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静
- 作品数:17 被引量:48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康缘中医药科技创新与奖励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证型、疗效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方祝元张洪斌李莲静
-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证型疗效比较
- 高血压病中医分型与实验室相关指标关系综述被引量:10
- 2004年
- 高血压病 (EH)是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一类综合征。中医学传统的辨证模式多以患者的主症、舌苔和脉象作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 ,人们提出了对“证”的客观化要求。综合近 10年来国内在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实验室指标研究方面的相应内容 ,总结血流变、神经体液及超声多普勒等主要检查指标与证型的对应关系 ,并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 李莲静陈晓虎张华强
- 关键词:高血压辨证分型客观化
- 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标准的临床研究
- 压病(hypertension)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大类。在决大多数患者中,高血压的病因不明,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
- 陈晓虎石磊李莲静吴冬梅冯伟
- 关键词: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 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相关因素分析
-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n disease),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 石磊陈晓虎李莲静吴冬梅冯伟
- 关键词: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
- 1例有症状的室性早搏合并房颤患者的用药方案分析
- 2021年
- 目的探讨有症状的室性早搏合并房颤的患者在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抗凝药物时的合理用药。方法通过1例有慢支病史的室早合并房颤患者,临床药师从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 proteins, CYP)和P-糖蛋白(P-glycoprotein, P-gp)的角度分析了此类患者适宜的用药方案。结果患者在用达比加群酯抗凝的同时,以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普罗帕酮片治疗后,室性早搏发作次数显著减少,无出血及气道反应发生。结论对于有症状的早搏合并房颤患者,以达比加群酯、普罗帕酮与美托洛尔联用是适宜的,此方案可用于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的患者。
- 李均艳王芳刘辉徐方铭王芝燕刘健李莲静谭喜莹
- 关键词:室性早搏抗心律失常细胞色素P450P-糖蛋白
- 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诊疗方法及中医药辨治等相关方面初探
- 目的:通过这个课题,了解目前糖尿病心肌病最新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神经体液、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发病机制及诊疗方法,并初步探讨中医药在糖尿病心肌病治疗方面的前景。 方法:本课题主要分为三部分内容。首先,通过检索大量最新的国内外...
- 李莲静
- 关键词:糖尿病心肌病中医药辨治发病机制气阴两虚脂代谢紊乱
- 文献传递
- 方祝元教授应用“瘀热相搏”理论治疗冠心病的经验被引量:1
- 2017年
-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形成,使得原本通畅的血管变得狭窄甚至阻塞,或(和)因血管的本身机能下降,血管紧缩,造成血氧供求均衡失调,从而引发的心脏缺血、缺氧或坏死,又称缺血性心脏病。该病发病率高,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发病年龄愈发年轻化,临床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为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和医疗带来极大的负担。随着现代医学和药理学的不断发展,新型的药物不断面市,
- 李莲静
- 关键词:冠心病
- 105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门诊抗凝治疗调查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门诊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抗凝治疗的依从性以及新型抗凝药物对潜在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从2014年8月—2015年6月,对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江苏省中医院门诊非瓣膜性AF患者关于抗凝依从性及抗凝相关知识、意愿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人群资料、应用华法林抗凝现状、患者对抗凝知识的认知程度和意愿,以及对患者改用新型抗凝药物达比加群酯的认知程度、经济接受程度和应用意愿。结果共收到105例患者的有效问卷。105例非瓣膜AF中,89例符合抗凝指征,而服用华法林的治疗率为44.9%,达标率仅为37.1%。16.9%曾服用华法林,由于某种原因停药,38.2%的患者从未应用任何药物进行抗凝治疗。在抗凝知识、意愿的调查中,超半数的患者对抗凝重要性及抗凝的关键环节认知欠缺(67.6%)。大部分患者表示华法林服用及监测方式是阻碍坚持抗凝的重要因素。而在新型抗凝药物相关的调查中,将考虑新型抗凝药物者70例,但认为新型抗凝药物目前的价格较贵,并因此难以接受患者达65例,如新型抗凝药物价格下调至可接受范围,将接受新型抗凝药物治疗者85例。结论门诊非瓣膜性AF患者应用华法林进行抗凝的治疗率和达标率均不如人意,其中部分是由于华法林药物服用及监测方式影响了医患双方的积极性,新型抗凝药物有望改善抗凝现状,而新型抗凝药物有可能成为克服这种状况的重要选择。
- 李莲静刘健蒋卫民
- 关键词:心房颤动华法林新型抗凝药物
- 冠心平对心肌缺血犬血清TXB_2及6-keto-PGF_(1α)的影响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研究冠心平对冠脉结扎导致心肌缺血犬血清血栓素B2(TXB2)及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影响。方法:36只Beagle犬分成假手术组、心肌缺血模型组、心可舒组和冠心平小、中、大剂量组,每日2次口服相应药物,连续给药10d,10d后进行冠状动脉结扎实验,同时取结扎后0、60、180min的股静脉血,采用Ellisa法测定血清中TXB2、6-keto-PGF1α含量。结果:各组犬在冠脉结扎前的血清TXB2、6-keto-PGF1α水平无显著性差异。随着结扎后心脏缺血时间的延长,模型组犬的血清TXB2水平比假手术组明显升高,血清6-keto-PGF1α水平下降;与模型组相比,心可舒组及冠心平小、中、大剂量组的血清TXB2水平显著下降,6-keto-PGF1α水平显著升高。结论:冠心平有利于抑制血小板聚集,减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血流量,对缺血的心脏具有保护作用。
- 李莲静李七一朱萱萱严士海
- 关键词:冠心平TXB26-KETO-PGF1Α
- 中医药辨证防治糖尿病心肌病的进展被引量:8
- 2004年
- 心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1].糖尿病心肌病作为糖尿病独立的并发症已经被专家所肯定,其临床上的主要表现是心肌局部的肥大、纤维化、灶性坏死等,使得心脏的收缩及舒张功能受损,晚期可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本病意义重大.近几年中医药对糖尿病心肌病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 李莲静
- 关键词:糖尿病心肌病中医中药辨证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