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方彬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支架
  • 1篇血源
  • 1篇血源性
  • 1篇药物涂层
  • 1篇药物涂层支架
  • 1篇药物洗脱
  • 1篇药物洗脱支架
  • 1篇医护
  • 1篇医护人员
  • 1篇源性
  • 1篇职业危险因素
  • 1篇置入
  • 1篇置入后
  • 1篇质量持续改进
  • 1篇生物可降解
  • 1篇生物可降解支...
  • 1篇生物相容
  • 1篇生物相容性
  • 1篇重症

机构

  • 3篇沈阳市红十字...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李方彬
  • 1篇孙颖
  • 1篇魏新荣
  • 1篇徐海萍
  • 1篇王卫
  • 1篇姜禾
  • 1篇金玲
  • 1篇吴天兵
  • 1篇王梅
  • 1篇姜红
  • 1篇秦兰香

传媒

  • 1篇中国工业医学...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可用bcr/abl基因做微小残留病的标志
2001年
目的 :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 L)完全缓解后微小残留病 (MRD)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反转录 -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nest- PCR)检测 AL L 完全缓解后 bcr/abl m RNA。结果 :2 3例 AL L 患者中阳性 5例 ,5例阳性者 2月~ 13月内复发 ;而 MRD阴性的 18例中 2例于缓解后 2月、4月复发 ,余 16例无复发。结论 :AL L治疗完全缓解 (CR)后仍存在 MRD者有较高的复发危险 ,应进行巩固治疗和定期监测 ;MRD阴性可以做为临床疗效观察的客观指标。该方法检测 MRD敏感度高 ,适用于临床。
徐海萍王卫姜禾孙颖李方彬秦兰香姜红王梅魏新荣
关键词:急性聚合酶链反应微小残留病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宿主血管内的生物相容性反应被引量:6
2008年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时的血管损伤以及随后引发的损伤后修复反应导致支架置入后局部和系统炎症反应,血小板和炎症细胞聚集、释放炎症介质、趋化因子、黏附分子和生长因子,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和增殖,最终导致支架内再狭窄,支架置入后的炎症反应是支架内再狭窄一个重要原因。支架材料的选择在减少机体炎症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减少支架置入后血管内再狭窄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人体医用材料,对支架各方面性能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包括可靠的扩张性和力学持久性、良好的柔韧性和几何稳定性、尽可能小的外径,优异的血液相容性和耐蚀性,而支架上述特性都依赖于材料的力学和物理特性。药物涂层支架、药物洗脱支架的研究降低了支架置入后血管内再狭窄率,具备优良特性的生物可降解支架也日益受到重视。
李方彬吴天兵
关键词:冠状动脉支架药物涂层支架药物洗脱支架生物可降解支架生物相容性
质量持续改进在急诊医护人员预防血源性疾病感染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8年
李方彬金玲
关键词:急诊医护人员疾病感染血源性职业危险因素重症病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