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娟 作品数:11 被引量:92 H指数:6 供职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视频跟踪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观察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4 2005年 李德强 谭云飞 蔡巍 魏宁 李旭娟 胡健波 许毅关键词:条件性位置偏爱 视频 计算机控制 成瘾药物 药物筛选 信号输入 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及脑内神经肽的改变 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脑区中生长抑素(somatostain,SS)和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on,AVP)含量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血管性痴呆模型组、假手术组与对照组。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大鼠记忆行为,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不同脑区(额区皮质、颞区皮质、海马、丘脑和纹状体)SS、AVP的含量。结果:在15d的记忆测试中,模型组大鼠出错次数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P<0.05)。模型组的额区皮质、颞区皮质、海马、丘脑和纹状体中SS相对含量均较假手术对照组有显著下降(P<0.01),AVP相对含量虽有下降趋势,但只在颞叶及纹状体部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物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可能与多发性脑梗死后SS、AVP含量下降有关。 李德强 蔡巍 李旭娟 牛丹丹 段金凤关键词:生长抑素 精氨酸升压素 大脑皮质 神经肽类 记忆障碍 经颅磁刺激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007年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是近20年开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神经电生理技术,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在神经、精神、心理等各个领域,如用于研究各脑区的功能及神经可塑性。从TMS刚开始,神经生物学家及临床医生们就考虑能否将TMS应用于临床治疗神经精神疾病及改善脑的功能缺陷。目前研究表明,TMS在治疗抑郁症、强迫症、躁狂症及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中有极大的潜在价值。本文主要综述了经颅磁刺激(TMS)的基本原理、作用机制及其在精神疾病中的应用,并涉及了TMS在慢性疼痛中的运用。 李旭娟 蔡巍关键词:神经精神疾病 经颅磁刺激 疾病治疗 神经电生理技术 神经可塑性 TMS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致急性脑病综合征的救治 2014年 急性脑病综合征又称为谵妄,是精神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其特点为起病急,病情波动大,呈晨轻暮重.临床表现为意识清晰度下降,言行紊乱,并存在大量的幻视及认知功能障碍.引起谵妄的原因主要为药源性、脑器质性疾病、酒精戒断、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1].该综合征发展迅速,若不及时识别和处理,患者死亡风险较高.笔者于2013年收治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致急性脑病综合征一例,现报道如下. 李旭娟 尚玉珊 段金凤 蔡巍关键词:慢性乙肝 干扰素 水电解质紊乱 救治 认知功能障碍 脑器质性疾病 联合使用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评价抗抑郁剂联合使用米氮平对治疗反应不佳的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81例单一抗抑郁剂治疗无效或部分反应的抑郁症添加米氮平或在原剂量不变的基础上治疗,共观察6周,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价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记录不良事件。结果合并米氮平组和常规组分别脱落6例及4例,可供分析病例71例。结果显示观察终点时合并米氮平组(n=35)和常规组(n=36)HAMD17减分分别为(-11.5±5.2)分和(-6.1±4.8)分(t=4.53,P<0.01),有效率分别为66%及22%(χ2=13.65,P<0.01),合并米氮平组疗效明显增加,增效作用在治疗早期(1或2周)就有表现;合并米氮平组体重增加较多,常规组失眠多见。结论米氮平联合抗抑郁剂治疗抑郁症增加疗效,不良反应并未增多,增效作用较快,适合于治疗对单一抗抑郁剂治疗部分有效或未能缓解的抑郁症患者。 李旭娟 蔡巍 钱建军 徐红英 严伟亮 黄磊 沈芳关键词:米氮平 抑郁症 对谵妄诊断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22 2003年 陈炜 李旭娟 黄满丽 胡少华关键词:谵妄 ICD-10 乌灵胶囊增加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大鼠海马连接蛋白43的表达改善神经再生(英文) 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探讨乌灵胶囊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 CMS)抑郁模型大鼠海马齿状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 BDNF)、神经再生,以及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 ,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45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入对照组(n=15)、模型组(n=15)和乌灵胶囊组(n=15)。模型组和乌灵胶囊组大鼠接受连续3周的CMS,造模期间,乌灵胶囊按100 mg/(kg.d)加入乌灵胶囊组大鼠的膳食中,连续治疗21 d。采用糖水偏爱实验评价大鼠的抑郁程度。抑郁行为测试结束后,取双侧海马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DNF与5-溴脱氧尿苷(5-bromodeoxyuridine ,BrdU)的表达;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印迹法检测海马中Cx43 mRNA与蛋白表达。结果:慢性应激大鼠齿状回BDNF阳性表达、新生细胞数及Cx4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大鼠明显下降。乌灵胶囊治疗后,CMS大鼠抑郁行为得到改善,异常的海马神经再生恢复,Cx43 mRNA和蛋白表达变得正常,但BDNF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乌灵胶囊可增加CMS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再生及改善抑郁症状,其机制可能与增加Cx43表达有关,与BDNF无关。 李德强 李旭娟 段金凤 蔡巍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连接蛋白 抑郁症患者心率变异性频谱分析研究 被引量:15 2007年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特点。方法32例抑郁症患者进行抑郁与焦虑自评并和31例健康对照者一起接受心率变异性频谱分析后,获得TP、HFnorm、LFnorm及LF/HF成分并比较。对抑郁症患者SDS与心率变异性频谱指标作两两偏相关分析。结果静息状态下,病例组总功率(T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降低的程度与抑郁程度无相关性。结论静息状态下,抑郁症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降低,从而导致其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李旭娟 李德强关键词:抑郁症 心率变异性 自主神经 血管性痴呆与神经肽 被引量:6 2011年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由一系列脑血管疾病,如缺血或出血及急慢性缺氧性脑血管病,导致脑组织损害产生的一种慢性、进行性、持续性智能障碍综合征。 孙荣强 李旭娟 段金凤 蔡巍关键词:血管性痴呆 神经肽 脑血管疾病 脑组织损害 老年期痴呆 急慢性 抑郁症患者家庭环境及其家属心理控制源分析 被引量:6 2008年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各方面压力增加,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提高。浙江省15岁及以上人群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中、重性抑郁障碍的总时点患病率为4.3%和3.7%~4.9%,其最严重的后果是导致自杀,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迄今为止,抑郁症的病因不明,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预防及治疗中起关键作用。抑郁症患者的家庭环境与患者的绝望感、主观支持、总社会支持及消极应对方式有关,应予以重视。不同的心理控制感倾向对心理健康水平会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国内对抑郁症患者家庭环境及其家属心理控制源研究很少,为此我们进行了小样本的调查,现报道如下。 杨越 蔡巍 李旭娟 李德强关键词:心理控制源 家庭环境 家属 重性抑郁障碍 心理社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