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英
- 作品数:60 被引量:382H指数:10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GPS数据快速公交停靠站车辆到达间隔分布
- 2013年
- 针对快速公交停靠站通行能力计算存在的问题,对车辆到达间隔分布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乌鲁木齐BRT系统实际运行GPS数据,得到了高客流高频率的半封闭式快速公交系统车辆到达间隔服从负指数分布的规律。
- 樊晓超惠英
- 关键词:快速公交GPS数据
- 区域建成环境对共享单车日变特征的影响--以厦门市为例被引量:4
- 2021年
- 建成环境对共享单车出行的影响机理是研究共享单车出行行为空间差异性以及制定分区管控策略的基础。然而关于共享单车出行量的日变化特征研究相对不足,现有研究大多采用几天的短期数据,缺乏对其空间异质性长期效应的研究。基于2018年厦门市近三个月的共享单车数据进行分区研究,建立了描述共享单车日出行量长期波动变化的指标体系,细分了五种区域共享单车出行模式,并探究了区域建成环境对共享单车出行量日变特征的影响。研究发现:建成环境会影响区域共享单车的日出行量及其长期的波动变化。人口密度、交通可达性以及各类POI数量均会正向影响区域共享单车的日出行量,而POI类别、与轨道交通的联系以及土地利用多样性则会对日出行量的波动变化特征产生不同的影响,土地利用多样性越高,日出行量变化越均匀。管理者可以据此安排针对性分区管理策略。
- 惠英唐磊解英堃廖佳妹施澄
- 关键词:交通规划建成环境
- 活力交通与空间营造专题会议观点集萃
- 2021年
- 2021年9月29日,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暨2021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专题会议二十“活力交通与空间营造——线上交通专场(青年托举)”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主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承办,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副教授李健主持。会议以作者宣讲论文、行业专家点评讨论的形式共议城市活力交通发展,就大数据环境下活力交通跨学科研究、活力交通的空间保障与品质提升、TOD发展模式及车站地下空间开发等主题进行了研讨,本文据以上内容综合整理而成。
- 张永雄付雷雨刘鹏王欣宜王天奇米名璇石飞严海惠英李健
- 关键词:街道设计轨道交通TOD地下空间开发
-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规划与建设研究
- 该论文在借鉴国外经验以及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进行了分类,针对不同类型的站点地区进行分析研究,总结了各类站点地区存在的问题,预测了其各自的发展趋势,并通过实例分析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规划与建设的一...
- 惠英
- 关键词:站点地区城市轨道交通交通规划
- 疫情期间共享单车的使用行为与意愿被引量:15
- 2020年
- 2020年初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城市交通系统造成了重大影响。利用网络问卷,调查疫情前后公众对共享单车的选择意愿与使用行为。调查结果显示,共享单车在疫情期间的主要交通功能由接驳其他公共交通方式变为承担完整的出行。通过建立多元逻辑回归模型分析疫情期间共享单车使用频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用户的复工状况、对疫情的担忧程度、所处地区的交通管控程度以及共享单车的经济性、便捷性、安全性等对其有显著影响。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疫情期间共享单车的三种使用模式,并分析用户的年龄、环保意识和城市的交通拥堵程度、交通管控措施对使用模式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合理的消毒措施、科学的投放布局、舒适的骑行环境能够有效地鼓励公众在疫情期间的必要出行中使用共享单车。研究结论为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常态化情况下共享单车在城市交通体系中的运营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 惠英廖佳妹唐磊解英堃李健
- 关键词:交通管理自行车交通
- 高频率发车条件下快速公交停靠时间分布被引量:2
- 2013年
- 停靠时间分布通常是影响停靠站通行能力的主要因素。在高频率发车条件下,其服从什么样的分布,对通行能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结合乌鲁木齐BRT系统符合高频率高客流运营特征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停靠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拟合了停靠时间的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并提出了其适用范围。
- 樊晓超惠英
- 关键词:快速公交对数正态分布
- 面向工程实践的交通规划设计与管理工程课程设计体系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针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在分析交通规划设计与管理的课程设计体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整合优化、面向工程实践和开放共享的课程设计体系优化目标,并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团队和评估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优化改革措施。
- 惠英吴娇蓉叶建红
- 关键词:工程实践教学改革
- 汽车共享对城市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2年
- 近年来我国居民出行的机动化需求越来越高,而严峻的能源环境挑战使得我们不能按照发达国家的千人小汽车拥有水平来发展机动化。汽车共享是一种新兴的绿色机动化服务模式,既可满足成员的机动化出行需求又可降低私人小汽车保有量和出行量,并会因此减少车辆使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在上海浦东联洋社区、虹口山阴路社区和天山虹桥社区进行居民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拥有车辆数多的家庭加入汽车共享的意愿略低于无车家庭,在被调查者中仅有10%左右的人愿意因为汽车共享放弃现有车辆。当通勤距离超过8 000 m时,被调查者对汽车共享的需求下降,而达到14 000 m以后,对汽车共享的需求会再次上升。当汽车共享的出行费用分别为20元/h,25元/h和30元/h时,日常采购出行加入汽车共享的意愿分别为75.28%,60.89%和36.54%;机场出行加入汽车共享的意愿分别为79.34%,67.16%和46.86%;休闲出行加入汽车共享的意愿分别为85.24%,65.69%和44.28%。计算271份样本的汽车共享效应,得到汽车行驶里程年折减量为228 520 km,费用折减每年1 465 185元,CO2排放年折减61 035 kg。因此,在我国城市中积极引入汽车共享这种环境友好的用车服务,可以解决一部分居民的机动化需求,由此产生的潜在效应对减少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有显著意义。
- 张淼惠英汪鸣泉
- 关键词:汽车共享温室气体排放
- 面向活力提升的城市郊区大学校园慢行交通改善规划设计——以同济大学嘉定校区为例被引量:3
- 2017年
- 受城市中心区用地限制,近年来各大学因自身发展需要纷纷在城市郊区兴建校区。然而,现有城市郊区大学校园普遍存在空间尺度过大、人车冲突隐患严重、校园缺乏活力等问题。慢行是大学校园内最主要的出行方式,对慢行系统的改善规划设计成为提升校园活力的有效手段。通过分析厦门、上海、昆明和天津等城市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对比国内外高校的校园规划实例,研究校园慢行规划的特殊性。以同济大学嘉定校区为例,基于公共空间—公共生活调查方法对慢行交通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安全、便捷、舒适、活力的规划目标;将慢行交通设施与公共空间改造相结合,提出步行和自行车改善策略和方案,并对重点片区进行改善设计。
- 柳翠怡李健惠英
- 关键词:城市郊区大学校园慢行交通
- 电子围栏背景下共享单车停车行为影响特征分析
- 2024年
- 单车规范停放问题影响着共享单车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而设置电子围栏是促进单车停放规范化的重要手段。用户在电子围栏背景下规范停车行为的影响机理是制定停放管理政策的基础。基于用户停车选择行为问卷调查的结果,在二项Logit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调查数据特征建立固定效应选择模型、非对称选择模型等多个停车行为选择模型,探究各类特征对用户停车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用户的年龄、职业、收入等社会经济特征,用户在平常使用共享单车的时段、时长、频率及停放困难频率等共享单车出行特征,具体在停车场景下合规停放的绕行距离和违规停放的罚款金额等场景特征,均会显著影响用户合规停放的概率。模型结果可为电子围栏背景下的精细化管理提供用户行为定量分析基础。
- 惠英刘宇良解英堃张熙
- 关键词:电子围栏停车行为离散选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