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振武 作品数:10 被引量:64 H指数:4 供职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智能材料与结构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航空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电子电信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医药卫生 更多>>
光学SPR传感器相位检测系统研究 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SPR)传感器自提出以来,得到了广泛研究。本文围绕基于相位调制的SPR传感系统的设计展开研究,全文内容包括SPR相位检测的原理、系统设计和改进等内容。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本文首先回顾了... 曾振武关键词:传感器 相位调制 分布式 文献传递 单核苷酸多态性及一种新的检测方法 单核苷酸多态性是人类最普遍的基因差异,其在人体中大量存在,而且检测方法相对简单。这就使起在现代医学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回顾了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问题的由来、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应用及其传统的检测方法,并提出一种新的检... 曾振武 梁大开 曾捷 杜艳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 光纤传感器 文献传递 基于四棱镜结构的分布式SPR传感器研究 2007年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四棱镜结构的分布式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传感器,用数值模拟法讨论了金属膜种类、调制层厚度和折射率、棱镜结构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有用的结论。最后,提出了SPR分布式传感器的评价因子,为今后的分布式SPR传感器设计、制作和性能评价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曾振武 梁大开 曾捷关键词:传感器 分布式 基于SPR光谱分析的液体折射率测量研究 被引量:19 2006年 文章从电磁场理论和射线理论的角度,详细讨论了光纤表面等离子体波传感器工作原理,分析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光谱共振波长与液体介质折射率之间的对应关系。采用相关光谱检测技术,获得八种不同类型分析醇所对应的SPR光谱曲线族,其共振波长随液体折射率的增大而逐渐向长波长方向偏移。通过对乙醇与乙二醇混合液体所对应的共振光谱分析,实现对两者配比浓度的测定。整个传感系统结构简单,测量光路部分实现全光纤化,不仅能够对目标测量介质的实时、快速、精确测量,还可用于特殊测量场合,实现远程遥测功能。 曾捷 梁大开 曾振武 杜燕关键词:光纤传感器 折射率 用于温度测试的光纤SPR传感器特性研究 被引量:4 2007年 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效应(SPR)对液体折射率变化非常敏感,而温度变化又会导致液体折射率和金膜复介电常数的改变。利用这一原理,可以考察温度变化对SPR共振效果的影响。采用相对光谱检测技术,获得相应的SPR反射光谱,并详细分析了共振波长和共振强度等参数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曲线。定义耦合系数η,还可实现对不同液体温度下共振效应强度的评估。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扩展了此类传感器的应用领域。 曾捷 梁大开 杜艳 曾振武关键词:光纤 折射率 波长调制型棱镜表面等离子体波传感器特性研究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SPR)原理的传感器以其极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特异识别能力,己在生化检测、环境监测和食品工程领域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本文利用多层薄膜反射理论,对基于 Kretschmann模型的棱镜SPR波长调制型传... 曾捷 梁大开 曾振武 杜燕文献传递 反射式光纤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传感器特性研究 被引量:24 2007年 研究了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SPR)光谱分析的折射率检测新方法。研究发现,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效应光谱特征的折射率灵敏度会随着液体性质变化而发生改变。根据折射率测量范围不同,分别选择共振波长和共振强度作为检测参量,实现理论折射率分辨力达到10^(-5)数量级以上。在理论分析和实验基础上,设计出一种基于共振光强检测的终端反射式光纤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效应传感系统,采用将传感信号和基准光信号的比值作为液体折射率变化的度量值。在1.3325~1.3991的折射率测量范围内,度量值与折射率之间呈现单调递减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3。通过定义耦合系数,还可实现对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效应效应强弱和变化趋势的评估。 曾捷 梁大开 曾振武 杜艳关键词:光纤光学 液体折射率 基于反射光强度检测的棱镜SPR传感器 被引量:7 2007年 提出一种基于Kretschmann结构的新型棱镜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SPR)传感方法。基于常规SPR角度检测系统,固定入射光角度,检测不同待测液体介质所对应的光强反射率,实现对液体相关性质的检测。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和数值模拟,考察棱镜基体类型、金属薄膜介电常数和厚度、入射光波长等参数对SPR光强反射率的影响,进而提出耦合系数η用以衡量SPR效应强弱和变化趋势。此检测方法可省去常规角度调制系统中精密角度旋转装置,无需实时调整光探测器接收角度,并可根据需要动态调整检测范围。 曾捷 梁大开 杜艳 曾振武关键词:液体折射率 准分布式光纤表面等离子体波传感器 被引量:16 2007年 研究了一种基于波分复用原理的准分布式光纤表面等离子体波传感器。应用光波导理论和多层膜反射理论分析了表面等离子体波效应在同一光纤探头中连续被激励的原理及其传感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和相应实验分别考察了蒸镀调制层对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SPR)效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设计的一般步骤和原则。实验结果表明,蒸镀不同厚度的Ta2O5薄膜将导致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光谱发生偏移,且随着膜厚增加而逐渐发生红移;当液体折射率no处于1.333~1.388之间时,蒸镀有Ta2O5薄膜的光纤表面等离子体波传感器波长灵敏度达到2235nm/RIU(Refractive Index Unit);通过在一支光纤探头上依次加工两个表面等离子体波传感区域,实现了对光波信号的连续调制。 曾捷 梁大开 杜艳 曾振武关键词:光纤光学 表面等离子体波传感器角度敏感特性的研究 2007年 研究了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SPR)光谱对入射光角度变化的敏感特性,提出了对共振波长和共振强度进行双参数检测的方法。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共振波长和共振强度同时对入射角度的微小改变非常敏感,且相互之间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通过选择合适的棱镜、金属薄膜、调制层等结构参数,能有效地调整角度敏感的范围和灵敏度。 曾捷 梁大开 曾振武 杜艳关键词:光学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