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骨折
  • 2篇腰椎
  • 2篇腰椎间盘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突出症
  • 2篇平台骨折
  • 2篇椎间盘
  • 2篇椎间盘突出
  • 2篇椎间盘突出症
  • 2篇胫骨
  • 2篇胫骨平台
  • 2篇胫骨平台骨折
  • 1篇性关节炎
  • 1篇熏洗
  • 1篇远端
  • 1篇远端骨折
  • 1篇针刺
  • 1篇针刺夹脊穴
  • 1篇针刺夹脊穴治...

机构

  • 5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作者

  • 5篇李素明
  • 2篇杭柏亚
  • 1篇尹宏
  • 1篇朱敏
  • 1篇丁勤能
  • 1篇杨开锦
  • 1篇周福贻
  • 1篇李静
  • 1篇董勤
  • 1篇孙欣
  • 1篇陆瑾
  • 1篇黄建
  • 1篇段光宇

传媒

  • 1篇江西中医药
  • 1篇四川中医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外固定支架与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超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在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治疗中的作用,并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对比。方法:对2003年3月~2007年8月我院就诊的88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其中外固定支架固定组(手术组)56例,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组(保守组)32例,分别从主观功能评定以及影像学、腕关节活动范围和握力等客观指标方面进行评价。结果:所有病例均在3月内临床愈合,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手术组78.7%,保守组37.5%(P〈0.001);手术组自复位后未再发生明显移位,保守组则在复位后第10天发生移位;无论是影像学表现、腕关节活动范围还是握力等客观指标比较手术组均要优于保守组。结论:外固定支架可作为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首选,其固定牢靠,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李素明尹宏杨开锦黄建杭柏亚段光宇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外固定支架小夹板
小型内固定系统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6
2005年
目的:探讨小型内固定系统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评价。方法:胫骨平台骨折36例,男25例,女11例;年龄18~65岁,平均41.5岁。行小型内固定系统治疗,按Schatzker骨折分类,根据不同的类型分别采用排状螺钉、关节周围钢板、抗滑钢板以及外侧支撑钢板联合前内侧抗滑固定。结果:36例全部获得6~26个月随访(平均14个月)。按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32例(88.9%),可3例,差1例。结论:切开复位小型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固定牢靠,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促进关节功能恢复,且可减少软组织的并发症。
李素明杭柏亚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
胫骨平台骨折与创伤性关节炎防治的临床研究
目的:为胫骨平台骨折探索出一条较为合理的治疗方案,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恢复关节功能.方法:该文文献研究部分系统阐述了胫骨平台骨折的相关解剖、发病率、危险因素以及病因病机等,着重对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分型以...
李素明
关键词:骨折胫骨平台关节软骨损伤开放复位中药熏洗创伤性关节炎
文献传递
浮针结合针刺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浮针结合针刺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治疗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治疗组选用浮针结合针刺夹脊穴。对照组单用浮针不加体针。治疗2个疗程。根据杨氏疗效评分法,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分值评定;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对本病进行综合疗效评判。结果:(1)两组杨氏疗效评分,治疗2个疗程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P<0.01),其总分值及优秀率组间比较浮针结合针刺夹脊穴组优于浮针组(P<0.01)。(2)两组治疗后综合疗效评定,总有效率均达到100%,浮针结合针刺夹脊穴组的治愈率高于浮针组(P<0.01)。结论:浮针结合针刺夹脊穴疗法和单纯浮针疗法均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两组比较,浮针结合针刺夹脊穴疗法在综合疗效方面更优于单纯浮针疗法。
李静丁勤能陆瑾朱敏李素明孙欣董勤
关键词:针刺夹脊穴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近况被引量:22
2002年
李素明周福贻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病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