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琴
- 作品数:26 被引量:99H指数:5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和5在儿童过敏性哮喘特异性免疫治疗中变化的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观察在儿童过敏性哮喘特异性免疫治疗过程中,与TH1/TH2细胞分化相关的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SOCS)3和SOCS5的mRNA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于2006年4月至2007年10月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9例过敏性哮喘患儿,采集其特异性免疫治疗前、治疗15周和治疗51周的PBMC,提取总RNA,采用SYBRGreenⅠ逆转录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每组SOCS3和SOCS5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随着特异性免疫治疗的进行,患儿SOCS3的表达逐渐降低,SOCS5的表达15周时稍有降低,51周时又增高,SOCS5/SOCS3的比率逐渐升高。结论SOCS3和SOCS5在儿童哮喘的特异性免疫治疗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李付广杨桂枝阎冰王芳李玉琴
- 关键词:过敏性哮喘特异性免疫治疗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
- 趋化因子eotaxin及其受体与支气管哮喘被引量:5
- 2006年
- 嗜酸性细胞(EOS)是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炎症发生发展过程中一种效应细胞,EOS特异性趋化因子eotaxin和它的惟一受体———趋化因子受体3(CCR3)结合,能特异性地趋化、聚集和激活EOS,从而产生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通过对eotaxin及CCR3的深入研究,有可能进一步揭示哮喘的发病机制及对哮喘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该文就eotaxin及CCR3的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 李静李玉琴
- 关键词:嗜酸性细胞哮喘
- 川崎病合并嗜血细胞综合征2例临床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 2016年
- 本文报道2例川崎病并嗜血细胞综合征患儿,均有发热、皮疹、肝脾淋巴结肿大结膜充血,杨梅舌,双足硬肿,血常规提示至少2系下降、肝功能异常、血清铁蛋白升高等,骨髓细胞学检测可见噬血现象等。同时作者结合文献复习对该病的临床特征进行了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降低误诊率。
- 张素琴李玉琴刘玉峰刘婵娟
- 关键词:川崎病嗜血细胞综合征
- 儿童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与传单临床特点比较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通过分析比较儿童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EBV-HPS)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特点,提高对EBV-HPS的认识,减少误诊,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EBV-HPS患者及同期收治的93例IM患者。EB-HPS组中,男24例,女21例,男女比例为1.14∶1,年龄1~9岁,中位年龄4.2岁;IM组中,男53例,女40例,男女比例为1.32∶1,年龄1~12岁,中位年龄5.8岁。2组病例均以男性多见,前者好发年龄为幼儿期及学龄前期,后者好发年龄为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对2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预后进行比较。结果 EB-HPS组在高热持续时间,肝脾肿大程度均明显高于I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检查示血细胞减少及血清铁蛋白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损伤:EBV-DNA载量,纤维蛋白原减低,甘油三酯升高均明显高于I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B-HPS组56.0%的患者可在骨髓检查中见噬血细胞现象,IM组中仅有9.0%的患者可在骨髓检查中见噬血细胞现象。EBV-HPS组死亡率为23.2%,而IM组为0.0%。结论儿童EBV-HPS好发年龄为幼儿期及学龄前期,IM好发于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对EBV感染后存在持续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患儿早期进行血常规、血清铁蛋白、肝功能、EBV-DNA载量、纤维蛋白原、甘油三酯及骨髓细胞检查能够及时对HPS进行诊断,减少误诊率及死亡率。时对HPS进行诊断,减少误诊率及死亡率。
- 张素琴汤晓屿李玉琴刘玉峰刘婵娟
- 关键词:EB病毒噬血细胞综合征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预后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骨髓白血病细胞中microRNA-195及Bcl-2mRNA表达的意义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分析microRNA(miR)-195和Bcl-2mRNA在不同分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骨髓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附属医院住院或门诊就诊的ALL患儿为研究对象,共110例。包括初诊组、缓解组和复发组,将初诊组患儿划分为3组,分别为标危(SR)组、中危(IR)组及高危(HR)组。以同期本院行骨骼矫形手术并排除肿瘤及血液系统疾病的患儿14例为对照组。所有受试对象分别抽取骨髓样品2~5mL,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上述样本中miR-195及Bcl-2mRNA的表达情况,同时通过Westernblot检测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miR-195在ALL初诊及复发患儿中呈低表达现象(SR:1.25±0.15;IR:1.63±0.54;HR:0.71±0.35;复发:0.46±0.18),与对照组(4.83±0.1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44、28.63、41.35、42.65,均P=0.000),而Bcl-2mRNA在ALL初诊及复发患儿中显著高于对照组(SR:2.56±0.91;IR:4.52±0.43;HR:5.49±1.21;复发:5.32-±1.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8、9.86、10.12、8.81,均P=0.000);同时还发现,随着ALL危险程度的增高,miR-195的表达呈逐渐降低趋势,而Bcl-2mRNA的表达则逐渐升高。除此之外,Westernblot检测Bcl-2蛋白的表达亦表现出相同的结果。结论miR-195的较低表达和Bcl-2mRNA的较高表达可能成为区分ALL危险度的-个潜在指标,这对于ALL患儿的临床诊断及初诊时的危险度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张素琴王春美刘玉峰李玉琴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L-2
- 支气管哮喘模型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及受体的研究
- 探讨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及其受体(CCR3)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将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2组:哮喘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卵蛋白(OVA)致敏及诱发哮喘;制备大志肺组织病理标本,HE染色;免...
- 李静李玉琴
- 文献传递
- 哮喘儿童诱导痰液中炎性细胞、IL-8水平检测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儿童哮喘气道炎症的可能机制。方法 :对 34例哮喘急性发作儿童及 2 5例正常儿童进行痰液诱导 ,对痰液中炎性细胞、IL - 8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哮喘急性发作组痰液嗜酸性粒细胞 (EOS)、中性粒细胞 (N)、IL - 8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组中性粒细胞数超过总细胞数 5 0 %以上 5例、嗜酸性粒细胞数超过总细胞数 5 0 %以上 2例。哮喘急性发作组IL - 8与中性粒细胞水平正相关。结论 :哮喘急性发作儿童气道炎症呈多样性。IL -
- 宋俊峰郭宏湘李玉琴高铁铮
- 关键词:哮喘儿童痰液炎性细胞IL-8
- 哮喘模型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及受体的研究
- 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及其受体(CCR3)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二组,哮喘组和生盐水对照组,卵蛋白(OVA)致敏及诱发哮喘;制备大鼠肺组织病理标本H...
- 李静李玉琴
- 文献传递
- 微小RNA-195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观察微小RNA(miRNA,miR)-195在体外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Jurkat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Jurkat细胞随机分为两组:阴性对照组:转染miR-mimics-mock;转染组:转染miR-195模拟物(miR-195 mimics)。将人工合成的miR-195 mimics转染处于指数增殖期的Jurkat细胞,分别于24、48、72、96 h时,运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miR-195的表达;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 V-FITC)/碘化丙锭(PI)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细胞凋亡率;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1)阴性对照组和miR-195 mimics转染组Jurkat细胞中miR-195 mRNA表达含量(2-ΔΔCt)在转染24、48、72、96 h时分别为(1.242±0.271、1.185±0.452、1.173±0.324、1.375±0.582与4.483±1.014、3.422±0.543、3.152±0.784、2.454±0.171),转染组miR-195 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48,P=0.006;t=-5.484,P=0.005;t=-4.041,P=0.016;t=-3.081,P=0.037)。(2)转染组细胞在转染后的24、48、72、96 h 4个时间点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0.483±0.012)%、(0.674±0.215)%、(1.935±0.046)%和(2.348±0.082)%与阴性对照组(0.545±0.002)%、(1.228±0.057)%、(2.279±0.086)%和(3.086±0.054)%比较在4个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827,P=0.001;t=4.314,P=0.013;t=6.109,P=0.004;t=13.019,P=0.000),转染组各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69.495,P=0.000)。(3)转染组24、48、72、96 h Jurkat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9.873±0.641)%、(11.825±0.543)%、(20.213±0.984)%和(27.712±0.482)%,随着时间推移,Jurkat细胞凋亡数量逐渐增多(F=423.827,P=0.000)。(4�
- 张素琴李建华王春美刘玉峰李玉琴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细胞增殖
- 抗炎药物对哮喘大鼠模型Eotaxin及受体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及孟鲁司特对支气管哮喘(哮喘)大鼠模型Eotaxin 及其受体(CCR3)的影响.方法 48只SD大鼠1%卵白蛋白致敏并激发,随机分为4组,哮喘组(A组),地塞米松组(B组),孟鲁司特组(C组),地塞米松+孟鲁司特组(D组).结果 B、C、D组和A组相比,Eotaxin及CCR3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P<0.01);D组和C、B组相比,Eotaxin及CCR3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塞米松能抑制Eotaxin及CCR3蛋白表达;孟鲁司特能使Eotaxin及CCR3蛋白表达下调;二者合用能使Eotaxin及CCR3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具有协同作用.
- 李静张润清李玉琴
- 关键词:哮喘EOTAXINCCR3地塞米松孟鲁司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