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杨
- 作品数:16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矿业工程更多>>
- 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探讨
- 以考试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完成规定学时的教学内容后举行课程结束考试,学生在这种模式下是被动的学习,应付考试成了许多学生的学习目标。这是种种不良现象的重要根源,如上课不认真、讲话、看其他书籍、逃课、作弊等。如何吸...
- 陈金鹰尚琴李杨
-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学质量
- 文献传递
- 基于波动方程数值模拟的生物礁地震反射特征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生物礁是一种特殊的碳酸盐岩沉积体,其地震反射剖面上通常具有一些特殊的反射结构特征。利用数值模拟研究生物礁地震反射结构特征,可有效识别礁体的分布范围,指导实际资料的处理以及检验生物礁解释成果的准确性。基于二维波动方程延拓,结合实际测井资料建立了速度模型,进行地震波场正演和偏移处理,获得了生物礁反射外形特征,并把合成记录反射波成像与实际地震剖面进行了对比,效果较为理想。
- 付文博熊晓军李杨
- 关键词:生物礁数值模拟地震反射特征
- IPTV承载网建设方案探讨
- 介绍了IPTV的基本构架,包括软服务部分和IPTV承载网络,指出了承载网络的建设是IPTV业务发展的关键.阐述了当前IPTV承载网的三大主流宽带接入技术:ADSL、FTTX+LAN以及P0N.提出了IPTV对承载网在网络...
- 尚琴陈金鹰李杨
- 关键词:承载网宽带接入电视网络
- 文献传递
- 基于USB的远程控制系统实现地震灾害救助
- 2007年
- 基于USB的远程控制系统初步研究设计建立了一种救助模型。与传统生命探测仪的救助系统不同,USB的远程控制系统具有远程实时监控功能。系统的硬件主要由单片机控制电路、USB接口电路、无线收发模块构成。系统利用Internet与计算机互联,通过USB接口电路与单片机的连接,对多个目标检测和控制,实现在地震灾害中的呼叫救助。
- 李杨陈金鹰杜洪利
- 关键词:地震灾害USB无线收发远程控制
- 基于低速率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新技术——Z-Wave
- 介绍了一种基于低速率、低成本、低功耗、组网灵活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Z-Wave的背景和发展状况.分析了该技术的协议构架和网络拓扑结构.阐述了Z-Wave技术的主要特征,并通过Z-Wave技术与ZigBee和Bluetoo...
- 尚琴陈金鹰李杨
- 关键词:家庭自动化网络拓扑结构
- 文献传递
- IPTV承载网建设方案探讨被引量:2
- 2006年
- 本文介绍了IPTV的基本构架,包括软服务部分和IPTV承载网络,阐述了当前IPTV承载网的三大主流宽带接入技术:ADSL、FTTX+LAN以及PON。提出了IPTV对承载网在网络带宽、频道切换时延、网络QoS、组播技术等方面的要求,并从骨干网、城域网和接入网的改造方案详细分析了IPTV承载网的建设。
- 尚琴陈金鹰李杨
- 关键词:IPTV承载网宽带接入
- 基于低速率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新技术——Z-Wave
- 介绍了一种基于低速率、低成本、低功耗、组网灵活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Z-Wave 的背景和发展状况。分析了该技术的协议构架和网络拓扑结构。阐述了 Z-Wave 技术的主要特征,并通过 Z-Wave 技术与 ZigBee ...
- 尚琴陈金鹰李杨
- 关键词:无线通信Z-WAVE家庭自动化
- 文献传递
- 流体识别因子试验分析及应用被引量:5
- 2010年
- 利用地震资料对储层中的流体进行识别是储层预测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流体识别因子实现对流体的识别是对储层中流体进行识别的重要方法之一。为了对储层中的流体进行更好的识别,首先从Gassmann公式出发,分析了填充不同流体时岩石对速度和波阻抗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个新的流体识别因子。利用Hilterman统计出的3种砂岩的参数资料分析了几种流体识别因子,结果表明,新的流体识别因子比其它流体识别因子对流体更为敏感,对砂岩的识别能力更强。将流体识别因子应用于QL地区实际地震资料的反演,结果表明,新的流体识别因子的识别能力好于其它因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识别流体。
- 李杨贺振华黄德济程刚建宋洪勇
- 关键词:流体识别因子地震资料反演
- 基于软交换的VoIP网络结构分析
- 介绍了基于软交换基本思想的网络体系结构,此结构能较好地基于分组网,利用程控软件提供呼叫控制和媒体处理相分离的功能;给出了软交换网络参考模型以及基于软交换技术的VoIP网络结构;分析了VoIP应采用的网络体系构架以及与此相...
- 李杨陈金鹰尚琴
- 关键词:软交换
- 文献传递
- 基于USB的远程控制系统在煤矿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7年
-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基于USB的远程控制系统,用于对煤矿中环境参数的采集和各工作点的监控。远程控制系统的硬件主要由单片机控制电路、USB接口电路、无线收发模块构成。该系统利用因特网与计算机互联,通过USB接口电路与单片机的连接,实现了对煤矿中多个目标的监控。
- 李杨陈金鹰陈卓尚琴
- 关键词:环境参数无线收发远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