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杨
- 作品数:9 被引量:89H指数:5
- 供职机构: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InterTan内固定治疗复杂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体会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探讨采用Inter Tan内固定治疗复杂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和近期疗效。方法自2009-09—2013-09采用Inter Tan内固定治疗复杂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46例,其中骨折累及外侧壁12例,骨质疏松20例。结果本组手术时间(80±15)min,术中失血量(150±50)ml。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感染、皮肤坏死、骨髓炎、神经损伤等并发症。46例均获得平均24(8~36)个月随访,骨折于术后平均8(6~10)个月达到临床愈合。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30例,良9例,可6例,差1例,优良率84.8%。结论Inter Tan内固定治疗累及外侧壁及股骨小粗隆的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可以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抗旋转能力强,骨愈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
- 李杨王树森郑静杨宁陈龙王彦鹏程鹏
- 关键词: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INTERTAN外侧壁骨质疏松内固定
- 复杂踝关节骨折中后踝骨折及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治疗体会被引量:20
- 2014年
- 目的总结复杂踝关节骨折中后踝骨折及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03—2013-03共手术治疗三踝骨折38例,其中合并胫腓下联合分离32例,整复固定的顺序是外踝、内踝、后踝和下胫腓联合。结果 38例均获得平均15(6~36)个月随访。1例下胫腓联合固定后轻度背伸受限,6周取出螺钉后经过康复锻炼恢复良好。末次随访时临床疗效按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评定:优30例,良5例,可2,差1例,优良率达92.1%。疗效差的1例为糖尿病肾病患者。结论固定后踝对于稳定踝关节有重要意义,固定后踝后可正确评估下胫腓联合分离情况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固定,可以恢复踝关节的稳定性,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李杨王树森杨宁陈龙刘水涛
- 关键词:三踝骨折下胫腓联合后踝骨折钢板螺钉
- 嵌入式自体髂骨植骨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无菌性尺桡骨骨缺损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 探讨采用自体髂骨嵌入式植骨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无菌性尺、桡骨骨缺损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6-02—2015-03采用自体髂骨嵌入式植骨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18例创伤后无菌性尺、桡骨骨缺损。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90±15)min,术中失血量(150±50)ml。18例均获得平均24(8~36)个月随访,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10(8~18)个月。术后12个月前臂功能Anderson评分:优11例,良4例,可2例,差1例。结论 采用自体髂骨嵌入式植骨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无菌性尺、桡骨骨缺损可以促进骨折愈合,重建尺、桡骨完整性,配合早期康复锻炼,近期疗效满意。
- 李杨陈龙杨宁黄鹏梁小龙刘昌福李富元
- 关键词:植骨锁定钢板
- 影像学方法对于脊柱结核的诊断及其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索脊柱结核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及其临床研究。方法:收集MRI检查为脊柱结核并经术后病理确诊的患者87例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40例,女性47例,年龄为15-62岁,平均年龄(28±2)岁。患者均术前进行了X线、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这3种影像学方法的检查,并对其影像学成像进行研究和术后对比,从而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87例患者中胸椎(50.6%)为最常累及的位点,其次为腰椎(37.9%),而颈椎(5.7%)、骶椎(4.6%)和尾椎(1.2%)不常累及,转移病灶占整体的11.5%。共有21.8%的患者涉及3个及以上的椎体,最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为椎间隙变窄(82.8%)和脓肿(35.6%),在CT和MRI上可见。结论:MRI比X线更敏感,比CT显像对脊柱结核的诊断更加具体,临床可通过MRI等成像方法及生化检验方法来进行辅助诊断,从而制定出适当有效的治疗方案。
- 王昊李杨曾春林
- 关键词:影像学脊柱结核
- 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髓芯减压并钽棒优于并植骨被引量:28
- 2014年
- 背景:单纯髓芯减压并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对软骨下骨支撑不够,增加了骨折及塌陷的风险。钽棒的置入不仅可以提供很好的生物学支撑,也会增加坏死区域的再血管化,从而达到修复股骨头坏死的作用。目的:比较髓芯减压并植骨、髓芯减压并钽棒置入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髓芯减压并植骨治疗ARCOⅠ/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24例28髋,髓芯减压并钽棒置入治疗ARCOⅠ/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25例29髋。随访24个月,观察治疗前后Harris评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治疗后6个月,髓芯减压并植骨组患者Harris评分较治疗前平均提高了4.93分;髓芯减压并钽棒置入组患者Harris评分较治疗前平均提高了6.89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2组患者Harris评分均有治疗前显著提高,髓芯减压并植骨组患者Harris评分低于髓芯减压并钽棒置入组(P<0.05)。髓芯减压并钽棒置入组总的治疗优良率为83%,优于髓芯减压并植骨组的75%。治疗后24个月髓芯减压并钽棒置入组X射线评分显著高于髓芯减压并植骨组(P<0.05)。提示与髓芯减压并植骨相比,髓芯减压并钽棒置入能够更有效地防止股骨头塌陷,改善关节功能及延缓股骨头坏死进程。
- 李杨冯世庆
-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髓芯减压植骨HARRIS评分
-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切口的选择及骨折复位方法和近期疗效。方法自2009-09—2013-06收治46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均采用前外侧切口联合后内侧切口双钢板固定。结果术后46例均获随访,骨折术后6~10个月达到临床愈合,平均8个月,根据Rasmussen评分:优32例,良9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9.1%。结论对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是个很好的选择,双侧钢板可以提供坚强内固定,并允许早期膝关节运动,术中注意软组织处理和采用微创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软组织并发症。
- 李杨王树森唐峰明王彦鹏裴丽雅程鹏
-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前外侧入路后内侧入路
- 局部注射辛伐他汀对骨质疏松大鼠股骨髁骨小梁的改建效应被引量:4
- 2013年
- 背景:局部注射具有成骨作用的辛伐他汀,可显著增加骨质疏松大鼠股骨颈及股骨髁部的骨密度及力学强度,分析局部注射辛伐他汀对股骨髁骨小梁的影响。目的:进一步研究骨质疏松大鼠股骨内局部注射辛伐他汀对股骨髁骨小梁的影响。为将辛伐他汀应用于临床骨质疏松局部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18只雌性SD大鼠双侧卵巢切除后3个月,制备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实验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3组,分别在实验大鼠的右侧股骨髓腔内单次注射辛伐他汀溶液5 mg、10 mg,对照组单纯注射空白载体。分别在注射后1个月处死大鼠并取材。Micro-CT扫描并定量分析骨组织形态变化。结果与结论:给药后1个月,Micro-CT扫描结果显示,辛伐他汀治疗组的骨微结构参数如骨皮质厚度、骨小梁密度及连接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疏松骨骼单次注射小剂量辛伐他汀可显著促进股骨髁部骨小梁改建,改善骨骼微结构,可为强化局部、防治骨质疏松骨折的新选择进一步提供实验基础。
- 李杨冯世庆杨宁
- 关键词:骨组织构建辛伐他汀局部注射股骨髁骨皮质骨小梁
- 难复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总结难复性股骨颈骨折治疗过程中撬拨复位的技巧及空心钉固定方法。方法自2010-11—2015-11收治41例难复性股骨颈骨折,均采用外侧小切口辅助撬拨,经皮3枚或者4枚空心钉固定。结果本组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6(12~48)个月,手术时间(40±15)min,术中失血量(30±5)ml,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及皮肤坏死,40例骨折术后6~10个月达到临床愈合,平均8个月,1例出现骨折不愈合,1例术后2年出现股骨头坏死,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为:优23例,良12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85.4%。结论对于难复性股骨颈骨折采用小切口辅助撬拨技术,尽量将骨折解剖复位,对于压缩骨折或者后内侧壁骨折的患者尽量达到阳性支撑,可以促进骨折愈合,减少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近期疗效满意。
- 李杨薛佳怡刘水涛闫春猛徐文静夏群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撬拨股骨头坏死空心钉
- 改良手术入路及双钢板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效果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桡骨远端骨折是上肢最常见的骨折,多发于中老年患者,主要发生在距桡骨关节面3 cm以内,即松、皮质骨交界处,解剖上的薄弱部位。对于桡骨远端骨折大多只需手法复位及外固定即可获得良好效果,但对于远端粉碎并累及到关节面的骨折,尤其是桡骨外侧移位明显的骨折,传统的手法复位及石膏固定很难保证骨折部位的解剖复位良好、
- 刘昌福李杨李付元张祺温博荣张青松莫荒
- 关键词:双钢板桡骨远端骨折C3型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