间传说原始社会生命意识图腾崇拜
- 日本近代初期对中国儒学的吸收与改造--以对《明治汉文教科书集成》中儒学经典的考察为例
- 2021年
- 明治时代的日本虽受到欧洲文明及先进科技的猛烈冲击,但在国语科尚未成立的日本近代初期(明治5-27年)的学校教育中,仍大体继承了江户以来各级学校以儒家文化为主的教学内容。日本在大量吸收中国儒学精髓的基础上,根据本国国情及实际社会需求等对其进行了改造,从而进一步实现了中国儒学的“日本化”,其中的重要举措之一便是对日本的汉文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及功用等所进行的改革。因此,通过对《明治汉文教科书集成》中收录的中国儒家经典的考察,总结出日本近代汉文教科书的选材特征,并针对影响其选文结果的诸因素展开深入的探究与分析,对了解与把握明治时期的日本对中国儒学思想的吸收、改造与传承等情况,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徐丽丽丁佳华
- 关键词:儒学
- Ni(111)表面的Ni2Fe覆盖层上甲烷干气重整的DFT研究
- 甲烷的干气重整(DRM)反应是近年来一种很具有吸引力的环保过程,因其消耗了二氧化碳和甲烷这两种主要的温室气体,并提供了将它们转化为有价值的高级碳氢化合物、费托合成产物和其它高价值产品的途径。大量的实验文献已经说明,贵金属...
- 徐丽丽
- 关键词:镍铁合金密度泛函理论
- 文献传递
- 论中日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狐男”意象被引量:2
- 2017年
- 中日两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狐",绝大部分是以"女性"形象,具体说来是以"狐妻(或狐女)"为主要叙述对象展开的。另外,还有一部分则是以自然界中的生态狐的形式登场,而只有极少一部分是以"男性"形象呈现出来的。然而,在对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搜集、研读及归纳整理之后又意外地发现受中国影响至深的日本狐信仰在"狐男"意象方面却与中国的狐信仰产生了极大的差异。因此,笔者欲通过此文,以"狐男"意象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之上,逐一进行讨论。
- 徐丽丽
- 关键词:中日古典文学
- 地方高校日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实践的个案研究
- 2013年
- 所谓课程设置是指一定学校选定的各门各类课程的设定和安排,主要包括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两大部分。其中课程结构是整个课程体系的骨架和纽带,合理的课程结构能够更加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地域经济文化的发展需求,凸显不同学校的不同文化特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各学科门类与各学科内容之间比例协调、衔接有序;课程内容是整个课程体系的中心和主体,合理的课程内容能够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因此,以吉林省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实践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及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充分了解吉林省高校日语专业学习者的实际需求,从而找出目前的课程设置与实践中的不足之处,最终达到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高日语专业教学质量的目的。
- 徐丽丽
- 关键词:课程设置竞争力学分制
- 中日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狐意象研究
- 动物学意义上的狐,聪明、机警、狡黠、多疑,它们善于居住在土穴和树洞之中,并经常出没于距离人类住所不远的地区。因此,人类对狐并不陌生,反而具有一种亲切感。然而,笔者在本论文中所要讨论的并不仅限于动物学意义上的狐,而是在充分...
- 徐丽丽
- 关键词:狐意象
- 文献传递
- 从语气的视点看副词“キツト”和“カナラス”
- 由于副词“キット”与“カナラズ”的意思相近,因此,一直以来,被理解为类义语,另外,也将其定位于“陈述副词”或“诱导副词”。但是,本文将“キット”与“カナラズ”划分为命题外副词中表示真伪判断的副词(语气副词),从语气的视点...
- 徐丽丽
- 关键词:命题内容推量副词叙述句语气现在时态
- 文献传递
- 日本近代初期的汉文教育研究——对《明治汉文教科书集成》考察被引量:1
- 2020年
- 日语中的所谓“漢文”,即指“运用中国古文书写的诗和散文,以及日本人借用其形式创作的诗文的总称。”[1]19从明治时代以前的汉文学习及汉文教育在各历史时期的定位中不难发现,汉文在日本社会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直至进入明治维新时期,由于受到西方近代文明的冲击,汉文教育在日本社会所处的地位也随之发生变化。文章通过对《明治汉文教科书集成》考察,深入剖析这种变化的历史及逻辑根源,对认识和理解近代中日关系及中国汉文化在日本的传播情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 徐丽丽龙慧星金香梅
- 关键词:明治时期
- 东亚视阈下的文化接触与文化认同--以对日本高中国语教科书中汉诗选材及其影响因素的考察为例被引量:5
- 2020年
- "汉文"构成了日本文化的基础,而关于中国汉诗的学习则始终作为日本汉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从古至今传承下来。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纵观日本近年来高中国语教科书中的汉诗部分,均无一例外地大量采用了中国古代诗歌作为日本高中汉文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中唐诗所占比例最大。可以说,在汲取与借鉴中国汉诗的过程中,中国古代诗歌深刻地影响着日本诗歌的创作风格、审美意境与文化心理。因此,从日本高中国语教科书中收录的中国汉诗这一全新视点出发,在对其选材特征进行考察与总结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其选材的诸方因素,对于深入探究日本在与汉文(或汉文化)接触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接受与传承情况,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徐丽丽
- 关键词: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