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安

作品数:8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河池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疗效
  • 2篇翼状胬肉
  • 2篇翼状胬肉切除
  • 2篇摘除
  • 2篇摘除术
  • 2篇植入
  • 2篇植入术
  • 2篇术后
  • 2篇内障
  • 2篇胬肉
  • 2篇胬肉切除
  • 2篇黏膜
  • 2篇小切口非超声...
  • 2篇疗效观察
  • 2篇口腔
  • 2篇口腔黏膜
  • 2篇非超声乳化
  • 2篇非超声乳化白...

机构

  • 8篇河池市人民医...
  • 2篇右江民族医学...

作者

  • 8篇李安
  • 3篇唐作翼
  • 2篇韦柳丹
  • 1篇韦玲
  • 1篇石春香
  • 1篇欧足国
  • 1篇梁涛
  • 1篇陆兰芬

传媒

  • 2篇右江民族医学...
  • 2篇中国中医药咨...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评价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白内障48例(53眼)患者,均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分析患者术后视力情况,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术后3天、1周、1个月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分别为39眼(73.58%)、43眼(81.13%)、46眼(86.79%),术后并发症包括角膜内皮水肿、前房少量积血、葡萄膜炎,无处理或对症处理后均消失。无虹膜损伤、晶状体偏离或继发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对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创伤小,疗效确切,术后视力恢复快,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在临床推广。
李安
关键词:白内障摘除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
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分析不同术式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的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对96例(96只眼)行3种不同羟基磷义眼座植入手术,其中直接巩膜壳内植入(1式)34例,直接眶内植入(2式样)36例,自体或异体巩膜包裹义眼座眶内植入(3式)26例,随访3~72个月。结果:3种不同术式都效果满意,眼眶饱满,义眼座活动好。主要并发症为结膜裂开,义眼座暴露等。结论:羟基磷灰石义眼座直接眶内植入法临床效果好,有明显优越性。
李安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法
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口腔黏膜移植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2016年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口腔黏膜移植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85眼)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口腔黏膜移植术治疗,术后随访并观察患者翼状胬肉复发率。结果 62例患者85只眼在术后3个月、6个月和1年的随访中,有1例复发。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口腔黏膜移植术的治疗翼状胬肉安全有效。
李安
关键词:翼状胬肉切除术
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继发黄斑裂孔1例报告被引量:1
2013年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4岁。2012年8月8日因"左眼视物模糊伴视物缺损20余天"入院。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近视、糖尿病、高血压病病史。查体:BP 18.13/10.4kPa,VOD=0.1,VOS=0.05,NCTOD=2.26kPa,NCTOs=2.13kPa,双眼结膜无充血,双眼角膜透明,双眼晶状体轻混,左眼玻璃体液化,三面镜检查见9点~6点视网膜脱离隆起,上方视网膜脱离呈泡状,黄斑部浅脱离,于赤道部1∶30位见1个马蹄形裂孔,约1.5PD,孔盖翻转。
唐作翼韦柳丹李安欧足国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术硅油类黄斑裂孔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分析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对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近年来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应用实例进行分析其应用状况。结果与结论该术式具有是切口愈合快、术后反应小、操作简单、无需特殊设备的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李安
关键词: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不同月龄行泪道探通术治疗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疗效比较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比较出生后不同月龄行泪道探通术治疗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320例(434眼)按不同月龄分入A组(0~6个月龄)、B组(2~3个月龄)、C组(4~6个月龄)、D组(7~12个月龄)、E组(12个月以上月龄),A组采用泪囊区按摩法治疗,B,C,D,E组均采用泪道探通术治疗.观察各组的疗效和手术次数并进行比较.结果:A组治愈率为43%;B组患儿行泪道探通术治愈率为95.83%,与A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227,P=0.000);B组与C组(治愈率91.67%)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78,P=0.182);B组与D组(治愈率为81.25%)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1.343,P=0.001);B组与E组(治愈率为50%)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926,P=0.000);B组第1次手术成功率88.33%,C组第1次成功率70.83%,两组第1次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857,P=0.000).结论:尽早行泪道探通术可以提高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治愈率和减少2次手术概率.
唐作翼韦柳丹李安陆兰芬石春香
关键词: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泪道探通术不同月龄疗效
应用口腔黏膜修复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创面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口腔黏膜用于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创面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46例(74眼),其中男28例(45眼),女18例(29眼),年龄36-67岁,均为静止期初发翼状胬肉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23例37眼,对照组23例37眼,其中实验组为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创面移植口腔黏膜,对照组为单纯胬肉切除术。结果:术后3个月复查,实验组复发率为5.4%,对照组复发率为35.1%。术后6个月复查,实验组复发率为10.8%,对照组复发率为45.9%。术后1年复查,实验组复发率为18.9%,对照组复发率56.8%。结论:口腔黏膜应用于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的创面移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能有效避免或减少翼状胬肉术后复发。
韦玲李安梁涛唐作翼
关键词:口腔黏膜翼状胬肉
可调节缝线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疗效观察
2011年
目的:观察并探讨可调节缝线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来人院的67例(76眼)青光眼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34眼)行常规小梁切除手术,实验组37例(42眼)在常规手术基础上加用可调节缝线。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患者眼压水平、滤过泡及前房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术后眼压较术前均有明显下降,术后2周后两组间跟压开始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实验组浅前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呈显著性差异(P〈0.05);滤过泡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也呈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使用可调节缝线可有效控制患者术后眼压水平,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功能性过滤泡的形成及减少浅前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能有效地提高青光眼手术的成功机率。
李安
关键词:可调节缝线青光眼小梁切除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