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菊
- 作品数:9 被引量:2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王102断块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方式研究被引量:2
- 2004年
- 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在平面、层间、层内的分布异常复杂,本工作综合应用油藏动态综合分析法、小层沉积微相法、油藏数值模拟等方法,从剩余油控制因素分析入手,对王102断块剩余油分布进行了研究,得出剩余油主要分布在局部构造高部位、断层附近、井间滞流区;并针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特点,提出利用侧钻、打新井等多种工艺措施手段挖掘剩余油潜力。区块开发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采收率提高3.6%,增加可采储量21万吨。
- 秦永辉白钢李秋菊任金才吴修利
- 关键词:断块油藏剩余油油藏数值模拟技术
- 河31断块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及挖潜对策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从精细油藏描述入手,开展了河31断块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对策研究。在新认识指导下,确立了断块重建井网、细分层系开发的原则。开发中,应用定向斜井及侧钻井技术、水动力学方法进行调整挖潜。实施后,断块开发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采收率由42.2%提高到45.9%。此次调整的成功,对类似油藏高含水后期高效挖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李秋菊
- 关键词:复杂断块特高含水剩余油细分层系
- 草13断块沙四段油藏沉积微相研究
- 2005年
- 断块开发阶段储层沉积相的研究已从亚相细分到微相。本文通过研究草13断块沙四段主力小层沉积微相,揭示了砂体空间展布规律,将有助于分析和预测地下油水运动的特点。
- 李秋菊
- 关键词:沉积微相沙四段断块油水运动砂体
- '找、调、封、射'技术在复式油气藏认识及挖潜中的应用
- 现河油区断块油藏为纵向多层的复式油气藏,在特高含水后期剩余油认识及挖潜仍是研究和工作的重点.复杂断块油藏纵向上主要发育东营组、沙一段、沙二段、沙四段,含油层系多,油水关系复杂,天然能量差异大.经过长期大段合采合注,层间动...
- 秦永辉肖淑明郭志华李秋菊
- 关键词:断块油藏剩余油挖潜技术
- 文献传递
- 耐温抗盐交联聚合物驱试验站工程设计一例
- 2004年
- 刘庆峰李秋菊
- 关键词:驱油技术采收率三次采油
- 王53高压低渗透油藏优化井网井距研究及效果评价
- 2004年
- 本文针对王53断块目前存在的低采油速度、低采出程度的“双低”状况,从基础地质建模入手, 开展数值模拟及油藏工程研究,优化井网井距研究,配套新工艺、新技术对油藏进行综合调整。
- 李秋菊代艳玲秦永辉王文玲吴建国张江红
-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井网井距优化设计油田开发
- 通61断块特高含水后期高产开发技术研究与实践被引量:3
- 1999年
- 目前通61 断块已处于特高含水开发后期。为了挖掘断块的潜力,1997 年在精细油藏描述和动态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块剩余油的分布规律,认为高含水的主力油层是挖潜的主要方向。1997 年、1998 年采取了针对性较强的配套措施,取得了高产开发效果,表明打高效调整井、产液结构调整和大泵提液强采是特高含水后期提高采收率普遍适用的有效措施。统计资料表明,1996 年通61 断块的自然递减率、综合递减率、含水上升率分别为36.9% 、8.4% 、1.0% ,到1997 年分别下降为13.2% 、3.9% 、0.4% ,年产量增加了7.3×104t;增加可采储量23×104t,采收率由49.8% 提高到51.1% 。
- 全宏罗佳强马功联李秋菊
- 关键词: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采收率高产开发断块油田
- NDT技术及其在PDC钻头质量检验中的应用
- 2004年
- 本文介绍了NDT的几种常规方法和特点,以及生产使用中的实际情况。
- 解巧云徐可军吴建国李秋菊王文玲谢虹桥
- 关键词:PDC钻头无损检测石油钻井
- 水驱油田开发效果影响因素分析及措施被引量:21
- 2004年
- 通 6 1断块为强边水多层系油藏 ,目前采用水驱方式开发。运用数值模拟研究方法 ,对该断块影响注水开发效果的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 ,并结合特高含水开发后期剩余油的分布规律 ,提出挖潜措施 。
- 党龙梅牛富玲王丰文马功联李秋菊
- 关键词:水驱油田影响因素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