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珍
- 作品数:8 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分泌型糖基化代谢终末产物受体与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研究
- 2011年
- 目的探讨内源性分泌型糖基化代谢终末产物受体(esRAGE)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将研究对象分成3组,单纯糖尿病组(DM组)24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DM合并CAD组)24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DM合并ACS组)25例。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esRAGE水平,并检测其他临床指标。结果 DM合并ACS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于DM组和DM合并CAD组,分别为(8.68±2.35)%vs(6.78±0.73)%,(7.22±1.12)%(均P<0.01),血清esRAGE DM合并CAD组和DM合并ACS组明显低于DM组,分别为(0.52±0.04)μg/L,(0.35±0.07)μg/L vs(0.71±0.08)μg/L(均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esRAGE与HbA1c呈负相关(r=-0.344,P<0.01)。结论 esRAGE与T2DM密切相关,对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可能有潜在保护作用。
- 施珍王瑞良陈书艳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Th22细胞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Th22细胞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抽取52例肝细胞癌患者、3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2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22细胞水平,ELISA法检测IL-22水平,分析肝细胞癌组Th22细胞、IL-22与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的相关性。结果外周血Th22细胞和IL-22水平在肝细胞癌组、慢性乙型肝炎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肝细胞癌组略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P>0.05);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Th22细胞和IL-22水平存在正相关(r=0.342,P<0.05),而外周血Th22细胞、血浆IL-22水平与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均无相关性(P>0.05)。肝细胞癌组HBV阴、阳性患者间Th22细胞和IL-22水平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h22细胞在肝细胞癌外周血中呈高水平表达,且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可能相关,但与血清肿瘤标志物无相关性,提示该细胞可能参与了肝细胞癌的发生和进展。
- 郝猛施珍刘晓峰孙午
- 关键词:肝细胞癌TH22细胞IL-22
- 利奈唑胺与替考拉宁治疗高龄患者重症MRSA感染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与替考拉宁治疗高龄患者院内重症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高龄男性重症MRSA感染患者临床资料97例,根据使用药物分为利奈唑胺组(42例)和替考拉宁组(55例)。利奈唑胺组给予利奈唑胺600 mg,ivgtt,bid;替考拉宁组给予替考拉宁400 mg,ivgtt,qd,治疗首日剂量加倍。两组疗程均为7~21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有效率、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等。结果:细菌清除率替考拉宁组为52.6%,利奈唑胺组为73.5%,利奈唑胺组细菌清除率显著高于替考拉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7,P=0.034);临床有效率,利奈唑胺组为78.6%,替考拉宁组为58.2%,利奈唑胺组显著高于替考拉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6,P=0.018)。替考拉宁组和利奈唑胺组患者治疗14 d后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4.56±3.04)、(10.29±4.84)分,利奈唑胺组低于替考拉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7,P=0.014);利奈唑胺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替考拉宁组为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3,P=0.287)。结论:利奈唑胺治疗高龄患者院内重症MRSA感染疗效显著优于替考拉宁,安全性较好。
- 施珍康建强
- 关键词:利奈唑胺替考拉宁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高龄
- 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esRAGE与CRP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内源性分泌型糖基化代谢终末产物受体(esRAGE)、C反应蛋白(CRP)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将研究对象分成3组,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esRAGE水平,并检测CRP及其他临床指标。结果糖尿病合并ACS组血清esRAGE较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及普通糖尿病组明显降低(P〈0.01),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较普通糖尿病组降低(P〈0.01);糖尿病合并ACS组血清CRP较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及普通糖尿病组明显增高(P〈0.01),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较普通糖尿病组增高(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esRAGE与CRP负相关。结论esRAGE与T2DM合并ACS密切相关,对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可能有潜在保护作用,且与ACS的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 施珍王瑞良陈书艳
- 关键词:C反应蛋白急性冠脉综合征
- 妊娠合并肝病患者检测肝功能和凝血的临床意义
- 2021年
-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肝病患者检测肝功能和凝血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住院的妊娠合并肝病患者52例作为观察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急性肝炎组(n=15)与慢性活动性肝炎组(n=37)。另随机选取于本院妊娠体检的30名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妊娠期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病患者的肝功能和凝血检测结果,分析肝功能和凝血检测的临床价值。结果妊娠期急性肝炎组TBI、DBI、TBA、ALT和AST显著升高,但ALB与凝血功能检查通常无异常表现;慢性活动性肝炎组除急性肝炎的表现外通常还伴有凝血功能检查的异常。结论肝功能与凝血功能联合检测结合临床病史、影像等客观指标基本可对妊娠合并肝病患者进行初步鉴别诊断和病情预测,对治疗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王乐娴施珍唐罗丽
- 关键词:妊娠肝病肝功能凝血
- 辅助性T细胞22及其效应分子在肝细胞癌中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研究辅助性T细胞22及其效应分子在肝细胞癌中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收集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肝细胞癌(HCC)患者38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45例、同时收集体检科健康对照者(HC)26例。静脉采集患者和健康对照者新鲜全血,运用流式细胞术胞内染色检测各组外周血Th1、Th17和Th22细胞频数所占比例分析;采用ELISA法检测其效应分子γ-干扰素、IL-17和IL-22血浆中水平;同时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肝细胞癌患者的相关血浆肿瘤标志物。结果 HCC组和CHB组患者Thl细胞频数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HCC组Thl7细胞频数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组患者Thl7细胞频数也高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和CHB组患者Th22频数较健康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值均<0.05);HCC组与CHB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和CHB组血浆γ-干扰素水平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也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HCC组患者血浆IL-17和IL-22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HB组患者血浆IL-17与健康对照组和HCC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而CHB组血浆IL-22与健康对照和HCC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HCC患者外周血中Th22细胞与Thl7细胞频数呈正相关(r=0.639,P=0.013),而Th22细胞与Thl细胞频数无明显相关性(r=0.078,P=0.717);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Th22频数与IL-22水平存在正相关性(r=0.338,P=0.023),而Th22频数与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CA125均无相关性(P>0.05);HBV携带肝细胞癌患者Th22频数、血浆IL-22与HBV未携带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水平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结论 Th22细胞及其效应分子IL-22在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与Th1、Th17等辅助性T细胞一样均参与了肝细胞癌的发生与发展;�
- 郝猛李观华施珍
- 关键词:肝细胞癌慢性乙型肝炎IL-22
- 生长分化因子-15的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对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测定25名健康对照者和85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分析其与尿微量白蛋白(m Alb)、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和血尿酸(UA)的相关性。结果大量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GDF-15水平均高于正常蛋白尿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GDF-15水平与BUN、SCr、m Alb水平呈正相关,与e GFR呈负相关,与UA无相关性;另以e GFR<90ml/min/1.73m2作为肾功能受损的诊断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GDF-15和m Alb的曲线面积分别为0.795和0.726;根据cutoff值计算GDF-15和m Alb诊断肾功能受损的敏感度分别为:83.6%、81.7%,特异度分别为:64.5%、62.8%。结论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的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 郝猛施珍刘晓峰
- 关键词:生长分化因子-15尿微量白蛋白2型糖尿病肾病
- CysC、Hcy、U-mAlb联合RBP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0
- 2022年
-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尿微量白蛋白(U-mALB)联合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该院收治的232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mAlb/Cr)比值将其分为正常尿组(男性U-mAlb/Cr比值<22 mg/g,女性U-mAlb/Cr比值<31 mg/g)112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22 mg/g≤男性U-mAlb/Cr比值<220 mg/g,31 mg/g≤女性U-mAlb/Cr比值<220 mg/g)76例、糖尿病大量白蛋白尿组(U-mAlb/Cr比值≥220 mg/g)44例,选取同期8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与糖尿病组血清CysC、Hcy、U-mAlb、RBP水平,不同糖尿病分期患者CysC、Hcy、U-mAlb、RBP水平,四组CysC、Hcy、U-mAlb、RBP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结果:糖尿病组血清CysC、Hcy、U-mAlb、RB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大量白蛋白尿组血清CysC、Hcy、U-mAlb、RBP水平高于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和正常尿组,且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高于正常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ysC、Hcy、U-mAlb、RBP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糖尿病大量白蛋白尿组>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正常尿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ysC、Hcy、U-mAlb、RBP水平均升高,CysC、Hcy、U-mAlb、RBP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施珍郝猛王乐娴
- 关键词:视黄醇结合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