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慧

作品数:71 被引量:245H指数:11
供职机构: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8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6篇梭子蟹
  • 23篇养殖
  • 22篇三疣梭子蟹
  • 17篇血卵涡鞭虫
  • 10篇对虾
  • 10篇组织病理
  • 10篇病理
  • 10篇病原
  • 7篇组织病理学
  • 7篇弧菌
  • 7篇脊尾
  • 7篇脊尾白虾
  • 7篇白虾
  • 7篇病理学
  • 6篇抗体
  • 4篇单克隆
  • 4篇单克隆抗体
  • 4篇青蟹
  • 4篇聚合酶
  • 4篇聚合酶链式反...

机构

  • 35篇浙江海洋学院
  • 35篇浙江省海洋水...
  • 14篇浙江海洋大学
  • 4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宁波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舟山市疾病预...
  • 1篇浙江省舟山市...
  • 1篇江苏省水产技...

作者

  • 70篇施慧
  • 58篇许文军
  • 50篇谢建军
  • 29篇王庚申
  • 16篇汪玮
  • 13篇徐汉祥
  • 12篇何杰
  • 7篇查智辉
  • 7篇张静
  • 5篇史海东
  • 4篇余方平
  • 3篇李鹏飞
  • 3篇张涛
  • 2篇薛利建
  • 2篇刘琴
  • 2篇王忠发
  • 2篇孙忠
  • 2篇绳秀珍
  • 2篇王绪杰
  • 1篇张小军

传媒

  • 8篇浙江海洋学院...
  • 5篇科学养鱼
  • 5篇水产学报
  • 5篇水产科学
  • 4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海洋渔业
  • 3篇海洋与湖沼
  • 3篇水生生物学报
  • 3篇2010年中...
  • 2篇上海水产大学...
  • 2篇渔业现代化
  • 2篇海洋水产研究
  • 2篇2012年中...
  • 2篇第九届长三角...
  • 1篇现代渔业信息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水产
  • 1篇中国动物检疫
  • 1篇齐鲁渔业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8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8篇2010
  • 3篇2009
  • 7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合微生态制剂和曝气对梭子蟹养殖废水的净化效果被引量:2
2014年
在检测养殖废水pH、DO、COD、NH3-N、NO-2-N、NO-3-N、异养细菌总数及弧菌总数等指标动态变化的基础上,比较研究了在夜间曝气条件下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益水素活菌净水剂、调水宝、EM金露)及单纯曝气对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养殖废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3种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养殖废水均有一定的净化修复作用,试验前后养殖废水中COD去除率达57.15%、50.56%、58.85%,NH3-N去除率为86.96%、80.85%、76.09%,NO-2-N去除率为54.55%、36.36%、20%,弧菌总数较对照组下降了57.14%、52.38%、42.86%;同时,曝气可以明显提升养殖废水的pH,降低COD、NH3-N、NO-2-N、NO-3-N等指标。综合分析认为,在夜间曝气条件下,以益水素活菌净水剂对梭子蟹养殖废水的净化效果最佳。
王庚申张涛谢建军施慧许文军
关键词:梭子蟹养殖废水复合微生态制剂曝气水质净化
白斑综合征病毒感染梭子蟹试验及组织病理学观察被引量:6
2007年
利用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采用注射和投喂方式,对养殖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进行人工感染,以确定WSSV对养殖梭子蟹的易感性和可能存在的潜在危害。结果发现,在水温24—25℃条件下,病毒注射感染组全部发病,10-16d全部死亡;投喂组死亡率33%;对照组未出现死亡。采用荧光定量PCR对各试验组梭子蟹的肌肉和肝胰腺混合物进行WSSV检测,发现注射感染组阳性检出率为100%,均为强阳性;投喂组阳性检出率为50%;对照组的阳性检出率均为O。光镜下可观察到感染梭子蟹的肝胰腺、肌肉组织、鳃组织的靶细胞核肿大、变形,并出现以坏死为主的变质性病变;电镜下病变组织细胞中可见形态、大小与WSSV一致的病毒粒子。由此表明:对虾WSSV可以感染三疣梭子蟹,并表现出明显的病理症状,感染与病毒的数量以及梭子蟹自身的体质、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许文军绳秀珍施慧王忠发胡则辉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白斑综合征病毒病理组织学
几种常用渔药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Miers)稚蟹的急性毒性试验被引量:4
2008年
采用常温静水实验法,对Ⅰ-Ⅱ期梭子蟹稚蟹(平均体长0.2—0.3cm)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26.2—27.8℃下,6种渔用药物对梭子蟹Ⅰ-Ⅱ期稚蟹的96h半致死浓度(96h LC50)分别为硫酸铜1.4mg/L、纤虫清2.5mg/L、清苔净16mg/L、二氧化氯3.7mg/L、强力杀菌消毒剂4.2mg/L、二溴海因36.8mg/L;安全浓度(Sc)分别为硫酸铜0.47mg/L、纤虫清0.62mg/L、清苔净4.1mg/L、强力杀菌消毒剂1.1mg/L、二氧化氯1.1mg/L、二溴海因13mg/L。梭子蟹对上述药物的敏感性分别为硫酸铜〉纤虫清〉三氯异氰尿酸钠〉二氧化氯〉二溴海因〉清苔净。其中硫酸铜、纤虫清的安全浓度相对较低,在梭子蟹养殖过程当中应谨慎使用。
史海东许文军薛利建施慧
关键词:急性毒性半致死浓度
围塘混养脊尾白虾血卵涡鞭虫病感染
2008年9月,舟山普陀区某梭子蟹养殖塘混养脊尾白虾暴发被当地养民称为'白浊病'的疾病,并导致规模性死亡。取样调查发现,病虾体色发白,反应迟钝,病重者缓游于水面或静伏于池边,离开水体后不久即死亡。病虾壳色土黄,肌肉白浊,...
许文军施慧谢建军张静
关键词:脊尾白虾白浊病病原
文献传递
美洲黑石斑迟缓爱德华氏菌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养殖美洲黑石斑(Centropristis striata)发生以“内脏白点”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暴发性死亡,为明确美洲黑石斑患病原因,对患病鱼进行了病原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以期为防治美洲黑石斑迟缓爱德华氏菌病提供参考依据。患病的美洲黑石斑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鳃和内脏组织如脾脏及肾脏上布满白点。从患病鱼的病灶处分离纯化到一株优势致病菌株(ZS201807),通过对该菌株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基因测序等综合分析,鉴定该菌为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人工感染实验证实此菌株可引起健康美洲黑石斑发病并表现出与自然发病相似的症状。利用组织切片和电镜超薄切片技术对患病美洲黑石斑鱼的肝脏、脾脏、鳃丝等6种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组织病理结果显示,脾和肾是感染较严重的主要靶器官,脾脏组织内大量红细胞浸润,出现严重瘀血;鳃丝毛细血管扩张;肾小管管腔狭窄,肾小球肿大,上皮细胞肿胀,细胞空泡化。超微病理显示,病鱼脾脏和头肾组织有大量杆状细菌积聚。药敏试验发现该菌对环丙沙星(5μg/片)、四环素(30μg/片)、恩诺沙星(5μg/片)等14种药物敏感;对青霉素(10 U/片)、阿奇霉素(15μg/片)、丁胺卡那(30μg/片)等13种药物耐受。证实此次养殖美洲黑石斑发病死亡的病原菌为迟缓爱德华氏菌。
吴静王庚申柳敏海李伟业汪玮施慧许文军谢建军何杰
关键词:美洲黑石斑迟缓爱德华氏菌组织病理
网箱养殖鲈鱼内脏白点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12
2009年
2007年5-6月,浙江省象山港海区网箱养殖鲈鱼暴发一种较为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从自然发病和人工感染患病鲈鱼分别分离到LY-1、LY-2菌株。采用常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和分子生物学16S rRNA测序分析对病原菌进行分类学鉴定,两者鉴定结果一致并初步确定LY-1、LY-2均为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HSP60序列分析表明,所测病原菌HSP60基因序列与Vibrio harveyi同源性为99%,而与其他弧菌属细菌HSP60基因的同源性均小于91%。综合上述结果,LY-1、LY-2菌株被鉴定为哈维氏弧菌。
张静施慧谢建军许文军
关键词:鲈鱼病原哈维氏弧菌RRNAHSP60
不同盐度对脊尾白虾非特异性免疫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0
2013年
为了研究不同盐度对脊尾白虾免疫水平的影响,实验对5个盐度组脊尾白虾的肝胰腺和肌肉组织中的非特异性免疫及抗氧化酶相关的酶活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除LSZ酶活外,不同酶活在肝胰腺中的分布均高于肌肉;除肌肉中的LSZ酶活外,不同盐度组间的免疫酶活性有显著差异。ACP、AKP酶活在肝胰腺中分布以26.6盐度组最高,显著高于11.0、16.2、21.4盐度组(P<0.05);不同盐度间脊尾白虾肝胰腺中LSZ酶活差异显著(P<0.05),以26.6盐度组酶活最高;TAOC、SOD酶活在肝胰腺中的分布差异显著(P<0.05),以31.8盐度组最高,21.4盐度组最低。
王庚申谢建军施慧张涛许文军
关键词:脊尾白虾盐度非特异性免疫抗氧化酶
抗杀香鱼假单胞菌溶血素共调节蛋白单链抗体的制备及特性分析
2022年
杀香鱼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lecoglossicida)是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内脏白点病的主要致病菌,为制备能识别杀香鱼假单胞菌的特异性抗体,采用固相化抗原筛选方法,以杀香鱼假单胞菌重组溶血素共调节蛋白为抗原,从兔天然噬菌体scFv文库中筛选出特异性的单链抗体(scFv);通过构建含有针对杀香鱼假单胞菌单链抗体(scFv)的重组质粒,对筛选出的scFv进行原核诱导表达。通过4轮淘选,共获得16株针对杀香鱼假单胞菌溶血素共调节蛋白的单链抗体(scFv),通过亲和力分析,最终筛选出7株特异性较高的单链抗体(scFv)进行原核表达;成功构建了含有抗杀香鱼假单胞菌溶血素共调节单链抗体(scFv)的重组质粒pET-30a-Hcp-scFv,转化到大肠杆菌表达菌株中,其中6个重组质粒可稳定表达,经过蛋白质可溶性分析和Western Blot鉴定,目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研究结果为快速制备大量抗杀香鱼假单胞菌抗体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方法,为今后大黄鱼内脏白点病的临床快速诊断奠定了基础。
陈韵施慧许文军汪玮谢建军
关键词:单链抗体
海水甲壳类血卵涡鞭虫核糖体18S rDNA和ITSl-5.8SrDNA-ITS2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血卵涡鞭虫是近年来严重危害三疣梭子蟹、锯缘青蟹健康养殖的重要寄生虫病原.本研究对来源于养殖梭子蟹和青蟹中的血卵涡鞭虫18S rDNA及ITS l-5.8S rDNA-ITS2序列进行了扩增和测定,应用MEGA3.1软件和...
施慧许文军谢建军张新中
关键词:血卵涡鞭虫RDNA基因ITS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三疣梭子蟹感染血卵涡鞭虫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9
2008年
血卵涡鞭虫病是近年来三疣梭子蟹养殖过程中发生的一种危害较大的流行性疾病,患病蟹的体液和肌肉组织中有大量的血卵涡鞭虫寄生。该病多发生于每年9~11月份的夏秋季节,会在短时间内出现死亡高峰。因该病流行范围广、死亡率高、危害严重,对三疣梭子蟹养殖业发展影响很大。本文根据GenBank中登陆的血卵涡鞭虫18S rDNA和ITS1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血卵涡鞭虫病的PCR检测方法,从感染血卵涡鞭虫的三疣梭子蟹组织DNA中扩增出产物大小为585bp的DNA片段。本方法可快速、特异地检测出三疣梭子蟹感染和携带血卵涡鞭虫的状况,为三疣梭子蟹的健康养殖和血卵涡鞭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快速、简便的手段。
施慧许文军徐汉祥李鹏飞史海东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血卵涡鞭虫ITS1PCR检测方法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