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
- 作品数:25 被引量:109H指数:6
- 供职机构:新华通讯社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谋篇“十四五” 擘画新蓝图——新华社2020年新闻学术年会综述
- 2020年
- 11月26日,新华社2020年新闻学术年会在北京举行,会期一天。本届学术年会共收到论文160余篇,共设四个论坛:“开幕暨主题论坛”、“媒体融合发展与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分论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分论坛、“做强做大主流舆论”分论坛。
- 李成谭林茂申琰毛伟
- 关键词:国际传播能力主题论坛主流舆论新华社
- 尊崇对话价值 善用对话策略——讲好中国故事策略初探被引量:1
- 2017年
- 民族国家间在文化、政治、经济、社会形态以及全球角色等方面的"差异性"导致沟通障碍、偏差乃至误解,常演化为"文明的冲突"。只有通过"对话"或"理性沟通",不同民族国家或文化主体才能"超越各自传统和生活形式的基本价值的局限,作为平等的对话伙伴相互尊重……"这不仅"应当作为国际交往的伦理原则普遍遵守",也应该是中国故事赢得国际话语权和软实力的路径选择:以全球化为背景,以社交化为场景,以沟通理性为桥梁,拓宽对话空间,在“双边·多边-全球”的不断升维中开阔境界,探索能够正确解释和解决世界性议题的中国答案。
- 李成
- 关键词:中国故事伦理原则国际话语权国际交往文化主体
- 媒体报道个体苦难有错吗?被引量:1
- 2014年
- 新华社“中国独家报道”微博一则“留守儿童地震时遇难”的报道引起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新华社记者鲁甸目击#回家:龙申芬和老公在江苏打工,家住翠屏,和爷爷奶奶留守老家的十二岁儿子在地震中不幸遇难。他们正着急往家赶。
- 李成
- 关键词:媒体报道新华社记者留守儿童独家报道遇难地震
- 认知·话语·符号——“讲好中国故事”的阐释体系初探被引量:4
- 2017年
- 讲好中国故事是从"对外传播"的意义上提出的,其意义与效果受到全球传播框架下的多重变量影响。但其核心和基点始终是,也应该是"自我阐释",同时这种自我阐释应该是面向他者、朝向对话的开放体系。本文主要从"认知体系""话语体系""符号体系"三个层面,探讨讲好中国故事的策略。
- 李成
- 关键词:中国故事话语体系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三个维度——从习近平致中国记协成立80周年的贺信说起被引量:2
- 2018年
- 作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记协成立80周年的贺信既体现了对党的群团组织的共性要求,更有针对新闻舆论工作的特殊内涵,为我们提供了学习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思考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的新视角和新落点。
- 李成
- 主流媒体创新中的内容偏向及对策
- 2021年
- 在泛媒体时代,传媒业边界消融,内容爆发式增长,主体多元、形态多样、鱼龙混杂,"内容"本身也出现了泛化的趋势,加上产品化、故事化、社交化、全媒化等追求,丰富了内容生产的工具手段和形式形态,形成了宏观上的"全息化"效果。主流媒体积极运用先进技术,探索融合业态、全媒形态,以日新月异的面貌挺进主战场,为人们带来全新体验。然而,其中也出现了同质化内容供给漫灌过剩、原汁原味的"有机"新闻信息相对不足的受众观感。
- 李成
- 关键词:故事化主流媒体传媒业产品化原汁原味
- 李成诗九首
- 2014年
- 李成
- 人工智能时代传媒业未来展望被引量:6
- 2020年
- 明确的顶层设计为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是研判智能时代传媒业发展方位和趋势的重要参考坐标。我国于2017年7月8曰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指出,要提升人工智能理论和技术、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建立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和政策法规,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应用、产业竞争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18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将人工智能提高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关键驱动的战略高度。
- 新华社"人工智能时代媒体变革与发展"课题组李成
- 关键词:人工智能理论人工智能技术产业竞争力
- 主流媒体创新中的内容偏向及对策
- 李成
- 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扎扎实实“走转改”——新华社“走转改”实践简析被引量:1
- 2012年
- 作为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在“走转改”中承担着更多的责任和期待。如何避免模式化、同质化,在大量刊出的“走转改”专题、专栏、文章中独树一帜并体现国家通讯社的风范?
- 白继红李成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华社国家通讯社同质化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