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恩洁
- 作品数:16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钛基表面纳米银复合涂层体外抗菌及缓释性能研究
- 2014年
- 我们应用脉冲电化学方法,在钛表面制备羟基磷灰石纳米银(HA/Ag)复合涂层,体外行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实验;应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检测银离子在模拟体液(SBF)中的释放量,探讨材料的抗菌作用及银离子的缓释性能.一、材料和方法1.体外抑菌分析:将不同浓度银溶液制备的1、2、3号样品(0、1.0、0.5mmol)体外作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实验。
- 鲜爱明张晓岗徐恩洁彭理斌曹力
- 关键词:缓释性能体外抗菌纳米银钛表面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 新疆饮水安全的现状与对策被引量:4
- 2011年
- 本文概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目前饮水安全的现状,不安全饮水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分析了影响农村水质的原因,讨论了供水和卫生设施对控制疾病的作用,并对新疆今后的安全饮水工作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 朱文玲徐也晴徐恩洁应波
- 关键词:饮水
- 三种方法检验梅毒血清抗体比较
- 2010年
- 梅毒的临床可见症状仅见于一期显发阶段、二期显发阶段和晚期,非显发阶段不仅无可见症状,患者也无自觉症状,临床诊断梅毒常需要血清学检验的结果来支持,有时甚至完全依赖血清学检验的结果。梅毒螺旋体感染的血清学检验方法,分为非特异性与特异性两类,非特异性检验方法以牛心磷脂为抗原,至今仍在广泛应用的有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随着梅毒螺旋体基因工程特异性抗原的问世,梅毒螺旋体感染的特异性检验方法相继出现,本文报告ELISA与RPR、TRUST检测梅毒血清抗体的比较结果。
- 徐恩洁万枫雷刚
- 关键词:梅毒血清学诊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 2011-2013年ICU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 目的 了解ICU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2013年综合ICU临床分离细菌2461株,采用VITEK-2行菌种鉴定,按CHINET统一方案行药敏试验.结果 2461株临床分离菌中,革兰...
- 王毅徐恩洁季萍田龙于湘友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捕获法检测牧犬血清中鼠疫IgM抗体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建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捕获法,检测牧犬血清中鼠疫IgM抗体。方法用抗犬血清IgM抗体包被反应板,捕获牧犬血清样本中的IgM,并用ELISA夹心法同步检测牧犬血清中鼠疫F1抗体。结果共检测牧犬血清216份,其中ELISA夹心法检出鼠疫F1抗体阳性26份,阳性率为12.03%(26/216),ELISA捕获法检出IgM抗体阳性14份,阳性率为6.48%(14/216),占总阳性的53.85%(14/26)。结论ELISA捕获法检测牧犬鼠疫IgM抗体,可间接推算鼠疫疫源地近期动物鼠疫流行时间和分布,为及时实施防控措施提供参考资料。
- 王信惠徐恩洁雷刚廖力夫热娜·吐尔地涂杰阿不力米提·买托呼提李冰徐秉臣
- 关键词:鼠疫免疫球蛋白M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临床感染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210株临床标本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进行回顾性分析,细菌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PCR法检测耐药基因分布情况,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耐药性测定选择头孢西丁法。结果 2013年5月-2015年5月临床分离2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115株mec A基因阳性,即为MRSA,阳性率为54.76%,其余95株为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MRSA的分离率较高且对常用抗菌药物多有较高的耐药率。MRSA对氨苄西林、克林霉素和美罗培南3种药物的耐药率均为100.00%,MSSA对美罗培南耐药率为100.00%,药敏试验未检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对MRSA及MSSA耐药株。MRSA耐药率高于MS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人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严重,临床治疗应进行细菌学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临床用物,并进一步加强对MRSA耐药性的检测。
- 李思怡徐恩洁张丽
-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分析
- 新疆地区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DRAB)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存在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3-9月临床分离的MDRAB 71株,并使用VITEK分析仪对其进行药敏分析,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方法检测19种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结果 MDRAB主要分离自下呼吸道肺泡灌洗液及支气管抽取物,36株占50.7%,科室分布以ICU为主,53株占74.6%;71株MDRAB对多黏菌素B、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加环素耐药率较低,分别为0、23.9%、14.1%,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0%;19种β-内酰胺酶基因检测中,共有13种基因型检测阳性,其中ADC、OXA-51、OXA-23、TEM阳性率较高,分别为100.0%、95.8%、91.5%、84.5%,未检出VEB-1、GES、SIM、VIM、GIM、DHA基因;71株菌均携带两种以上耐药基因,其中41株菌同时携带TEM、ADC、OXA-51和OXA-23 4种耐药基因,占57.7%,并有3株同时携带6种耐药基因。结论新疆地区鲍氏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存在严重耐药现象;同一菌株携带多种耐药基因是导致新疆地区鲍氏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率高的重要原因。
- 段佳佳热依哈尼.阿比迪西赫提徐恩洁木尼热.马合苏提季萍
- 关键词:鲍氏不动杆菌多药耐药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
- ELISA双抗原夹心法检测内脏利什曼病抗体的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观察rK39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原夹心法(ELISA夹心法)检测内脏利什曼病抗体用于内脏利什曼病诊断与宿主动物感染调查的可行性。方法采用ELISA夹心法与rK39免疫层析试条法(ICT)同步检测内脏利什曼病抗体。结果 5种家畜血清229份,7种鼠类标本238份,ELISA夹心法和rK39 ICT法抗体检测均阴性;接种利什曼原虫灰仓鼠、草原兔尾鼠标本33份,13份阳性,阳性率39.4%;塔里木兔标本119份,阳性7份,阳性率5.9%;非疫区儿童血清29份,全部阴性;疫区无内脏利什曼病症状人血清250份,4份两种方法均阳性,阳性率均为1.6%;住院内脏利什曼病病人血清67份,两种方法的阳性率分别为68.7%和67.2%。共检测人和其他动物标本965份,两种方法的阳性符合率98.6%,阴性符合率99.9%。ICT相同显色等级的阳性标本,ELISA跨10个滴度。结论 ELISA夹心法可检测多种动物内脏利什曼病抗体,抗体滴度具有定量意义。该方法适用于内脏利什曼病诊断、疗效观察和流行病学调查。
- 雷刚徐恩洁吕天义徐艺玫张光朴热娜吐尔地窦海平凯煞尔徐秉臣廖力夫
- 关键词:内脏利什曼病抗体
- 钛基表面纳米银复合涂层体外抗菌活性及生物安全性评价被引量:2
- 2014年
- 背景:羟基磷灰石是骨的主要成分,具有诱导成骨细胞的功能。纳米银具有广谱和高效的抗菌效果,钛基表面羟基磷灰石/纳米银复合涂层材料既有生物活性又具有抗菌特性。目的:研究钛基表面羟基磷灰石/纳米银复合涂层体外抗菌作用及影响因素,评价钛基表面羟基磷灰石/纳米银复合涂层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浓度0,0.5,1.0 mmol/L银溶液制备钛基表面沉积的羟基磷灰石/纳米银复合涂层样品,将其浸提液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材料共培养,进行体外抗菌定性分析。按照国家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对生物材料相容性检测标准,对健康成年昆明小鼠、新西兰兔进行热原试验、溶血试验、急性毒性试验、皮肤刺激试验,综合评价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结果与结论:钛基表面沉积制备的羟基磷灰石/纳米银复合涂层材料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抗菌作用,复合材料中银含量越高抗菌作用越明显,且动物实验中未出现明显的热原反应、溶血反应、急性毒性反应、皮肤刺激反应,与不含银的纯羟基磷灰石材料相比,生物相容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说明钛基表面沉积制备的羟基磷灰石/纳米银复合材料,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鲜爱明张晓岗曹力徐恩洁彭理斌胡洋
- 关键词:生物材料纳米生物材料纳米银骨科植入物抗菌活性生物安全性
- 新疆烤馕中碘含量损失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碘盐加工烤馕中碘含量损失。方法用统一方法制作馕,按形状、加辅料的、出炉时间不同及改进工艺分组,用碱示灰化法测定处理样品,砷、铈氧化还原法测定碘含量。结果烤制时间短的馕碘损失较少,在烤好的刚出馕坑的馕上涂溶有碘盐调料的改进馕碘损失较少。结论要保持碘盐的稳定性,保证人群能够摄入足够生理所需要的碘,维持较高的碘营养水平,必须在烹饪过程中正确使用碘盐。为防治碘缺乏病,生活在新疆的居民最好食用改进工艺的馕。
- 徐也晴徐恩洁蒲丹李小虎段依敏
- 关键词:碘缺乏病碘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