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锦时

作品数:3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亚太经合组织科技产业合作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单元法
  • 1篇烟气
  • 1篇烟气脱硫
  • 1篇烟气脱硫效率
  • 1篇数值模拟
  • 1篇双流体
  • 1篇双流体模型
  • 1篇提升管
  • 1篇添加剂
  • 1篇内热
  • 1篇内湿
  • 1篇喷雾干燥
  • 1篇气脱
  • 1篇中子
  • 1篇脱硫
  • 1篇脱硫效率
  • 1篇离散单元法
  • 1篇离散元
  • 1篇离散元模拟
  • 1篇流化床反应器

机构

  • 3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3篇李锦时
  • 3篇朱卫兵
  • 3篇孙巧群
  • 3篇王猛
  • 1篇周金哲
  • 1篇陆慧林

传媒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化工学报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喷雾干燥半干法烟气脱硫效率主要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5
2014年
为提高半干法烟气脱硫效率,通过改变喷嘴级数、脱硫剂类型和增加添加剂等,在自主设计和搭建的热态实验平台上,对半干法烟气脱硫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喷嘴级数可有效提高脱硫效率;双级系统脱硫效率在一、二级喷嘴供浆量各占60%和40%时达到最高,比相同工况下单级系统可提高15.2%;烟气温降和SO2脱除主要发生在浆液雾化区;增加添加剂能有效地提高系统的脱硫效率,添加剂浓度小于0.8 g·L-1时,脱硫效率随其浓度呈线性增加,作为添加剂NaOH较NaCl效果更为明显。
李锦时朱卫兵周金哲孙巧群王猛
关键词:烟气脱硫脱硫效率添加剂半干法
提升管内湿颗粒流动特性的离散元模拟被引量:6
2013年
采用离散单元法模拟了二维提升管内湿颗粒的流动和团聚特性。考虑颗粒所受重力、颗粒间(颗粒与壁面间)的碰撞力、摩擦力、液桥力以及气体对颗粒的曳力和浮力。预测提升管内湿颗粒的流动行为,得到不同含湿量下颗粒浓度和轴向速度的分布,并且定量分析了湿颗粒的团聚特性。结果显示:湿颗粒在提升管内呈现边壁浓、中心稀的环核流动结构;由于液桥力的存在,提升管内湿颗粒出现团聚现象,且颗粒以单颗粒和聚团2种方式运动;含湿量对颗粒聚团存在时间、聚团时间份额和聚团生成频率有较大的影响。
朱卫兵李锦时王猛孙巧群
关键词:提升管离散单元法
流化床反应器内热动力特性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深入研究流化床反应器内温度分布特性,基于分群扩散理论方法,应用中子输运模型、耦合气固传热模型以及气固双流体模型,数值模拟流化床核反应器内气固流动和热动力特性,研究流化床核反应器内入口氦气流量和燃料堆积床高对反应器内温度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流化床核反应器内气相温度分布比较均匀;随着入口氦气流量的增加,反应器内环形区域和中心区域内气相温度脉动增强;反应器内气相温度随着燃料堆积床高的增加而升高.数值模拟得到核反应器内气相瞬时温度分布的结果与Pain等人数值计算结果相吻合.
李锦时孙巧群王猛朱卫兵陆慧林
关键词:双流体模型数值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