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佛生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东乡野生稻
  • 1篇雄配子
  • 1篇野生
  • 1篇野生稻
  • 1篇杂种
  • 1篇栽培
  • 1篇栽培稻
  • 1篇配子
  • 1篇亲缘
  • 1篇亲缘关系
  • 1篇种间
  • 1篇种间杂种
  • 1篇间杂种
  • 1篇减数
  • 1篇减数分裂

机构

  • 1篇江西省农业科...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作者

  • 1篇李佛生
  • 1篇胡标林
  • 1篇罗向东
  • 1篇谢建坤
  • 1篇万勇
  • 1篇戴亮芳
  • 1篇李霞

传媒

  • 1篇植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东乡野生稻与栽培稻正反交种间杂种F_1的雄配子发生与发育被引量:3
2011年
该文以东乡野生稻与栽培稻(美国光壳稻P1003)的正反交种间杂种F1(正交为光壳稻P1003×东乡野生稻;反交为东乡野生稻×光壳稻P1003)为试材,研究其各个减数分裂时期的染色体行为特征、染色体交换重组及雄配子发育特点。结果表明:正反交杂种F1花粉母细胞细胞核减数分裂的同步性较高,细胞质为连续型胞质分裂类型。在细胞核分裂的过程中,核仁在前期I到中期I逐渐消失。染色体在前期I到中期I逐渐收缩,变得更加清晰可见。在终变期和中期I,90.54%以上的花粉母细胞能形成12个二价体(含少数棒状二价体和8字型二价体),部分花粉母细胞(正交9.46%,反交7.65%)出现少量的单价体、三价体和四价体。后期I观察到1.27%–1.35%的花粉母细胞含有1至数条落后染色体。最终有92.6%–94.8%的小孢子能发育成形态正常、染色能力强的成熟花粉粒。另外,在正交杂种F1的粗线期中存在2个核仁,而反交杂种F1及其双亲的粗线期只有1个核仁。这些研究结果可为作物品种改良、种质资源创新以及种间亲缘关系研究提供细胞学证据。
罗向东戴亮芳万勇胡标林李佛生李霞谢建坤
关键词:东乡野生稻种间杂种减数分裂亲缘关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