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螺旋CT
  • 2篇肺炎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癌
  • 1篇胆管细胞
  • 1篇胆管细胞癌
  • 1篇低体重
  • 1篇低体重儿
  • 1篇毒性
  • 1篇独生子女政策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生长发...
  • 1篇新生婴儿
  • 1篇血气
  • 1篇血气分析
  • 1篇阳性
  • 1篇婴儿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婴幼儿病毒性...

机构

  • 4篇常州市第二人...
  • 3篇通江县人民医...
  • 2篇常州市儿童医...
  • 1篇首都儿科研究...

作者

  • 8篇朱均
  • 2篇曹可仪
  • 2篇钱金强
  • 2篇丁翠君
  • 1篇李迎伟
  • 1篇姚圣连
  • 1篇吴秀梅
  • 1篇许豫英
  • 1篇彭翌
  • 1篇屠文娟
  • 1篇陈育智

传媒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九江医学
  • 1篇江苏药学与临...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中国新生儿科...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2
  • 1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8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极低体重儿38例医治体会被引量:1
1989年
极低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简弥VLBWI出生体重<1500g)在过去存活率较低,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进展,新生婴儿护理条件的日益完善及我国独生子女政策,VLBWI住院人数有逐年增加的趋势。Stewart报道1001~1500g婴儿存活率为75%,陈氏报道为61.9%,朱氏报道为63.6%。我院自1982年6月~1984年9月共收治VLBWI 38例,在有限的条件下进行护理及医疗,新生儿期存活率为68.4%,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曹可仪丁克曾季新朱均许豫英
关键词:极低体重儿新生婴儿独生子女政策STEWART硬肿症新生儿生长发育
诱导痰分析对预测毛细支气管炎转归的意义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观察首次喘息的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诱导痰组分的变化,探讨诱导痰液炎性细胞及细胞因子在预测其转归的价值。方法用4.5%高渗盐水超声雾化法留取70例毛细支气管炎婴儿的诱导痰液,用荧光酶标法、ELISA方法检测诱导痰液中的嗜伊红阳离子蛋白质(ECP)、白介素(IL)-4、干扰素(IFN)-γ水平,台盼蓝染色和瑞氏染色计数嗜酸性粒细胞,随访观察3年。结果毛支发作3年后有24.3%(17/70)患儿发展为哮喘,其初发阶段诱导痰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EOS)、ECP、IL-4明显高于未发展为哮喘的单纯毛支患儿(P<0.01),而IFNγ-则明显低于单纯毛支患儿(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对于诱导痰中存在ECP、IL-4、EOS显著增高的毛支患儿有发展为哮喘的可能,在其初发阶段应进行哮喘的早期干预治疗。
姚圣连钱金强丁翠君朱均陈育智
关键词:诱导痰毛细支气管炎转归
肝内胆管癌的螺旋CT平扫表现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螺旋CT平扫诊断肝内胆管癌的临床价值及意义,以便于术前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平扫表现为不规则低密度肿块10例,无假包膜13例,病灶无明显占位效应4例。病灶所在肝叶萎缩8例,肿瘤周围胆管扩张12例,动态增强后特征性的渐进性、向心性强化,病灶内部呈片状、网格状或线状强化。结论:螺旋CT平扫对肝内胆管癌的早期诊断及手术定位重要的临床意义,是临床医生采用较多的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彭翌朱均
关键词:螺旋CT肝内胆管细胞癌
CT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螺旋CT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经手术或病理检查确诊的26例原发性肝癌的CT资料。结果 26例患者共发现病灶31个,多期增强影像表现明显。结论在原发性肝癌的影像学诊断中,螺旋CT是既简单、安全又准确的检查方法。
朱均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CT
CT诊断在周围型肺癌中的应用
2012年
目的探讨螺旋CT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具有完整影像学资料、均经病理活组织检查确诊的46例周围型肺癌的影像学资料。结果早期征象者21例(45.7%),进展期征象者25例(54.3%);浅分叶12例(26.1%),深分叶26例(56.5%),无分叶8例(17.4%);毛刺征33例(71.7%);胸膜凹陷征24例(52.2%);血管集束征28例(60.9%);支气管充气征7例(15.2%);空洞征5例(10.9%);空泡征12例(26.1%)。结论螺旋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优势明显,诊断价值高。
朱均
关键词:螺旋CT周围型肺癌
西沙必利改善早产儿胃肠功能的疗效观察
2002年
目的 :观察西沙必利对早产儿胃肠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给 32例早产儿以 0 .2 ml/ kg·次 ,一日四次的西沙必利口服干预治疗。选用首次排胎便时间、首次排黄便时间、活性炭排出时间、胃潴留量为胃肠动力指标 ,测定胃肠肽 -胃动素和胃泌素 ,并检测血糖、体重变化及血胆红素浓度 ,并设立早产儿配伍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西沙必利干预组早产儿首次黄便排出时间、活性炭排出时间较对照组均显著缩短 ,严重胃潴留发生率较对照组亦有所降低 ,但χ2 检验尚无显著性意义。 7日龄血浆胃动素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浆胃泌素浓度亦高于对照组 ,但无显著性意义。 7日龄体重增加较对照组有显著性意义。5日龄血清胆红素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西沙必利组 2 0例作了心电图监测 ,未发现 QT间期延长。结论 :早产儿接受西沙必利治疗后其胃肠动力功能增强 ,激素含量增加 ,减轻了早产儿黄疸程度 。
屠文娟朱均曹可仪吴秀梅丁翠君
关键词:西沙必利早产儿胃肠功能疗效观察
聚合酶链反应在肺炎支原体检测和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4
1994年
肺炎支原体(MP)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之一。我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235例肺炎患儿作MP-DNA的检测,其结果63例阳性,占26.8%。对15例MP-DNA阳性者同时检查血冷凝集试验,仅5例阳性,占33.3%,提示PCR法检测MP感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单、耗时少的优点,对MP的早期诊断有很大的帮助,并且把MP感染的病因学诊断提高到分子生物学的水平。
李迎伟朱均糜祖煌
关键词:MP感染阳性肺炎支原体体检聚合酶链反应肺炎患儿
婴幼儿病毒性肺炎55例血气和酸碱度分析被引量:1
1996年
本文分析报告55例婴幼儿病毒性肺炎血气及酸碱度改变。结果:PCO2均值(5.90±1.55kPa)为正常值之高限,与病情正相关。PO2(9.04±3.28kPa)、O2sat(91.8±8.98%)均值较正常值低,随病情的加重而下降。10例(18.2%)出现呼吸衰竭。以腺病毒感染多见,10例出现酸中毒,以混合性酸中毒为多;代碱14例(25.5%),大多医源性所致。提示儿童病毒性肺炎易引起呼吸衰竭及酸碱失衡。强调抗病毒治疗和超声雾化吸入等综合治疗措施。
钱金强朱均
关键词:肺炎病毒性肺炎婴幼儿酸碱度血气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