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梅
- 作品数:4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预防医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南充市产褥期妇女产后保健知识认知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调查了解南充市产褥期妇女产后保健知识认知现状,并对不同特征产褥期妇女的保健知识知晓率进行比较,为后期进行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南充市419名产褥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逐一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乳房护理措施、产后健美方法、卫生与活动知识、营养膳食以及产后常见疾病的知晓率分别为16.47%、22.67%、35.80%、9.79%、38.66%。其中仅有33.17%的人认为哺乳后应该吸净剩余乳汁。部分对象(54.42%)认为产褥期期间应该梳头、洗头。相当一部分人(34.3%)认为产后应该吃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仅有48.45%的对象认为产后抑郁症是产后常见的疾病。结论:南充市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认知水平较低,保健人员应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产褥期妇女的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宣传产褥期保健知识以增强该群体的自我保健能力,进一步提高产褥期妇女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 何兵符霞曾楠顾玥琦关星潘红梅李玉梅潘池梅
- 关键词:产褥期保健知晓率
- 产褥期妇女保健及育儿知识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5
- 2013年
- 目的了解南充市产褥期妇女对产后保健知识及育儿知识的认知水平,并研究影响其认知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南充市419名产褥期妇女进行调查。结果产褥期妇女产后保健及育儿知识总分为(16.84±4.46)分,其中产褥期保健知识总分为(11.51±3.41)分,育儿知识总分为(5.34±1.92)分。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的认知与文化程度(P<0.001)有关。育儿知识的认知与文化程度(P<0.001)以及户口所在地(P<0.05)有关,产后保健及育儿总知识的认知与文化程度(P<0.001)及户口所在地(P<0.05)有关。此外,知识来源途径也是产后保健及育儿知识认识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南充市产褥期妇女产后保健及育儿知识认识水平较低,相关部门应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制定促进母婴保健的合理方案,从而进一步提高产褥期妇女及婴幼儿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 何兵曾楠李玉梅关星符霞潘红梅董胜顾王月琦潘池梅
- 关键词:产褥期保健育儿影响因素
- 初产妇产后保健和育儿知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初产妇产后保健及育儿知识现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后期进行产褥期妇女保健和育儿知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南充市5家医院419例初产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年龄组初产妇产后保健和育儿知识存在差异(F=4.703,P=0.003),低年龄组和高年龄组知识得分较低;文化程度对初产妇产后保健和育儿知识也有影响(F=25.664,P=0.000),文化程度较低的初产妇知识得分较低;而其配偶的文化程度也影响着初产妇的产后保健知识(F=24.445,P=0.000),配偶文化程度较低的初产妇对家庭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较低;不同职业的初产妇产后保健知识掌握也不同,其中医务人员和教师高于其他职业人群(P<0.05);不同户口所在地初产妇产后保健和育儿知识也有所不同,其中城市高于乡镇和农村(P<0.05);不同经济状况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有差异(F=5.111,P=0.000),其中经济收入最低组知识掌握情况最差,收入在5 000~8 000元/月组知识得分最高(P<0.05);不同信息来源对产后保健和育儿知识掌握程度也有影响,初产妇信息来源倾向于网络、电视及报刊杂志等(P<0.05)。结论:医务人员应根据初产妇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情况及户口所在地和其配偶的文化程度等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初产妇对产后保健和育儿知识教育,以促进产妇和婴幼儿身心健康。
- 潘池梅何兵李玉梅
- 关键词:初产妇产后育儿知识
- 城乡产褥期妇女婴幼儿喂养及疾病预防知识现状调查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调查分析产褥期妇女掌握婴幼儿喂养及疾病预防知识的现状。方法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自行设计调查表,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419例产褥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逐一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419例产褥期妇女对婴幼儿喂养及疾病预防知识总知晓率为37.06%,其中仅有4.06%知道果汁或蔬菜汁的添加时间,11.69%了解预防佝偻病的措施,13.13%知道开始断奶的时间,18.62%知道首选辅食,42.48%了解预防缺铁性贫血的措施。产褥期妇女对婴幼儿喂养及疾病预防知识的认知情况基本呈城市大于乡镇和农村的趋势。结论产褥期妇女掌握婴幼儿喂养及疾病预防知识水平普遍较低,相关部门需针对性加强产褥期妇女的健康教育工作,尤其应以农村及乡镇产褥期妇女为重点对象,大力普及育儿知识,增强该群体对婴幼儿的保健能力,提高婴幼儿健康水平。
- 李玉梅关星潘红梅何兵符霞曾楠董胜潘池梅
- 关键词:产后期女(雌)性疾病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