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灌注
  • 2篇灌注损伤
  • 1篇血清
  • 1篇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
  • 1篇异丙酚
  • 1篇再灌注
  • 1篇脂质
  • 1篇脂质过氧化
  • 1篇肾缺血
  • 1篇肾缺血再灌注
  • 1篇肾缺血再灌注...
  • 1篇缺血
  • 1篇缺血-再灌注
  • 1篇缺血-再灌注...
  • 1篇缺血再灌注损...
  • 1篇小肠
  • 1篇脑脊液
  • 1篇脑内
  • 1篇过氧

机构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作者

  • 2篇李炳
  • 1篇李东亮
  • 1篇胡振快
  • 1篇文俊
  • 1篇毛新俊
  • 1篇黎静
  • 1篇杨茹
  • 1篇刘爱群

传媒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神经科学...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血清、脑脊液成分及脑内一氧化氮的影响
<正>在整个体液系统中,脑脊液是由脉络丛、脑细胞、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共同分泌的一种低蛋白离子溶液,其成分反映了脑和脊髓及其被膜的状况。以往的研究表明脑脊液成分与血浆成分并不相同,但脑脊液对维持脑组织的正常代...
李炳李东亮杨茹
关键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清脑脊液一氧化氮
文献传递
异丙酚对兔小肠缺血-再灌注肝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肝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异丙酚+缺血-再灌注组(P组),每组10只。通过夹闭肠系膜上动脉,建立小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在夹闭前、再灌注2h后抽血,测定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血浆MDA含量;并于再灌注2h后采用放血法处死动物,取出一小块肝组织,测定肝脏黄嘌呤氧化酶(XO)含量及MDA。结果:①I-R组、P组的红细胞SOD活性与S组比较均下降,但P组高于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I-R组、P组的红细胞、血浆MDA、肝脏XO及MDA含量与S组比较均升高,但P组升高较少,与I-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对在体家兔小肠缺血-再灌注肝脂质过氧化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毛新俊胡振快黎静李炳刘爱群张丽君文俊
关键词:异丙酚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脂质过氧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