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
- 作品数:24 被引量:154H指数:9
- 供职机构:五邑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 尿卟啉原Ⅲ合成酶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9年
- 尿卟啉原Ⅲ合成酶(UrogenⅢS)是四吡咯化合物生物代谢中的关键酶之一,它催化羟甲基胆素重排环合形成天然四吡咯化合物的共同前体-尿卟啉原Ⅲ。总结了UrogenIIIS在生化性质、晶体结构、催化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 李楠
- 油溶性LaF_3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4
- 2009年
- 以油酸镧和氟化钠为主要原料,在甲苯和水两相体系中制备了油酸镧表面修饰的LaF3纳米颗粒。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现代分析手段对所得的LaF3纳米颗粒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油酸镧修饰LaF3纳米颗粒大小均匀,粒径约为10nm,由于表面修饰剂油酸镧与LaF3纳米颗粒表面之间发生化学键合作用,使得油酸镧修饰LaF3纳米颗粒在低极性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明显提高。
- 李楠麦荣顺
- 关键词:LAF3表面修饰分散性
- 皮革厂和线路板厂水处理污泥的固化和浸出毒性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工业危险固体废物在进行安全填埋前,需要进行固化/稳定化处理。文章针对皮革厂和线路板厂含重金属的水处理污泥用不同比例的水泥、粉煤灰进行固化/稳定化处理。为模仿酸雨环境,浸出实验采用TCLP标准。线路板厂污泥单独固化时,其浸出液铜离子浓度由2580mg/L下降为315mg/L,但仍高于危险废物允许进入填埋区的控制限值(50mg/L)。线路板厂污泥与皮革厂污泥混合后固化,浸出毒性明显降低。铜离子的浸出浓度降到1.9mg/L,大大低于国家危险废物允许进入填埋区的控制限值,可直接进行填埋。
- 康思琦吴芳李楠彭滨
- 关键词:皮革厂线路板厂水处理污泥危险固体废物浸出毒性安全填埋
- 用固载强酸TiO_2/SO_4^(2-)催化甲基紫罗兰酮合成中的环化反应被引量:13
- 2002年
- 研究了以固载强酸TiO2 SO4 2 -作催化剂 ,用假性异甲基紫罗兰酮环化合成甲基紫罗兰酮的新方法。提高了α 异甲基紫罗兰酮的收率 ,获得了最佳反应条件 :投料比n(假性异甲基紫罗兰酮 )∶n(甲苯 )∶n(硫酸 ) =1∶3.5∶0 .0 4 ,控制反应温度 1 5~ 2 5℃ ,反应时间 1 .5h。该优化条件下 ,合成收率为93%~ 94 % ,产物中α 异甲基紫罗兰酮占 78(wt)
- 崔志敏陈学恒李楠
- 关键词:环化反应香料柠檬醛
- 修饰剂对PbO纳米微粒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 合成了分散性良好,粒径约为5 nm的二烷基二硫代磷酸(DDP)修饰PbO纳米微粒和油酸(OA)修饰PbO 纳米微粒,并考察了它们分别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行为。结果表明,二者都能在较低的添加浓度下起到良好的抗磨效果。由...
- 陈爽李楠刘维民
- 关键词:纳米微粒修饰剂PBO摩擦学性能
- 文献传递
- 含重金属水处理污泥的固化和浸出毒性研究被引量:21
- 2003年
- 工业危险固体废物在进行安全填埋前需要进行固化稳定处理。针对电镀厂和皮革厂含重金属的水处理污泥 ,用不同比例的水泥、粉煤灰进行固化稳定处理。考虑酸雨环境 ,浸出实验采用TCLP标准。电镀厂污泥单独固化时 ,其浸出液中铜离子浓度由 78 0mg/L下降到 1 5mg/L ;镍离子浓度由 2 2 4 5mg/L下降到 2 2 2mg/L ,高于危险废物允许进入填埋区 15mg/L的控制限值。电镀厂污泥与皮革厂污泥混合后固化 ,浸出液毒性明显降低。铜离子的浸出浓度降低到1 98mg/L ,镍离子降低到 4 10mg/L ,总铬降低到 0 4 0mg/L ,各项指标均低于国家危险废物允许进入填埋区的控制限值 ,可安全填埋。
- 吴芳罗爱平李楠
- 关键词:重金属污泥浸出毒性皮革厂电镀厂水处理
- 胆色素原脱氨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9年
- 胆色素原脱氨酶是生物体内参与四吡咯化合物生物合成过程的关键酶之一,它催化了4个底物脱去4分子氨依次连接成线形的四吡咯产物羟甲基胆素.论文总结了胆色素原脱氨酶在生化性质、晶体结构、催化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介绍了该酶的一些重要氨基酸.
- 李楠
- 关键词:胆色素原脱氨酶晶体结构
- 紫罗兰酮合成中环化工艺的优化被引量:7
- 1999年
- 介绍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合成紫罗兰酮的环化工艺,收率可达90 .5% ,酮含量达97 % ,α体含量达87 % 。
- 崔志敏钟军李楠陈学恒
- 关键词:紫罗兰酮香料
- 表面修饰SnS_(2)纳米粒子的合成及结构表征被引量:4
- 2001年
- 利用表面修饰法合成了双十六烷基二硫代磷酸 (DDP)修饰的SnS2 纳米粒子 ,并用红外光谱(IR)、X -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等仪器对产物的结构、尺寸、形状及化学状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表面修饰剂与纳米粒子表面之间发生化学键合作用 ,这使得SnS2 纳米粒子的油溶性得以明显改善 ,而且有效地阻止了纳米粒子之间的团聚现象 ,因而所合成的SnS2 纳米粒子大小均匀 ,粒径约为 7nm .
- 李楠
- 关键词:表面修饰DDP
- 亲油性铜纳米颗粒的合成
- 本文以CUCL2·2H2O和KBH4为主要原料,在四氢呋喃—饱和NACL水溶液两相体系中利用两相法合成了DDP表面修饰CU纳米颗粒,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仪(IR)、热重分析仪(TGA)对合成的DDP表面...
- 卢丽华郭璞李楠陈爽
- 关键词:两相法分散性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