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娟

作品数:4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凉山州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肺炎
  • 2篇病毒
  • 1篇毒性
  • 1篇新型冠状病毒
  • 1篇胸腺
  • 1篇胸腺法新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表现
  • 1篇预后
  • 1篇神经功能
  • 1篇神经功能缺损
  • 1篇糖皮质
  • 1篇糖皮质激素
  • 1篇皮质激素
  • 1篇缺损
  • 1篇鲑鱼降钙素
  • 1篇吸入
  • 1篇吸入治疗
  • 1篇细胞

机构

  • 4篇凉山州第二人...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凉山州第一人...
  • 1篇凉山州中西医...
  • 1篇盐源县人民医...
  • 1篇甘洛县人民医...

作者

  • 4篇杜娟
  • 1篇买泓
  • 1篇张新莉
  • 1篇邓鸣林
  • 1篇彭俊
  • 1篇范学杰
  • 1篇韩钊
  • 1篇曹昉
  • 1篇林祥晓
  • 1篇张兵
  • 1篇漆俊
  • 1篇苏国华
  • 1篇周梅芳
  • 1篇陈雪莲
  • 1篇郭英
  • 1篇蒋飞
  • 1篇管慧

传媒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肺部疾病...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甲流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临床特征及CT影像学表现分析被引量:33
2019年
目的探讨2019年1月至3月份凉山地区12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特征及CT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3月于四川凉山地区某三甲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2例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治疗前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指标以及CT影像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以及血小板检测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患者治疗前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及乳酸脱氢酶检测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患者就诊时间超过5 d的占91.67%,发热超过38.5 ℃占91.67%,头疼、肌痛的患者占66.67%,气紧、咳嗽的患者占91.67%,咳白痰患者占50.00%,胸闷喘息患者占66.67%,紫绀患者占50.00%,咽红占66.67%,肺部湿啰音占75.00%。入组患者CT显示病变部位肺门病变占8.33%,周围病变占25%,胸膜下病变占8.33%,多发病变占58.33%,其中磨玻璃影占50.00%,片絮状影占75.00%,弥散实变影、广泛肺纤维化占25.00%,弥散结节影占16.67%,其病变占全肺面积<30%占16.67%,病变占全肺面积30至50%占33.33%,病变占全肺面积>50%占50.00%。结论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是发热、气紧,咳嗽症状轻微,其实验室指标白细胞水平正常,主要影像学表现为磨玻璃影、片絮状影以及弥散实变影、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重症患者可遗留肺纤维化。
杜娟范学杰陈红梅蒋飞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
鲑鱼降钙素联合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COPD合并骨质疏松的疗效及对血清PINP、β-CTX、MMP-9水平的影响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研究鲑鱼降钙素联合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合并骨质疏松的疗效及对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Amino terminal peptide of procollagen type I 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β-CTX)、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9 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97例COPD合并骨质疏松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鲑鱼降钙素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 is the percentage of forced vital capacity FEV1/FVC)、血清PINP、β-CTX、MMP-9水平、腰椎骨密度、股骨颈股密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1.48%(43/47) vs. 70.00%(35/50)](P<0.05);FEV1、PO2、FEV1/FV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5.20±13.72)%vs.(70.62±11.37)%,(76.30±8.64)mmhg vs.(62.49±7.13)mmhg,(68.08±11.34)%vs.(60.84±9.75)%](P<0.05);PINP、β-CTX、MMP-9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7.02±3.67)mg/L vs.(14.86±3.13)mg/L,(93.20±8.01)ng/L vs.(117.39±11.42)ng/L,(47.24±3.75)ng/mL vs.(60.26±4.67)ng/mL](P<0.05);腰椎骨密度、股骨颈股密度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12±0.25)g/cm^2vs.(0.89±0.23)g/cm2,(1.14±0.23)g/cm^2vs.(0.90±0.21)g/cm^2](P<0.05)。结论:鲑鱼降钙素联合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COPD合并骨质疏松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用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其能够更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调节血钙,提高骨密度,缓解骨痛,可能与其降低血清PINP、β-CTX、MMP-9的水平有关。
杜娟管慧刘英刘慧红林祥晓
关键词:鲑鱼降钙素糖皮质激素骨质疏松
OCSP分型与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研究脑梗死急性期OCSP分型与神经功能缺损和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首次发病的急性脑梗死(发病时间在10d以内)患者160例,按OCSP分型分为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腔隙性脑梗死(LACI)、后循环梗死(POCI),比较斯堪的纳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入组后30d、6个月的患者病死率、脑卒中复发率(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以TACI最重,POCI、PACI次之,LACI最轻,入组后30d的患者病死率为TACI>POCI>PACI>LACI,6个月时病死率仍然是TACI>POCI>PACI>LACI,而6个月内脑卒中复发率是PACI>POCI>LACI>TACI,存活6个月者残疾程度TACI最重(重度依赖),其余3个亚型均为轻度依赖。结论脑梗死急性期不同OCSP分型之间的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30d及6月时预后存在差异,不同的OCSP分型可以反映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和预后,OCSP分型有利于脑梗死急性期治疗和康复方法的选择。
陈雪莲杜娟范学杰韩钊
关键词: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预后
1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2020年
目的分析凉山州地区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纳入13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该地区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胸腺法新在治疗普通型患者中的作用。结果13例患者中,首发症状以发热(53.8%)、咳嗽(53.8%)、乏力(4.5%)、呼吸困难(23.1%)为主。28.6%(3例)的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疾病。入院血淋巴细胞计数下降;13例患者胸部CT均出现了斑片状磨玻璃影。7例患者使用胸腺法新治疗后,淋巴细胞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淋巴细胞终点值明显升高,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该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病以输入为主,病例以普通型为主,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为重症预警的高危人群;胸腺法新对淋巴细胞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周梅芳袁壮军彭俊曹昉张兵买泓苏国华邓鸣林漆俊张正昂胥富波汪德宏万海玉罗德英杜娟张新莉郭英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病学淋巴细胞胸腺法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