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琰

作品数:13 被引量:131H指数:7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水利工程
  • 7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太湖
  • 2篇调度
  • 2篇汛期
  • 2篇太湖流域
  • 2篇主汛期
  • 2篇流域
  • 2篇湖流
  • 2篇洪水
  • 2篇洪水预报
  • 2篇防洪
  • 1篇地表水
  • 1篇地表水水质
  • 1篇多变量
  • 1篇有限体积
  • 1篇有限体积法
  • 1篇指数法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安全
  • 1篇生态环境
  • 1篇时空分布特征

机构

  • 13篇河海大学
  • 1篇南京水利科学...

作者

  • 13篇朱琰
  • 6篇程文辉
  • 4篇王船海
  • 2篇崔广柏
  • 2篇杨珏
  • 1篇熊雪珍
  • 1篇王娟
  • 1篇向小华
  • 1篇陈星
  • 1篇刘勇
  • 1篇胡庆芳
  • 1篇陈方
  • 1篇水艳
  • 1篇王银堂
  • 1篇卢婉莹
  • 1篇崔婷婷
  • 1篇林刚毅
  • 1篇李彦伟
  • 1篇冯启申

传媒

  • 3篇河海大学学报...
  • 1篇水文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湖泊科学
  • 1篇人民长江
  • 1篇水资源保护
  • 1篇安全与环境工...
  • 1篇2004年太...
  • 1篇太湖高级论坛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3
  • 1篇198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平原区产汇流模拟被引量:46
2007年
针对平原区下垫面多样变化和在分区内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将平原区分解为水面、水田、旱地与城镇建设用地4种下垫面,分别采用不同的产流模型,根据圩区内外不同的汇流特性,分别采用不同的汇流处理模式.以太湖流域为试验区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了该模拟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王船海王娟程文辉朱琰
关键词:产汇流平原区
基于非充分掺混模式的流域来水组成模型
2008年
针对如何减小数值求解对流输运方程耗散误差的问题,引进断面计算浓度的概念来计算河段平均浓度,提出了非充分掺混模式的有限控制体积法离散对流输运方程的新算法,据此构建了模拟流域内的水源组成以及不同水源在流域内的时空变化情况的流域来水组成模型。通过数值试验与具体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非充分掺混模式的新算法可有效地提高流域来水模型的计算精度。
王船海朱琰程文辉向小华
关键词:有限体积法
长江下游镇江至吴淞段潮位相关途径预报方法被引量:4
2011年
选择镇江、江阴、浒浦、七浦、吴淞口等潮位站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沿江各潮位站日平均水位的影响因素,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了沿江各站日平均水位与上游大通站日平均流量过程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考虑到沿江各站日平均水位除了与上游大通站流量有关外,还与吴淞口天文潮的大小有关,增加了能够反映潮差大小的相关因子,有效提高了相关方程的精度.由于吴淞口潮汐向上游传播时会产生潮差减小、相位后移、潮汐变形等水力现象,沿江各站的潮差大小与吴淞口潮差大小及长江干流的流量有密切关系,建立了相应的潮差相关方程.通过此相关途径方法来预报沿江各断面整点潮位过程,可取得较高的预报精度.
朱琰水艳林刚毅程文辉
关键词:潮位预报长江下游
线性扰动模型在长江中下游洪水预报中的应用被引量:3
1993年
采用1984年引进的线性扰动模型对于洪水涨落缓慢的长江中下游进行了洪水连续预报的研究,并以1991年为例,对长江中下游的湖口站、大通站和南京站作出洪水连续预报,检验结果表明,从峰、量方面误差均达到《规范》要求。如利用上游站的预报值直接作为下游站输入系列,将增加预见期,且在处理模型中的参数方面,优化容易、主观性少,操作简单。
朱琰崔广柏杨珏邹允年倪培恩
平原河网区域来水组成原理被引量:10
2003年
对于一般树状分布河网,上一级河道总是汇入至下一级河道,位于河道下游断面的流量总是由其上游汇集而至。但对于平原河网地区,特别是人工控制建筑物众多,又受潮汐影响的地区(如太湖流域),河网错综复杂,水流方向不定,要跟踪某个断面的水流去向,或某个河段的水体、断面流量是从哪里汇集而来的,非常困难。但这样的问题在生产实践中往往对其很感兴趣。例如从常熟枢纽引长江水流进入望虞河后,流向何处?河网各断面流量中或各河段水体中常熟枢纽引江水量占多少比重?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估计常熟枢纽引江的效果和影响范围。因此,平原河网区域来水组成方法在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重点介绍了平原河网区域来水组成原理及其在太湖流域的应用。
朱琰陈方程文辉
关键词:平原河网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太湖流域产水量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11
2019年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太湖流域下垫面的剧烈变化对流域产水量时空分布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分析太湖流域城镇化进程及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采用太湖流域模型对3种典型降雨过程(1991、1999和2009年)与5种下垫面(1985、1995、2000、2005和2010年)的组合情景进行模拟,综合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全流域和各水利分区在全年期、汛期、涨水期产水量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时程上,太湖流域和所有水利分区的各统计时段产水量增幅伴随城镇化进程推进均呈现增加趋势,2005年后产水量增幅进一步加大,且全年产水量增幅主要集中在汛期;空间上,东、中部城市集聚区的产水量增长率明显高于西部山丘区与太湖湖区,这主要是由于西部山丘区、太湖湖区不透水率增幅较小所致.产水量变化的时空非均匀分布特征为城镇化背景下太湖流域防洪除涝格局演变及流域-区域-城市防洪除涝协调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先验认识.
李伶杰胡庆芳王银堂刘勇朱琰王磊之崔婷婷
关键词:城镇化太湖流域
太湖流域实时洪水预报调度系统研究
该文在已有全流域水量模型的基础上,对目前太湖局正在使用的HOHY2水量模型的功能作进一步扩充和提高.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建立适合太湖流域的洪水预报与调度系统,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持.该文所研究的内容...
朱琰
关键词:实时洪水预报潮汐预报流域防洪水动力学模型
地表水水质模型概述被引量:12
2010年
近些年来,我国水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借助水质模型对水污染问题进行研究,并为相关管理和规划提供技术支持已经成为水环境研究的热点。本文阐述了地表水水质模型的概念、发展以及分类,介绍了几种当前比较成熟的地表水水质模型,并对地表水水质模型的未来发展做了展望。
冯启申朱琰李彦伟
关键词:地表水水质模型S-P模型
青海湖萎缩干涸原因、发展趋势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被引量:23
2001年
对青海湖萎缩干涸原因、发展趋势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a)该湖泊的补给水量常常入不敷出 ,原因是受气候变化和人类经济活动等影响 ,其中湖区所受的人类活动影响较小 ;(b)湖水位的变化与人类耗用水量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 ,其水位变化基本上反映了该流域内的自然气候条件的变化 .针对青海湖流域的这一特点 ,采用线性扰动模型 (LPM) 。
朱琰崔广柏杨珏
关键词:生态环境湖泊萎缩荒漠化
对太湖调度线的研究
太湖调度线是衡量不同时期太湖蓄水量多少的主要依据,控制着望虞河枢纽、望亭立交和太浦闸等主要闸门的运行方式,关系到太湖的泄洪和引江水量的多寡。本文从保证防洪安全前提下,研究太湖调度线,尽可能地拦蓄主汛期后的洪水尾巴,变弃水...
程文辉王船海朱琰
关键词:主汛期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