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光

作品数:164 被引量:601H指数:14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0篇期刊文章
  • 67篇专利
  • 4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5篇农业科学
  • 9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生物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建筑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30篇林火
  • 23篇森林火
  • 21篇可燃物
  • 16篇森林火灾
  • 16篇柚木
  • 15篇可燃
  • 12篇火烧迹地
  • 12篇迹地
  • 9篇兴安落叶松
  • 9篇落叶松
  • 8篇地表可燃物
  • 8篇土壤
  • 8篇教学
  • 7篇植被
  • 7篇人工林
  • 7篇火险
  • 7篇白桦
  • 6篇植被调查
  • 6篇燃烧
  • 5篇森林地表

机构

  • 130篇东北林业大学
  • 48篇中国林业科学...
  • 3篇南京林业大学
  • 3篇国家林业局
  • 2篇江西省林业科...
  • 2篇南京森林警察...
  • 2篇贵州师范学院
  • 2篇韩国江原大学
  • 2篇学研究院
  • 2篇国家林业和草...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黑龙江省教育...
  • 1篇教育部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林科院
  • 1篇吉林省林业勘...
  • 1篇吉林市林业科...
  • 1篇孙吴县林业局

作者

  • 162篇杨光
  • 69篇邸雪颖
  • 42篇舒立福
  • 39篇于宏洲
  • 25篇孙建
  • 23篇黄桂华
  • 23篇周再知
  • 21篇梁坤南
  • 15篇赵凤君
  • 11篇李明泽
  • 8篇蔡慧颖
  • 8篇田晓瑞
  • 7篇王明玉
  • 7篇舒展
  • 7篇于鹏
  • 7篇崔立军
  • 5篇孙龙
  • 5篇邓继峰
  • 4篇朱航勇
  • 4篇周俊亮

传媒

  • 16篇东北林业大学...
  • 8篇北京林业大学...
  • 7篇林业科学
  • 7篇世界林业研究
  • 7篇中南林业科技...
  • 5篇应用生态学报
  • 5篇植物研究
  • 4篇生态学报
  • 3篇森林工程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林业科学研究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林业与环境科...
  • 1篇中国林业教育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草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广东化工

年份

  • 5篇2024
  • 10篇2023
  • 9篇2022
  • 20篇2021
  • 20篇2020
  • 17篇2019
  • 10篇2018
  • 7篇2017
  • 10篇2016
  • 13篇2015
  • 12篇2014
  • 12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6
  • 1篇2005
1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森林火灾中人员伤亡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基于我国1988-2012年森林火灾统计资料及典型案例,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和ARCMAP空间分析方法,对比同时期世界几个森林火灾多发国家的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森林火灾中人员伤亡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988-2012年我国森...
杨光于宏州
关键词:森林火灾人员伤亡
施肥对柚木光合生理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9
2021年
【目的】以柚木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叶片光合生理特征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5种肥料及其配比处理,对比分析不同处理之间柚木的瞬时光合、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叶绿素含量的差异。【结果】1)施肥处理显著提高了柚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水分利用效率(WUE)、最大荧光(F_(m))和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其中,处理5(0.25 kg NPK肥+1.5 kg CaMgP肥)的P_(n)、F_(m)和F_(v)/F_(m)值均最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42.48%、11.52%和5.73%;叶片P_(n)值表现为T5>T2>T3>T1>T4>CK。2)处理2(0.25 kg CaMgP肥+2.5 kg有机肥)叶片WUE值最大,为7.32,显著高于其它施肥处理及对照。3)施肥后,柚木叶片初始荧光(F_(o))呈下降趋势,光化学猝灭系数(q_(p))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变化无明显规律。T2、T3、T5处理的qp值高于CK,T1、T4却低于CK。T5的NPQ值最小,T3最大。除T5外,其它施肥处理叶片的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和电子传递速率(ETR)变化不大。4)施肥显著提高了柚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并随钙镁磷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其中,T5增加幅度最大,较对照提高了27.25%,但施肥后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呈显著下降趋势。【结论】1)5种肥料和肥量的配施,均可改善柚木幼林的光能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2)10个光合生理指标的施肥效应综合评价结果表明,0.25kg NPK+1.5kg CaMgP配施效果最佳。
张青青周再知王西洋黄桂华梁坤南杨光刘高峰
关键词:施肥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
林木资源损失评估方法的实证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以森林火灾灾后林木资源损失直接评估法和间接评估法为基础,利用2006年黑龙江省嫩江县北部嘎拉山林场施业区的森林火灾进行实证分析,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直接评估法和间接评估法计算林木资源损失的结果分别为33 953.7万元和38 583.8万元,评估的结果略有差异,但差异不大。因此,采用直接评估法和间接评估法对森林火灾灾后林木资源损失进行评估都是可行的。但由于林木资源损失评估中受林木受害程度和林木生长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其评定参数的划定,土地机会成本的确定都存在困难,因此林木资源损失的准确评估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测算的精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评估参数划定、评估参数的确定以及评估方法的选取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邸雪颖隋堃蔡慧颖杨光
关键词:森林火灾林木资源
配比施肥对柚木无性系幼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研究N、P、K和Ca不同施肥处理对0.5~4.5年生柚木无性系幼林生长的影响,为干热河谷柚木无性系施肥造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柚木无性系为材料,设置N、P、K、Ca四因素三水平,采用正交试验L_(9)(3^(4))设计9个施肥处理,以不施肥为对照,完全随机区组,3次重复。【结果】0.5~4.5年生柚木无性系的不同施肥处理间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平均单株材积差异达到极显著,2.5~4.5年生柚木无性系施肥处理(N_(2)P_(1)K_(2)Ca_(3))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平均单株材积生长最好;其中4.5年生平均树高9.64 m,平均胸径10.49 cm和平均单株材积0.05185 m^(3),分别是对照不施肥的1.25、1.26和1.84倍,施肥效果极显著。1.5~3.5年生柚木无性系的N、P、K各不同水平间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差异极显著,Ca不同水平差异不显著;4.5年生柚木无性系的K不同水平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均达极显著差异,而N、P和Ca不同水平仅树高生长差异达到极显著。2.5~4.5年生K是影响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的第一因素,P则是影响4.5年生树高生长的第一因素;4.5年生的影响树高生长因素排序为P>N>Ca>K,影响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的因素排序为K>N>P>Ca。【结论】施肥极显著地促进柚木无性系幼林早期生长,经济施肥最佳配比为N_(2)P_(1)K_(2)Ca_(0)(即每公顷施N 100 kg、P_(2)O_(5)100 kg和K_(2)O 100 kg,不施Ca),K极显著影响无性系的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
陈天宇黄桂华王西洋周再知杨光梁坤南
关键词:施肥配比幼林生长干热河谷
红松人工林地表可燃物燃烧释放颗粒物质量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基于燃烧风洞实验室进行室内点烧试验,定量揭示红松人工林地表可燃物燃烧释放颗粒物粒径分布及变化特征,为森林火灾释放的颗粒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东北东部山区红松人工林为对象,构造不同风速、可燃物载量、可燃物含水率的可燃物床层。基于燃烧风洞实验室进行108次点烧试验,利用溶气胶监测仪(美国TSI Dust Trak 8533)进行实时监测,通过随机森林算法建立不同粒径颗粒物预测模型。【结果】风速是影响4种粒径颗粒物质量最主要因素之一,PM_(1)受风速(37.207%)和温度(25.651%)影响最大,受可燃物含水率影响最小(8.304%);PM_(2.5)受风速(43.293%)和可燃物载量(22.855%)影响最大,受燃烧效率(7.509%)影响最小;PM4受风速(43.552%)和可燃物载量(21.225%)影响最大,受可燃物含水率(6.841%)影响最小;PM_(10)受风速(40.832%)和可燃物载量(23.337%)影响最大,受可燃物含水率(6.946%)影响最小。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构建的PM_(1)、PM_(2.5)、PM4、PM_(10)预测模型R2分别为0.804、0.810、0.806和0.812。【结论】颗粒物质量与风速、可燃物载量、可燃物含水率、燃烧效率(>80%)呈正相关,与温度和相对湿度呈负相关。总体而言,随机森林算法能够较好地解析各变量与颗粒物质量之间的复杂关系。红松人工林地表可燃物燃烧释放颗粒物观测区间1.72~56.04 g,预测变化区间为5.67~36.33 g,可为污染源排放清单的建立、消防从业人员的职业暴露标准提供数据基础。
刘鑫源杨光宁吉彬耿道通于宏洲邸雪颖
关键词:红松人工林燃烧颗粒物风速
林火导致树木死亡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0年
林火导致树木死亡的机制对计划烧除、火灾损失评估和火烧迹地恢复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目前对林火的作用途径和树木死亡的过程仍不甚清楚。本文将林火行为与树冠、树干和根系的受热过程联系在一起,分析火后树木死亡的潜在生物学机制和影响因素,总结树木烧伤程度的评判方法和死亡率预测模型。火后树木的直接死亡主要取决于叶片和分生组织(芽和形成层)的烧伤情况,而树木受热的边界条件和局部传热过程的精确量化是评判和预测树木烧伤程度的关键依据。由树冠光合速率和韧皮部传导能力下降共同促成的养分胁迫以及由导管(或管胞)气穴栓塞和软化形变导致的木质部水分运输失败都是导致火后树木死亡的潜在原因,而后者更倾向于在短期内造成树木死亡。气孔的导度和对饱和水气压差骤变的敏感性可决定叶片在林火发生时的响应能力,而叶片单位面积的光合速率会因林火矿化作用提供的养分而短暂上升。激素、酚类、萜烯类和乙醇等代谢产物是反映树木延迟死亡的关键生化指标,同时也与火后病虫害的侵染密切相关。树冠的烧伤程度是短期内评估树木死亡概率及恢复情况的可靠参数,次年萌芽和展叶情况应作为补充参考。独立指示变量、综合评级指标和统计经验模型都是目前评估和预测火后树木死亡率最可行且有效的途径,而基于过程的生物物理学模型是未来的研究趋势。此外,本文还对该研究领域仍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可为火后树木死亡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韩大校韦睿王晓红丛日征邸雪颖杨光蔡慧颖张吉利
关键词:林火热传递
一种森林灭火冲锋式喷土枪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森林灭火冲锋式喷土枪,包括工作构件,所述工作构件的底侧安装有锥形转子,锥形转子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安装块,安装块远离锥形转子的一侧延伸至安装槽外并固定连接有分开器,安装块的两侧均固定安装...
舒立福杨光赵凤君陈锋刘柯珍王伟张媛宋光辉丁永全杜建华
文献传递
“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并成为全球治理的典范,也为有效践行共建国际大通道和经济走廊的倡议目标与任务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此过程中,“一带一路”倡议承担着强化与沿线国家加深经济互通、推动国际贸...
杨光
关键词:木质林产品国际贸易
中国与俄罗斯之间木质林产品贸易优势及潜力演变被引量:9
2021年
依据2001-2018年中国与俄罗斯之间木质林产品贸易数据,运用复合方式分析中国与俄罗斯之间木质林产品整体贸易变化、贸易结构变化特征,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标准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贸易互补性分析中国与俄罗斯之间木质林产品贸易优势变化特征,运用拓展引力模型对中国与俄罗斯之间木质林产品贸易潜力演变进行测度。结果表明:中国与俄罗斯之间木质林产品贸易优势均处于上升趋势。其中,中国的人造板、木家具、木制品,俄罗斯的原木、锯材、木浆,在对方市场具有比较优势;中国与俄罗斯木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互补性较强,且持续提升;俄罗斯出口与中国进口的木质林产品贸易互补性,常年高于中国出口与俄罗斯进口的木质林产品贸易互补性,原木、锯材、木浆互补性明显;中国与俄罗斯之间木质林产品贸易潜力较大,仍有广阔的拓展空间。
田刚杨光吴天博刘畅
关键词:木质林产品贸易优势贸易潜力
南药立体经营模式土壤质量综合评价被引量:6
2017年
为筛选优化的南药立体经营模式,本试验选用适宜南方种植的4种药用植物,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已有的杉木林下,构建4种林药立体经营模式,分别是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梅叶冬青(Ilex asprella)+艾纳香模式(Blumea balsamifera)(简称SMA)、杉木+梅叶冬青+广金钱草(Desmodium styracifolium)模式(简称SMG),杉木+梅叶冬青+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模式(简称SMC),杉木+梅叶冬青模式(SM)),以杉木纯林(简称CK)为对照,分析不同模式内0~20和20~40 cm土层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变化,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模式对林地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纯林)相比,4种林药模式下的土壤容重均显著下降,且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0~20 cm土层各模式土壤容重降幅分别为:模式SMA13.4%、模式SMG14.1%、模式SMC 20.8%和模式SM 22.3%、;20~4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各处理降幅为7.0%~15.5%。各模式土壤质量含水量、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均显著提高(P<0.05),且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0~20 cm土层,均是以模式SM最大,分别比对照提高54.9%、100.1%、88.6%、44.9%和36.8%;20~40cm土层,均以模式SMG最大,分别是对照的61.5%、67.6%、69.7%、43.4%和44.0%。(2)0~20 cm土层p H呈下降趋势,降幅0.7%~6.2%,20~40 cm土层中各处理pH差异较大,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除全钾外,其余土壤养分含量各模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0~20 cm土层中,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磷钾、交换性钙和镁以及阳离子交换量均以模式SMC含量最高,分别比对照提高79.7%、69.5%、30.3%、91.4%、279.4%、166.1%、91.6%、677.0%和70.3%。全钾含量以模式SMG最高,比对照增加了26.9%。(3)各处理土壤酶活性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在0~20 cm土层中,与对照相比,各模式土壤的脲酶、蔗糖酶、多酚氧化酶和酸性磷酸活性差异显著(P<0.05),其中脲酶和多酚
李晨晨周再知梁坤南黄桂华杨光
关键词:土壤质量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