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红
- 作品数:20 被引量:109H指数:6
-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 《共产党宣言》重要概念百年汉译及变迁
- 2021年
- 术语译名是思想建构的核心体现,“马克思主义术语在包括汉语在内的任何一种文化语言中都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和概念的语言浓缩形式,所以它们的历史就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讲,《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术语译名是不同时期国人理解《宣言》思想概念的体现。
- 方红
- 关键词:术语译名《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思想《宣言》语言
- 融合与共生:利玛窦《交友论》著译策略探析被引量:1
- 2020年
- 《交友论》作为利玛窦著译的第一部汉文西书,对其之后的在华传教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学界对《交友论》的研究多关注其传播的友谊观及世俗伦理观,而对其著译策略及译介影响等翻译考虑未给予足够重视。从翻译及文化传播视角探析利玛窦《交友论》的著译情况,梳理其译介缘起、译介内容及策略、译作定位及著译影响,发现《交友论》融合了西方伦理与中国儒学,并使二者在对话中实现共生。其著译模式彰显了翻译伦理对利玛窦传教模式的深远影响,并对当今中西文化交流有所启示。
- 方红
- 关键词:利玛窦翻译伦理
- 《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早期翻译与传播被引量:28
- 2011年
- 《共产党宣言》是中国人最早接触到的马克思主义著作,也是被翻译和重释最多的对象。学界对于《宣言》的全译本关注较多,对其早期翻译传播则多流于史实概述,对早期翻译中选择及重译现象的研究也欠缺。本文全面梳理《宣言》的早期翻译情况,着重考察不同阶段的翻译选择及选择的原因,即谁翻译了什么及为什么选择翻译这些内容。《宣言》的早期翻译,不但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翻译传播的开始及翻译模式的缩影,也为探究翻译在思想文化传播中的意义和地位提供了典型案例。
- 方红王克非
-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翻译选择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译介源头探析被引量:2
- 2019年
- 马克思主义最初进入中国载于传教士创刊出版的《万国公报》及《大同学》一书,其间接、零碎的译介究竟源于何处及其如何被选择译入近代中国尤其值得关注。本文基于史料梳理和文本对比,考察马克思主义初入中国的翻译路径及翻译选择的背景和策略。研究发现,初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片段是经由原作者与译者双重选择后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其译介模式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具有导向意义。马克思主义初入中国带有思想译介初期的普遍特征,其翻译选择及策略具有本土化意义内涵。
- 方红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翻译选择
- 《社会主义神髓》的早期译介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间接传播被引量:5
- 2016年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并非始于对马、恩原著的直接翻译,而是借助于间接转译和零碎粹取,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转译自日文著作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翻译。本文以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社会主义神髓》一书为例,对其早期译介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阐释了其传载的马克思主义如何间接译入中国及其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影响和意义。本研究关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间接译介与传播,并探索思想翻译的译介模式。
- 方红
- 关键词:翻译选择
- 《共产党宣言》百年汉译出版及传播考释被引量:15
- 2020年
- 《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最具代表性的经典著作,是第一个完整译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对国人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立足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自1920年《共产党宣言》首个完整汉译本出版发行,百年来《共产党宣言》在中国被反复译介阐释,经由不同主体出版传播,彰显了其在不同历史阶段与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共谋发展的命运走势,也见证了百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本文梳理了1920-2020年百年来《共产党宣言》的出版发行情况,并对各译本成书及传播影响进行了考释,通过系统化考量《共产党宣言》的历时出版及传播有助于在新时代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历史价值及时代意义。
- 方红
-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
- 英语专业探究式翻译教学与学生主体意识的建构与培养被引量:7
- 2009年
- 近年来随着翻译专业的设立及发展,翻译课教学理念及模式也备受关注。传统的翻译教学以教师讲座的形式传授翻译理论和技巧,如今正逐步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和理念,而作者认为这种从单向传授到双向互动的模式转变过程正是建构和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过程。本文拟运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结合探究式翻译教学的具体操作及实践模式,探析英语专业本科翻译课教学中如何通过培养学生的主体实践意识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和教学效果,以尝试切实有效的翻译教学操作模式,培养具有主动内省意识的翻译人才。
- 方红
-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 动态系统理论下翻译能力的构成及发展模式研究被引量:36
- 2014年
- 翻译能力的发展并非呈单一的线性趋势,而是多重子能力在多层次、多维度下互动的动态过程。本文从动态系统理论视角探讨翻译能力的构成及其阶段性特点,论述翻译能力的动态发展模式及其体系建构,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基于翻译能力发展"的翻译教学模式,以期对翻译能力研究及翻译教学有所启示。
- 方红王克非
- 关键词:翻译能力翻译教学
- 《共产党宣言》中日首个全译本比较研究被引量:14
- 2014年
- 《共产党宣言》是中、日引介马克思主义最早选择和最多翻译的对象。梳理其早期翻译传播,有助于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初入中日两国的境遇和译介。本文着重从文本分析的视角对中、日首个《宣言》全译本进行对比分析,阐释了《宣言》在日本的早期译介以及日译本对中译本的影响和意义。本研究意在追溯《宣言》在中日两国的早期翻译历程,并探究思想翻译的传播路径和译介模式。
- 方红王克非
-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翻译
- 情节反转的认知诗学分析——以欧·亨利小说《汽车等待的时候》为例被引量:1
- 2019年
- 短篇小说《汽车等待的时候》中人物身份戏剧化的对换将欧·亨利的反转艺术推到极致,作者在该小说中熟练驾驭“前景化”和“隐藏”两种修辞控制策略,巧妙地操纵读者对人物身份、特性和关系的认知建构,读者通过前后语境框架假设的建立、修正与替换,获得情节反转的情感体验和意义建构。以反转为导向的修辞控制策略的使用不仅具有强烈的讽刺性和新奇性的文学效果,而且能多面性地塑造人物特性,具有重要的主题建构意义。
- 蔡凤梅方红
- 关键词:认知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