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高伟
- 作品数:12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冲击波穴位疗法联合悬吊运动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24年
- 目的:观察冲击波穴位疗法联合悬吊运动训练(SET)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CNLBP)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CNLBP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SET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冲击波穴位疗法。于入组时、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同时对2组患者腰肌动、静态耐力进行测试。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ODI评分、SAS评分及腰肌动、静态耐力测试结果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疼痛VAS评分[(1.9±0.6)分]、ODI评分[(15.2±2.9)分]、SAS评分[(38.7±4.0)分]、腰肌动态耐力测试结果[(23.1±5.5)次]及静态耐力测试结果[(61.7±11.9)s]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冲击波穴位疗法联合SET训练能进一步缓解CNLBP患者下背部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及焦虑情绪,增强腰肌耐力,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曲高伟骆鹏魏伟
- 关键词:冲击波穴位治疗
- SB Charité人工腰椎间盘置换的早期临床随访效果
- 理想的外科手术应该满足以下要求:不可逆病变的病损器官或组织应该完全切除,所切除的器官或组织其原有的功能应该即时得到重建或恢复,这种恢复后的功能应能长期或终生维持。目前全髋关节置换和膝关节置换已经向理想的外科手术迈进一大步...
- 曲高伟
- 关键词:脊柱融合术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外科手术
- 文献传递
- 基于经筋理论的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 2025年
- 目的观察基于经筋理论的经皮穴位电刺激(TAES)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2例KOA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1例。2组患者均给予健康知识宣教及关节腔内注射(注射药物为玻璃酸钠及复方倍他米松),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TAES治疗。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医院焦虑和抑郁量表(HADS)对2组患者疼痛、关节功能及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定,同时于上述时间点抽取患者空腹肘静脉血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ɑ)含量。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VAS、WOMAC、HADS评分及血清IL-1β、TNF-ɑ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并且此时观察组疼痛VAS、WOMAC、HADS评分[分别为(1.63±0.32)分、(28.77±6.39)分和(5.73±1.52)分]及血清IL-1β、TNF-ɑ含量[分别为(14.97±3.75)pg/ml和(19.87±5.83)pg/ml]亦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基于经筋理论的TAES治疗能进一步缓解KOA患者疼痛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及负面情绪,降低体内炎症反应水平,该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鹏苏海波曲高伟
-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经筋疗法经皮穴位电刺激
- 探讨老年人急性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被引量:2
- 2009年
- 曲高伟聂林侯勇程雷梁延琛耿伟
- 关键词:脊髓损伤低钠血症老年人
- 人工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评价人工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Bryan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20例(22个节段),术前和术后1个月、3个月1、2个月、24个月进行JOA、ODI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并行颈椎正侧位、动力位X线片及CT、MRI检查,观察植入假体的稳定性及颈椎置换节段的活动度。结果术后经过24个月的随访,JOA评分增高、ODI评分降低,临床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虽然置换节段早期的活动度较术前有所减小,但长期随访示恢复了术前的活动范围,保持了正常的颈椎运动功能。置换节段假体位置稳定无移位,未发现植入物下沉和异位骨化现象。结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不但可以保持颈前路减压的良好效果,还可重建颈椎的运动功能。
- 梁延琛聂林侯勇程雷杨彦才曲高伟耿伟
- 关键词:脊髓压迫症人工颈椎间盘假体置入
- 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前有无骨牵引对手术治疗的影响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明确新鲜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术前是否需要骨牵引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本组自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受伤7 d内行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82例,将患者分为术前骨牵引组与术前无骨牵引组两组。骨牵引治疗39例,其中男19例,女20例,患者平均年龄(67±9)岁。无骨牵引治疗43例,其中男20例,女23例,患者平均年龄(65±6)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疼痛评分、术中复位所用的时间、围手术期总失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患者完全下地的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最终患肢髋关节评分的情况。结果对两组82例患者均进行了8~16个月(平均12.5个月)的回访。骨牵引组患者术前疼痛评分(5.7±1.3)分、手术中复位所用的时间(26.1±6.1)min及围手术期总体失血量(1053.3±143.5)ml与无骨牵引组患者术前疼痛评分(6.3±1.4)分、手术中复位所用的时间(24.1±3.9)min及围手术期总体失血量(1035.7±116.8)m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频率、术后患者完全下地负重的时间、骨折的愈合时间及最终患肢髋关节评分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这几个方面对比分析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新鲜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骨牵引不是必须的治疗。
- 褚楷王蕾陈旭张兴林鲁兴左海宁周智勇贾培桐刘绍贤曲高伟
- 关键词:髋骨折骨牵引复位法
- 骶管注射联合爬行训练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观察骶管注射联合爬行训练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4例LSS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7例。2组患者均给予超短波及骶管注射治疗(注射药物包括复方倍他米松、利多卡因及维生素B12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爬行训练。于入组时、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中文版心理韧性量表(CD-RISC)、闭眼单脚站立测试、起立-行走测试及靠墙半蹲测试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ODI评分、CD-RISC评分、闭眼单脚站立时长、起立-行走时长、靠墙半蹲时长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ODI评分[(19.75±2.65)分]、CD-RISC评分[(79.37±5.70)分]、闭眼单脚站立时长[(9.69±1.54)s]、起立-行走时长[(5.10±0.47)s]及靠墙半蹲时长[(41.37±6.14)s]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骶管注射能迅速缓解LSS患者疼痛,如联合爬行训练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心理韧性、动静态平衡能力及下肢肌耐力。
- 曲高伟魏伟李鹏
-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骶管注射疼痛腰椎功能
-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在后纵韧带骨化症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观察应用Bryan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术治疗后纵韧带骨化症的近期效果。[方法]2005年10月~2007年6月应用Bryan人工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术治疗局限型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15例,术前和术后6个月时进行JOA评分,并摄颈椎前屈后伸位X线片,观察假体稳定性及颈椎置换节段的活动度。[结果]患者术后症状均明显缓解,随访6~24个月,JOA评分由术前平均8.5分上升至术后平均15.8分。置换节段保留了运动功能,假体稳定无移位。[结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近期可保持前路减压的良好效果,同时可获得术后即刻稳定性。维持颈椎近正常的活动度。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是治疗局限型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 侯勇聂林汤继文程雷张海滨曲高伟耿伟梁延琛
- 关键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
-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预示了腰椎融合的终结?
- 2008年
- 腰椎间盘退变性疾患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病变椎间盘的单纯切除和腰椎融合。而人工腰椎间盘置换的出现预示了脊柱外科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简要介绍SB charit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技术,并分析了其早期的临床效果及可能出现的一些并发症,总结了目前人工腰椎间盘的应用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客观的评价人工腰椎间置换技术,为临床实践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 曲高伟聂林侯勇程雷梁延琛耿伟张海滨
- 关键词:脊柱融合术
- 椎体成形术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为对比分析椎体成形术(PVP)与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共治疗患者45例。PVP25例,PKP20例。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减轻或消失,PVP组与PKP组两组相比,术后的伤椎及相邻椎间隙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及O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KP能够更好的恢复骨折椎体的高度,矫正脊柱后凸畸形,改善脊柱功能,明显减少骨水泥渗漏,临床效果较PVP更为满意。
- 耿伟聂林侯勇程雷张海滨曲高伟梁延琛
- 关键词: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经皮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