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贞爱
- 作品数:10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调脂治疗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 2009年
- 目的观察来适可(氟伐他汀钠胶囊)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效果,以确定调脂药物在冠心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时的治疗作用。方法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常规抗凝、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来适可40mg/d,并应用统计学方法评价病情变化及心电图、血脂的变化。结果入院治疗后4周TC、TG、LDL—C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性,HDL—C无变化。病情及心电图变化明显,显效率为68.4%,总有效率91.9%。结论调脂药物来适可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中疗效显著,顺应性较好,心绞痛易于控制。
- 杜贞爱
-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来适可
- 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及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应用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6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尿激酶及低分子肝素钙。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治疗的方法,硝酸脂类、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及钙拮抗剂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5%,对照组总有效率达78.9%,两组比较P<0.05,存在显著差异性。结论联合应用小剂量尿激酶及低分子肝素钙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显著优于常规的治疗方法。
- 杜贞爱
- 关键词: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 2009年
-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作用机制。方法89例急性冠脉综合征随机分组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观察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一氧化氮(NO)及血浆内皮素(ET)浓度变化。结果治疗组心肌缺血明显改善,C反应蛋白及血浆内皮素浓度明显降低,一氧化氮浓度明显升高。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具有进一步减轻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稳定粥样斑块,改善心肌缺血作用。
- 杜贞爱陈桂玲
-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冠脉综合征疗效
- 血塞通软胶囊对心绞痛患者血浆内皮素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血塞通软胶囊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12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心绞痛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软胶囊,2次/d,每次2粒,观察心绞痛症状发作程度、频率,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脂、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及C反应蛋白(CRP)浓度。结果治疗组患者ET及CRP明显降低,ET由(67.30±14.62)pg/ml改善为(39.58±8.79)pg/ml。CRP由(13.82±6.57)ng/L改善为(5.99±2.63)ng/L。NO由(32.41±7.52)μmol/L改善为(53.40±9.33)μmol/L,且能明显减少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作频率和疼痛强度及持续时间。结论血塞通胶囊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明显,能升高NO,降低ET、CRP,无明显毒副作用。
- 杜贞爱陈桂玲
- 关键词:血塞通软胶囊不稳定性心绞痛血浆内皮素C反应蛋白
- 低分子肝素联合血栓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杜贞爱
-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低分子肝素疗效分析血栓通中间综合征冠状动脉内
- 心脏介入治疗中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观察及处理
- 2009年
-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治疗中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临床表现、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心脏介入治疗患者资料326例,对其中发生的8例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患者资料进行详细分析。结果8例患者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其中发生在血管穿刺时2例,拔除鞘管时2例,拔除鞘管后4例。结论心脏介入治疗时应积极预防血管迷走神经反射,一旦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应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 杜贞爱陈桂玲
- 关键词:心脏介入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 宫角妊娠切开宫角取胚注药术16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宫角妊娠早期诊断方法及早期治疗方法。方法:对于我院经B超及宫腔镜早期确诊的16例未破裂宫角妊娠患者,行宫角切开取胚注药术随访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均保留了生育功能,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以再次妊娠。结论:B超加宫腔镜是早期诊断宫角妊娠的主要方法;宫角切开取胚注药术,是早期治疗宫角妊娠的一种新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张雪芹杜贞爱
- 关键词:宫角妊娠
- 手术过程中应用胺碘酮治疗心房纤颤疗效观察
- 2009年
- 心房纤颤(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多见于老年人和心脏病患者,它不仅可以引起血流动力学恶化,导致心力衰竭,也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围手术期发生房颤,可使手术的安全性降低,增加手术的风险及术后的并发症。近年来笔者应用胺碘酮治疗围手术期心房纤颤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 杜贞爱
- 关键词:围手术期心房纤颤胺碘酮复律
- 地尔硫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 2009年
-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地尔硫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36例UAP患者,静脉滴注地尔硫剂量从100μg/min至最大用量200~300μg/min持续静点48h,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24h心电图测定心肌缺血总负荷,心率、血压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36例UAP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平均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持续时间缩短、其中18例患者在用药开始后48h内未在发作,临床有效率为94.4%;24h心肌缺血总负荷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心率及血压较前明显下降,其中心率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出现3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低血压,均在减慢滴注速度后恢复。结论:短期静脉应用地尔硫可以安全有效地缓解UAP症状,改善心肌缺血。
- 杜贞爱陈桂玲
- 关键词:地尔硫[艹卓]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