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世英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凝血
  • 1篇血功能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疾病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流变
  • 1篇血液流变学
  • 1篇血液流变学测...
  • 1篇手术
  • 1篇凝血功能
  • 1篇周围血
  • 1篇周围血管
  • 1篇周围血管疾病
  • 1篇外科
  • 1篇外科手术
  • 1篇纤溶
  • 1篇疾病
  • 1篇疾病患者

机构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李世英
  • 2篇叶友坤
  • 2篇朱仕钦
  • 2篇沈庆明
  • 1篇龚林

传媒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年份

  • 2篇199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手术对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1995年
本文以血小板聚集功能、血液流变学、因子Ⅷ(包括ⅧR:Ag和Ⅷ:C)、纤维蛋白原(Fbg)、抗凝血酶Ⅲ因子(ATⅢ)等指标对27例大中型择期手术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作了研究。发现术后血小板对肾上腺素反应增强,但并未造成血小板聚集功能亢进;血液流变学术前后无显著性改变;因子Ⅷ和Fbg术后显著增加,有血液高凝状态倾向存在;但ATⅢ无明显降低,使凝血和纤溶功能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本结果提示因子Ⅷ和Fbg对血液高凝状态的检测是有价值的。
沈庆明朱仕钦李世英叶友坤
关键词:外科手术凝血纤溶血栓形成
周围血管疾病患者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测定
1995年
本文对TAO、ASO、RS、DVT、VV五种常见血管疾病患者以常用的5项凝血功能指标(PCPT、RCT、KPTT、Fbg)和血液流变学作了测定。结果发现除Fbg外其余4项凝血功能检测指标对血管疾病高凝状态的检测不敏感。但血液流变学检测有显著性意义,且在上述疾病中有不同的改变。提示血液流变学对高凝状态的检测是敏感的,对某些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的研究以及指导合理治疗有一定的价值。
沈庆明李世英朱仕钦龚林叶友坤
关键词:周围血管疾病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