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如俊

作品数:63 被引量:154H指数:7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装备部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6篇细胞
  • 21篇骨髓
  • 17篇小鼠
  • 15篇造血
  • 12篇骨髓移植
  • 10篇射线
  • 9篇Γ射线
  • 8篇鼠骨
  • 8篇小鼠骨髓
  • 8篇淋巴
  • 8篇淋巴细胞
  • 7篇照射
  • 7篇疗法
  • 7篇基因
  • 7篇干细胞
  • 6篇造血干
  • 6篇造血干细胞
  • 6篇基因疗法
  • 5篇电离辐射
  • 5篇髓细胞

机构

  • 60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南京军区福州...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30...

作者

  • 62篇杨如俊
  • 25篇蔡建明
  • 25篇项莺松
  • 13篇高建国
  • 12篇程天民
  • 12篇闵锐
  • 11篇丁振海
  • 10篇罗成基
  • 10篇孟祥顺
  • 9篇孙苏平
  • 9篇赵芳
  • 8篇张明华
  • 8篇曹雪涛
  • 8篇黄定德
  • 7篇陈杞
  • 6篇杨平
  • 6篇蔡荣
  • 6篇叶天星
  • 5篇李百龙
  • 5篇孔宪涛

传媒

  • 23篇中华放射医学...
  • 19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中国肿瘤生物...
  • 3篇辐射研究与辐...
  • 3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国外医学(临...
  • 1篇中华医学会放...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5
  • 3篇2003
  • 2篇2002
  • 9篇2001
  • 6篇2000
  • 5篇1999
  • 5篇1998
  • 2篇1997
  • 7篇1996
  • 8篇1995
  • 5篇1994
  • 2篇1993
  • 2篇1992
  • 4篇1989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鼠不同细胞数骨髓移植后回巢与生存率观察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探讨移植细胞数对小鼠骨髓移植回巢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细胞数移植、不同细胞数加不同时问间隔程序移植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等方法,观察不同细胞数骨髓移植后小鼠骨髓内回巢效果和生存情况。结果:不同细胞数骨髓移植中5×105组的回巢细胞数与高细胞数组无差异,回巢率远远高于后者(P<0.01);生存率1×105组为95%,与高细胞数组无差异。不同细胞数加不同时间间隔程序移植以细胞总数在1×105、间隔24 h移植组存活率高,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在一定细胞数量范围内,分次移植可能提高移植干细胞的回巢效率。
孙苏平蔡建明项莺松赵芳黄定德高建国杨如俊
关键词:小鼠细胞数骨髓移植生存率
脐带血干细胞体外扩增研究进展
2001年
脐带血干细胞移植目前绝大多数应用于儿童 ,由于其数量有限而使成人应用受到限制。解决此矛盾的可能方法之一是进行体外干细胞扩增以满足成人移植所需数量。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此做了较多研究 ,并通过动物实验等对扩增后细胞进行了综合评价。
张霞杨如俊麦智广
关键词:脐带血干细胞体外培养细胞因子体外扩增
聚合酶β活力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被引量:2
1995年
本文作者主要报道了一种测定DNA聚合酶β活力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DNA聚合酶α、β等能催化活化DNA中的DNA合成,将3H-TTP等掺入DNA双链缺口中。在选用对DNA聚合酶β活力无影响,而对其它DNA聚合酶活力有选择性抑制作用的抑制剂N-乙基马来酰亚胺以后,活化DNA中3H-TTP掺入量可以代表DNA聚合酶β活力的大小,用该法测定裸鼠肝细胞、肝癌细胞核内DNA聚合酶β活力,发现肝癌细胞内DNA聚合酶β活力高于正常肝细胞。经γ射线照射30Gy后,两种细胞核内该酶活力均无明显下降,本方法操作简单、比较经济、准确可靠,易于在国内推广应用。
蔡建明郑秀龙高建国罗成基程天民余宏宇杨如俊
关键词:DNA聚合酶Β肝癌细胞Γ射线
SDF-1的表达与造血细胞回巢关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趋化蛋白SDF 1在造血细胞回巢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异基因小鼠骨髓细胞移植动物模型和免疫组化双染色方法 ,观察趋化蛋白SDF 1的表达与回巢细胞的关系。结果 骨髓内SDF 1主要表达在骨内膜旁、微血管内皮、骨细胞内和供体阳性细胞周围 ,与非照射组相比 ,照射预处理组骨髓中的SDF 1在骨细胞中、骨内膜旁有明显高表达 ,提示放射预处理可能促使髓内各种基质细胞分泌SDF 1,SDF 1与回巢细胞的关系密切。结论 照射预处理可能是增加骨髓基质细胞分泌SDF 1的激发因素之一 ,SDF 1在造血细胞回巢中有重要作用。
孙苏平蔡建明项莺松赵芳黄定德高建国杨如俊
关键词:SDF-1异基因小鼠骨髓移植基因表达
大鼠浆细胞株来源的GM-CSF对受照射小鼠的疗效观察
2000年
目的 :观察造血生长因子对受照射小鼠辐射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用大鼠浆细胞株培养上清 (RSP- CM)和小鼠成纤维细胞株培养上清 (L P3- CM)来源的集落刺激因子 ,治疗受不同剂量 6 0 Coγ射线照射的 ICR小鼠。观察小鼠 30 d存活率、死亡动物平均存活日、保护系数及部分动物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研究 GM- CSF对受照射小鼠重建造血功能的疗效及量效、时效关系。结果 :RSP- CM能显著提高受 7.5 Gy照射小鼠的存活率 ,而 L P3- CM则无效。照射剂量为 8.0 Gy时 ,只有 RSP- CM治疗组有效 ,预防组和防治组无效。照射剂量为 8.5 Gy时 ,小鼠 30 d内全部死亡 ,表明 GM- CSF对大剂量照射小鼠疗效差 ,但从保护系数看 ,各实验组均有效 ,且存在量效、时效关系。结论 :RSP- CM源性 GM- CSF对受照小鼠的骨髓损伤有促进造血恢复的作用 ,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量效、时效关系 ,而 L P3- CM源性 M- CSF则无效。
张霞杨如俊蔡建明杨平项莺松张新
关键词:小鼠GM-CSF
深低温保存小鼠骨髓细胞及其移植效果
1989年
小鼠骨髓细胞经程序降温-深低温保存后,给经致死剂量照射小鼠进行同种骨髓移植治疗造血障碍。实验用ICR.SMMC/C及昆明种小鼠219只,体重26~33g 8~9周龄,冻存骨髓细胞融解后,台盼蓝拒染率为70%~80%,CFU-GM,CFU-S测试均与新鲜骨髓结果相似。同种移植后动物活存率达43.6%,与新鲜骨髓无明显差别。冻存骨髓细胞移植加从小牛脾脏提取的抑素(Chalone)体内处理,动物活存率为42.5%,而Chalone体外处理活存只有25.0%,Chalone在冻存骨髓细胞移植中的作用尚待进一步实验。
丁振海张进麦智广耿怡余爱国杨如俊
关键词:骨髓移植
5名电离辐射事故患者外周血T细胞T细胞抗原受体、T细胞分化抗原决定簇-3效应的研究被引量:1
1995年
文中报道了5名事故性急性骨髓型放射病患者照后2.5和3.5年外周血T淋巴细胞T细胞受体(TCR)基因,TCR、T细胞分化抗原决定簇-3(CD_3)表达与TCR/CD_3复合物功能的辐射效应.发现5名患者于照后2.5年,2名(5.2Gy和2.4Gy,55岁)于照后3.5年外周血T细胞应答抗CD3单抗刺激而增殖的能力尚未完全恢复;经同时用IL-2和抗CD_3单抗刺激,增殖能力比单用抗CD_3单抗刺激有所增强;后2名的外周血TCR、CD_3阳性细胞百分率一直低于正常对照和其他患者;并见一患者出现DNA重排杂交带型.本文并从TCR/CD_3在介导T细胞抗原刺激反应中的作用,电离辐射对TCR/CD_3复合物的影响,后果和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闵锐程天民罗成基孟祥顺丁振海杨如俊陈杞
关键词:受体抗原抗原表达放射病
胎肝-骨髓程序移植提高移植效果被引量:1
2000年
为进一步提高骨髓移植效果。以昆明种小鼠急性放射病为模型,进行了胎肝-骨髓程序移植(FL-BMST)后小鼠活存及造血重建、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研究。胎肝-骨髓程序移植 1x 106个骨髓细胞时,于照射后第 17d外周血白细胞、骨髓有核细胞计数接近正常,CFU-E、 CFU-GM、 CFU-F、 CFU-S已达正常; GVHD较一次骨髓移植组轻;活存率达60%,显著高于一次骨髓移植组。胎肝-骨髓程序移植既充分利用了每次腾出的“龛位”(Niche),又通过移植胎肝基质细胞改善了“龛位”,增加了“龛位”,从而增加了干、祖细胞的植入并加快增殖分化,减少了移植细胞数,提高了移植效果;是一种较好的移植新方法。
项莺松杨如俊杨平蔡建明闵锐
关键词:骨髓移植造血干细胞
电离辐射致人T淋巴细胞CD_3抗原表达的改变
1994年
用流式细胞仪、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透射电镜方法,分析研究不同剂量γ线体外照射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后,不同时间细胞表面CD3抗原的表达和分布。发现随照射剂量增加,CD3阳性细胞百分率减少,同一照射剂最随照后时间延长,CD3阳性细胞百分率缓慢增加。受照细胞胞浆内游离CD3随照射剂量增加而增多,并于浆内出现CD3-SPA-胶体金颗粒(未照射细胞只见于细胞表面。全未见于浆内)。CD3、CD4双阳性流式细胞仪分析的结果与CD3单阳性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同时发现CD3、CD4双阴性细胞随受照剂量增加而增多,随照后时间延长而减少。
闵锐程天民罗成基孟祥顺丁振海杨如俊陈杞
关键词:电离T淋巴细胞抗原表达
rhTNF-α,rhIL-1-α,PHA-LCM和顺式维甲酸对U_(937)细胞诱导分化的体外研究
1993年
观察了3种细胞因子和顺式维甲酸(c-RA)在体外对U_(937)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rhTNF-α、PHA-LCM和c-RA均能抑制U_(937)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向成熟细胞分化,作用方式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而且rhTNF-α和c-RA合用后作用增强。rhIL-1-α单独对U_(937)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没有影响,但可增强c-RA的诱导分化作用。[~3H]-TdR掺入实验表明,rhTNF-α、PHA-LCM和c-RA通过抑制U_(937)细胞合成DNA而使其增殖停滞。结果揭示:合理联合应用分化诱导剂能互相增强作用,对进一步提高白血病细胞的诱导分化效应以及临床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严烽张明华杨如俊
关键词:U937细胞系分化细胞因子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