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武
- 作品数:14 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自贡市中心城区自然山体保护与利用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简介国内外对城区内山体保护的实践,四川省自贡市中心城区山体概况;对自贡市城区内自然山体景观格局,城区内自然山体分布现状,城区内自然山体与城市的关系,城区内自然山体利用现状进行阐述分析。建议性地提出城区自然山体保护原则与策略、自然山体利用原则与策略。城区自然山体保护策略是:控制城市山体公园,控制建筑高度管理,控制山体绿线,制定相关政策与法规保障规划实施。城区自然山体利用策略是:充分利用山体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根据山体自身功能开发定位山体,营造山体景观风貌。
- 景阿馨杜文武张建林
- 关键词:中心城区
- 浅析自贡城区自然山水格局对其绿地系统构建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由山体、河流、湖泊所形成的自然山水格局,作为城市绿地的组成部分,是城市绿地网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简介四川省自贡市自然山水格局及其基本特征。提出在自贡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中应归纳形成"一心都市聚茵、两带十字绿轴、三环绿屏交错、四楔绿廊穿插、多园星罗棋布"平面与垂直相结合的立体化绿地系统布局结构。分析自然山水格局对自贡城市绿地系统(城市景观特色,城市生态安全,构建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影响。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针对不同地形地貌特征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研究和实践,以便可以为丘陵山地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提供更多的参考。
- 郑瑶杜文武张建林
- 关键词:城市绿地系统
- 金佛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人类活动强度与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响应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风景名胜区人类活动日益增强,往往带来景观格局变化等潜在威胁。为揭示景观格局与人类活动强度的响应关系,识别二者耦合作用形成的生态环境破碎区域,以金佛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例,基于2000年、2010年、2020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通过构建人类活动强度模型及景观格局指数计算,对金佛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观时空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同时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索人类活动强度与景观格局在空间上的响应关联,进而叠加耦合出人地矛盾突出区域,作为潜在的重点关注区域。研究结果表明:自2000年以来,金佛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观格局发生明显变化,建设用地面积持续扩张,人类活动干扰增多,景观破碎度增加,景观异质性增强;近20年来人类活动强度高值区域面积逐年扩大且分布于低海拔区域,聚集在研究区域的北部三泉镇及南部金山镇等村镇聚落,高聚类区主要为建设用地与耕地区域;人类活动强度与景观格局变化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呈现出较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在空间分布中变化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金佛山风景名胜区人类活动强度与景观格局指数耦合的人地矛盾突出区域在空间分布中呈围绕南部及北部村镇扩张趋势。
- 杜文武胡瑶眭淼袁璨
-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人类活动强度空间自相关土地利用
- 改善多方式出行的城市道路网规划--以美国西雅图1998—2019年实践为例
- 2023年
-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以人为本、兼顾多种交通方式的出行改善目标。城市道路网优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需克服道路网规划的编制、实施与交通发展目标脱节,建设资金紧张,以及道路网改善效果存疑且难以持续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西雅图制定并落实了多方式出行改善方针,分析其道路网规划与实施的经验:首先,组建多主体联合的编制团体,形成多层次联动的规划编制结构以及多系统协同的规划内容;其次,拓宽资金筹集途径,构建围绕高效利用有限经费的道路网改善优先度评价体系与实施项目动态审查机制;第三,通过道路网改善,提升交通安全、优化交通结构,进而推动后续道路网改善。结合中国城市道路网优化面临的挑战,建议深化部门协作与利益群体参与,重视出行改善效果评估,并构建投资、受益反馈机制与持续滚动改善体系。
- 蔡军杨琪瑶黄建中杜文武张栋
- 从方塔园看园林风格的塑造被引量:4
- 2012年
- 通过分析方塔园在园林风格塑造方面的独到之处:"与古为新"的整体立意,宋韵、松江味、现代主义的风格的创造性融合;对方塔园设计的成功原因也做了分析,认为设计者的文化修养是构造出好作品的重要因素。
- 杜文武蔡尔发
- 关键词:方塔园现代手法
- 植物配植模式对校园环境清洁维护状况的影响——以人行道转角处绿地为例被引量:2
- 2016年
- 以校园人行道转角处绿地为例,从人的环境行为心理特征出发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分析不同的植物配植模式对校园环境清洁维护效果的影响,以求为高校提供能够改善环境清洁维护状况的植物配植模式,并为植物景观在环境清洁维护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及可用数据.
- 李妹玲秦华杜文武
- 关键词:校园植物配植
- 面向聚落景观空间的三维形态指数体系构建与实现途径研究
- 2022年
- 景观空间形态指数可将三维实体景观空间转换为可进行数学分析的量化指标,突破了传统空间形态分析受制于研究者主观判断与手工制图的差异而评价标准难以统一的难题,实现对复杂景观空间形态特征的精准表达与规律总结,进而推动不同类别、不同时间聚落景观的量化对比分析与生成机制研究.在总结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研究趋势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平面形态指数、立体形态指数、综合形态指数的多维景观空间形态指数体系,并对如何在复杂环境下进行高精度、全方位的空间形态数据采集,如何从海量图像资料中快速识别、提取空间形态的分类信息与矢量数据,如何对多维空间形态指数进行计算等技术瓶颈给出了具体可行的实现途径.
- 孙松林杜文武李奕成钱云
- 关键词:聚落景观景观指数
- 城市型绿道与乡村型绿道的差异性探析被引量:5
- 2012年
- 在过去40年,我国不断探索以城乡统筹发展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途径。分析研究城市型绿道和乡村型绿道的差异性,不仅对绿道规划设计提供理论指导,也对统筹城乡规划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本文从规划策略、规划设计方法、建成效益等方面对城市型绿道和乡村型绿道进行了比较,并讨论了它们与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关系。
- 严立军杜文武张建林
- 关键词:城乡统筹发展
- 弹性理念,乡村重塑中的风景园林思考被引量:18
- 2014年
- 分析了中国乡村重塑的迫切性及其面临的挑战,并在对西方思维方式发展的回顾基础上,提出了运用弹性理念指导中国乡村重塑研究与实践的设想,认为弹性理念是由"思维弹性—技术弹性—管理弹性"三环节组成的开放式循环体系。结合乡村重塑的目标,对弹性理念下实现乡村重塑的研究与实践路径进行了初步探讨,建议通过以复合性情景思维、适应性保护技术和"刚性—弹性"结合的管理体制为框架的研究路径,和以自然景观保护与修复、新型农业与乡居景观重塑、休闲游憩景观保护与修复为框架的实践路径来实现乡村景观保护,推动城乡大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 杜文武张建林陶聪
- 关键词:风景园林
- 基于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城市公园绿地供需评价——以成都市三环内为例被引量:12
- 2022年
- 基于供需平衡的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对优化城市绿地空间布局,提高公园绿地服务水平具有重要作用。针对传统两步移动搜索法(2SFCA)在精细空间尺度下对人本视角思考不足的问题,从供需两方面同时改进模型,并用于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评价。模型从供给方改进,增加了公园绿地服务范围内服务功能多样性指标,用以衡量公园吸引力;从需求方改进,引入Huff模型,考虑了人们对公园绿地主观选择概率。以成都市三环内为例,分析成都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空间分布及供需现状,结果显示:1)可达性在空间分布上整体呈“西高东低”;2)可达性高的区域呈团状聚集分布;3)区域内供需关系不理想,“供给不足”和“供给匮乏”的区域总面积占比89.49%;4)供需较好的区域聚集在东坡街道及其周边。基于评价结果,对供需失衡区域进行分类,并针对性提出近期微更新、中远期规划及长期适配性的优化策略。
- 胡昂刘洋洋戴维维杜文武
- 关键词:风景园林公园绿地可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