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仪
- 作品数:3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血常规分析的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13年
- 小儿支原体肺炎不仅可导致患儿发烧,畏寒,咳嗽,咽喉疼痛和呕吐等不适症状,而且还有可能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甚至精神失常等,严重者会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有必要给予及时诊断和治疗。目前临床上诊断方法较多,如血象检测、核酸杂交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和X线胸片检查等,但由于上述方法存在不同程度的时间滞后,或者成本较高等因素,因此,相对快速,成本低廉,诊断率高的检测方法,对于广大医院来说就显得非常必要。笔者回顾性分析7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血常规检测资料,以探讨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检测方法的诊断价值。
- 李仪王天翔叶萍
-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血常规分析感染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小儿支原体肺炎多发性神经根炎
- TNF-α、SP-A在儿童不同程度肺炎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小儿肺炎时,血清致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表达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95例肺炎儿童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普通肺炎患儿及重症肺炎患儿,另外选择65例非肺炎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程度肺炎血清中的TNF-α和SP-A水平。结果TNF-α、SP-A在普通、重症肺炎患儿血清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重症肺炎组的TNF-α、SP-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普通肺炎组。结论在小儿重症肺炎患儿发病过程中,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肺表面活性蛋白SP-A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多,可以反映肺损伤程度,可作为临床检测指标。
- 周佳磊徐冬新李仪陈志敏
-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β2微球蛋白及血小板活化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及血小板活化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60例,设为观察组,给予积极的治疗;另选取健康新生儿60例,设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前后的血β2-MG及血小板活化率(CD62P).结果 观察组血β2-MG、CD62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5.71、6.87,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β2-MG、CD62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水平(t=6.55、4.57、3.86,P<0.01或P<0.05).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β2-MG、CD62P两两之间呈正相关(r =0.59 ~0.86,P<0.01或P<0.05).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存在程度不一的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和血小板的活化,存在肾脏损伤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应给予积极治疗,减少并发症.
- 周佳磊徐冬新李仪
-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Β2微球蛋白血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