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
- 作品数:2 被引量:2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中频电治疗后大鼠脑啡肽水平与其镇痛效应(英文)被引量:4
- 2006年
- 背景:超声-中频电疗法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该镇痛过程是否有脑啡肽等神经化学类物质参与,需对经超声-中频电作用后大鼠的疼痛反应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后验证。目的:观察超声-中频电治疗的镇痛作用及其对大鼠脑啡肽水平的影响,探讨其镇痛作用与脑啡肽神经化学物质变化间的相关性。设计:随机分组设计、对照动物实验。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理疗康复科,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2-06/2003-03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完成。选择健康雌性Wistar大白鼠40只,随机分为4组,甲硫氨酸脑啡肽测定实验组,甲硫氨酸脑啡肽测定对照组,亮氨酸脑啡肽测定实验组,亮氨酸脑啡肽测定对照组,每组10只,其中甲硫氨酸脑啡肽组及亮氨酸脑啡肽组统称为实验组,甲硫氨酸脑啡肽对照组及亮氨酸脑啡肽对照组统称为对照组。方法:①对实验组大鼠进行超声-中频电治疗,频率0.8MHz,采用连脉方式,调制频率100Hz,超声波声强0.9W/cm2;中频电载波频率4kHz,调制频率100Hz,采用连调波型,中频电流为2mA,作用时间为10min。对照组也经同样处理,但超声-中频电治疗仪不开高压,故无能量输出。采用辐射热甩尾法测定大鼠痛觉,用秒表测定大鼠甩尾反应时间(s)并作为痛阈值。②当超声-中频电作用大鼠10min后立即测痛阈,然后断头取其腺垂体(垂体后叶弃去)及丘脑下部组织,按脑啡肽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其甲硫氨酸脑啡肽及亮氨酸脑啡肽含量。主要观察指标:治疗前后痛阈变化,甲硫氨酸脑啡肽和亮氨酸脑啡肽的含量。结果:纳入动物4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甲硫氨酸脑啡肽测定实验组和亮氨酸脑啡肽测定实验组大鼠痛阈值变化率分别为265.79%和272.9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大鼠经超声-中频电单次作用后,其腺垂体及丘脑下部甲硫氨酸脑啡肽和�
- 杜宝琮杜威董继超俞澄金妍
- 关键词:超声疗法电刺激疗法痛阈
- 超声-中频电疗的镇痛效果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2
- 2004年
- 目的 观察超声 中频电治疗的镇痛作用及其对大鼠脑啡肽水平的影响 ,探讨其镇痛作用与脑啡肽神经化学物质变化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大鼠经超声 中频电作用后的疼痛反应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并通过直线回归方法分析大鼠痛阈值变化与腺垂体、丘脑下部脑啡肽 (EK)变化的相关性 ,探讨其镇痛作用机制。结果 大鼠经超声 中频电单次作用后 ,其腺垂体及丘脑下部甲硫氨酸脑啡肽 (MEK)和亮氨酸脑啡肽(LEK)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 (均P <0 .0 5 ) ;MEK组和LEK组大鼠痛阈值变化率分别为 2 65 .79%和2 72 .90 % ,两组间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经直线回归分析后发现 ,超声 中频电对大鼠的镇痛作用与腺垂体MEK含量具有正相关性 (r=0 .91,P <0 .0 1)。结论 腺垂体MEK水平升高可能是超声
- 杜宝琮杜威刘烁金妍
- 关键词:镇痛作用脑啡肽MEK痛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