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民

作品数:38 被引量:152H指数:8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切除
  • 10篇肝移植
  • 9篇切除术
  • 9篇肿瘤
  • 9篇肠癌
  • 6篇手术
  • 6篇结肠
  • 6篇肝切除
  • 6篇肝切除术
  • 5篇直肠
  • 5篇直肠肿瘤
  • 5篇细胞
  • 5篇结肠癌
  • 5篇结直肠
  • 5篇结直肠肿瘤
  • 5篇基因
  • 5篇肝脏
  • 4篇蛋白
  • 4篇基质
  • 4篇灌注

机构

  • 38篇山东大学
  • 3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山东省医学科...
  • 2篇山东省胸科医...
  • 1篇山东省肿瘤医...

作者

  • 38篇朱民
  • 19篇胡三元
  • 18篇姜旭生
  • 17篇靳斌
  • 14篇王可新
  • 9篇刘崇忠
  • 7篇姜金波
  • 7篇寿楠海
  • 6篇刘毅
  • 6篇陈波
  • 4篇朱健康
  • 4篇戴勇
  • 4篇刘凤悦
  • 3篇张宗利
  • 3篇王学浩
  • 3篇刘崇中
  • 2篇刘凤军
  • 2篇姚辉前
  • 2篇轩诗进
  • 2篇尹金岭

传媒

  • 7篇中华肝胆外科...
  • 6篇中华普通外科...
  • 5篇中国现代普通...
  • 3篇山东大学学报...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腹腔镜外科杂...
  • 2篇2006年中...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8篇2006
  • 8篇2005
  • 3篇2004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表达和淋巴管生成与结肠癌进展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评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淋巴管密度(LMVD)与结肠癌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4例原发结肠癌VEGF-C和VEGF受体-3(VEGFR-3)表达,计数LMVD,分析上述指标与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组结肠癌VEGF-C阳性表达率为43.2%(19/44),LMVD为10.14±4.19。VEGF-C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P=0.003)、淋巴结转移(P=0.002)和Dukes分期(P=0.001)相关。LMVD与淋巴结转移(P=0.001)和Dukes分期(P=0.001)相关。VEGF-C表达阳性组LMVD为11.34±4.83,高于VEGF-C表达阴性组的9.24±3.48,但VEGF-C与LMVD无相关性(P=0.105)。VEGF-C阳性组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组(P=0.0225),LMVD阳性组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组(P=0.0036)。远处转移(P=0.0004)、淋巴结转移(P=0.021)和LMVD(P=0.0469)可以作为结肠癌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VEGF-C和LMVD对于判断结肠癌侵袭性和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LMVD可以作为判断结肠癌预后的独立指标。
姜金波李雪梅张维东朱民寿楠海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淋巴管生成预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结肠癌淋巴管生成DUKES分期VEGF受体
背驮式肝移植肝脏流出道重建方法探讨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总结我院肝移植时肝流出道重建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0例肝移植时肝流出道重建方法的改进及效果。结果:本组肝移植病例围手术期死亡8例,围手术期死亡率为16%。本组并发症为:肺部感染3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腹腔内出血2例;肝动脉血栓形成1例;胆漏2例;无肝脏流出道梗阻。2例生存超过3年,8例生存超过2年,18例生存超过1年。结论:肝流出道重建方法的改进有利于提高肝移植的成功率,减少技术性并发症。
靳斌姜旭生朱民胡三元王可新刘毅刘崇忠王延磊陈波姚辉前
关键词:肝移植流出道
肝动脉发自右肾动脉1例
2005年
王可新靳斌姜旭生朱民
关键词:肝动脉变异右肾动脉病原学检查肝动脉造影巩膜黄染TBIL
经皮经肝选择性门静脉栓塞化疗在结肠癌多发肝转移分期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门静脉栓塞(portal vein embolization,PVE)用于结直肠癌多发肝转移二期肝切除术效果良好[1]。我们对1例乙状结肠癌并左、右肝多发转移癌的患者一期行原发肿瘤根治性切除+肝左外叶切除,术后行经皮选择性右肝门静脉栓塞化疗(portal vein chemoembolization,PVCE),二期行右半肝切除术,术后患者已无瘤生存18个月,报告如下。
戴勇姜旭生姜金波朱民姜振中靳祖涛毕冬松
关键词:乙状结肠癌肝转移手术中右半肝切除术
影响肝移植受者非术后即刻拔除气管插管的手术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肝移植非术后即刻拔除气管插管(IPTE)的手术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7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行肝移植的所有受者病例资料。肝移植术后带气管插管回病房,或虽然IPTE但48 h内因低氧血症重新气管插管的受者纳入插管组,余受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肝移植后非IPTE的手术相关因素。结果共入组70例。插管组30例,男性25例,女性5例,年龄(51.8±7.3)岁。对照组40例,男性35例,女性5例,年龄(48.4±9.6)岁。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无肝期>45 min、术中出血量>800 ml和术中低体温与肝移植非IPTE有关(均P<0.05)。将上述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无肝期>45 min(OR=3.972,95%CI:1.193~13.220,P=0.025)和术中低体温(OR=23.682,95%CI:2.434~230.438,P=0.006)的肝移植受者非IPTE的风险增加。结论无肝期长及术中低体温是影响肝移植非IPTE的手术相关危险因素。术者在肝移植过程中应重视体温与无肝期。
徐倩倩朱民刘凤悦王亚栋刘泽阳刘崇忠
关键词:肝移植气管拔管无肝期出血量
背驮式肝移植肝脏流出道重建方法的新改进
目的:总结我院肝移植时肝流出道重建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0例肝移植时肝流出道重建的方法改进及效果。结果:本组肝移植病例围手术期死亡8例,手术死亡率为16%。本组并发症为:肺部感染3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腹腔内...
姜旭生姚辉前靳斌朱民胡三元王可新刘毅刘崇忠王延磊陈波
关键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
文献传递
外源hTERT基因转染对大鼠供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护作用
2007年
细胞凋亡是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表现,再灌注时,组织产生的氧自由基可以诱导肝细胞发生凋亡。如何使移植肝因缺血再灌注损伤所导致的细胞凋亡程度降到最低,是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点。目前已有人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表达Bcl-2、SOD-1 HO-1等抑制凋亡基因的质粒并将其导入小动物肝移植供者体内,但尚未见以端粒酶为目的基因的研究.本研究拟进行此方面的实验.探讨人端粒酶催化亚基(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hTERT)基因在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靳斌胡三元王学浩姜旭生朱民王可新王伟
关键词:供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基因转染HTERT人端粒酶催化亚基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门静脉栓塞化疗术在肝癌肝三叶切除术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无法常规根治性切除的原发性及转移性肝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对1例乙状结肠癌并同时左、右肝多发转移患者一期行根治性原发肿瘤切除及肝左外叶切除,术后行右肝门静脉栓塞化疗(PVCE),5周后行右半肝切除术。对另1例巨大原发性肝癌患者,先行肝动脉栓塞化疗,1周后行PVCE,PVCE后4周行肝右三叶切除术。结果PVCE术前患者肝脏体积分别是左肝435.1cm^3,右肝1380.0cm^3肝左外叶151.5cm^3,右三叶1685.4cm^3;PVCE术后4周,右肝显著缩小,左肝代偿性增大。患者肝脏体积分别是左肝624.4cm^3,右肝740.2cm^3。左外叶560.2cm^3,右三叶1228.1cm^3剩余肝脏的体积占估计全肝体积的比率从PVCE术前的25.6%、13.6%分别升至PVCE4周的50.0%、43.1%。肝切除术后肝功能恢复良好,血清癌胚抗原及甲胎蛋白水平恢复正常。2例患者术后分别随访18、8个月,无复发。结论PVCE可防止肝大部切除术后的肝功能衰竭,扩大肝切除术的适应证。
姜振中戴勇姜旭生朱民张秀国见文成
关键词:肝肿瘤结肠肿瘤门静脉栓塞化疗肝切除术
大鼠受体性别对肝移植效果的影响
2007年
目的探讨大鼠性别对肝移植效果的影响。方法根据大鼠受体性别将实验动物分为2组:雄性(M)组和雌性(F)组,比较两组术后急性排斥反应(ACR)发生率、术后7d肝功及术后6周生存率。结果F组大鼠肝移植效果优于M组,两组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术后7d ALT及AKP水平、术后6周生存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性别对大鼠肝移植的急性排斥反应、生存率及术后肝功能的恢复有重要的影响。
靳斌胡三元姜旭生朱民刘崇中王可新
关键词:肝移植性别急性排斥反应
半肝血流阻断技术用于肝硬化肝癌的肝切除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 探讨半肝血流阻断技术在合并肝硬化的肝癌手术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2006年3月至2008年9月因肝癌行肝切除2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中应用Pringle法第一肝门阻断入肝血流44例(A组)、半肝血流阻断76例(B组)、半肝血流阻断加选择性肝静脉控制85例(C组).比较3组患者肝切除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后肝功能的恢复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3组患者肝切除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53,P〉0.05) 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543.7、415.8、324.5 ml,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96,P〈0.001) 在术后3 d和6 d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胆红素水平比较,B组和C组明显优于A组.结论 半肝血流阻断可防止健侧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外控制肝静脉,可显著减少肝切除术中的出血量.
靳斌姜旭生张宗利朱民刘崇忠陈波胡三元
关键词:肝切除术半肝血流阻断肝静脉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