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彤
-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潘三东翼9煤层厚度及顶底板岩性分布特征分析
- 2014年
- 对潘三矿东翼9煤层的顶底板岩性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对揭露9煤层钻孔的煤厚、顶底板岩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9煤层存在大块缺失区域,仅局部区域煤层厚度大于0.7 m且不连续,顶板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分布面积大致相当,底板则泥岩面积较大。顶底板砂岩分布区与煤层缺失区一致,推断为古河流剥蚀导致煤层缺失。
- 张忠文王来斌杨晓彤
- 关键词:潘三矿岩石力学性质顶底板
- 杨柳煤矿10煤层底板的采动破坏特征
- 2015年
- 煤层底板在煤层采动后会发生变形与破坏,煤层底板破坏特征是判断底板突水与否的重要依据。以杨柳煤矿10煤层底板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分析煤层底板岩层在采动条件下的应力变化特征与岩体破坏特征。结果表明:10煤层底板平均厚度59.16 m,在开采条件下最大破坏深度为13.6 m,底板受下部灰岩水影响的可能性很小。该研究可以为分析煤层底板突水机理与底板水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 杨志王来斌杨晓彤
- 关键词:煤层底板应力场数值模拟
- Fisher方法在矿井突水水源判别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4年
- 快速且准确地判定突水水源是有效预防矿井突水事故的关键工作之一。本文以淮北矿区海孜煤矿为例,选取6大常规离子作为突水水源识别的样本变量,运用Fisher判别分析法建立突水水源判别模型。并与Q型聚类分析法判别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Fisher判别模型能够有效地判别突水水源,比Q型聚类分析有更高的准确性,实现对突水水源快速有效的判别。
- 杨晓彤王来斌张忠文
- 关键词:FISHER判别分析水源判别矿井突水
- 基于GIS的煤层赋存条件综合评价被引量:1
- 2014年
- 通过对煤层特征、顶底板沉积特征及顶底板结构特征等影响煤层赋存条件因素的分析,生成地质专题图件,并结合影响因素的权重指标,利用GIS多层叠加相交分析技术综合评价目标煤层赋存条件,最终得出研究区综合评价成果图。
- 张忠文王健杨晓彤
- 关键词:GIS赋存条件综合评价
- 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预测煤层瓦斯含量被引量:1
- 2013年
- 以淮南矿区潘一东矿11-2煤层为例,运用支持向量机回归(SVR)理论建立煤层瓦斯含量预测模型。结合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求解和预测,并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预测值进行误差比较分析。根据SVR模型预测煤层未采区的瓦斯含量。研究结果表明:SVR模型预测精度高于BP神经网络模型,适合对煤层瓦斯含量的预测,可为矿井瓦斯的灾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 杨晓彤王来斌张忠文
- 关键词:瓦斯含量支持向量机回归
- 杨柳煤矿主采10煤层充水条件分析及充水水源识别被引量:3
- 2014年
- 在研究杨柳煤矿地质条件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井的充水水源及充水通道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地下水化学法做出Piper三线图来识别突水水源。结果表明:杨柳煤矿充水水源主要是二叠系主采煤层间含水层和底板的灰岩裂隙水,为矿井水害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唐秀龙王来斌杨晓彤
- 关键词:充水水源充水通道水文地质特征
- 水化-水力作用下矿井岩溶裂隙水突出机理分析
- 基于目前岩溶裂隙水突出机制研究现状,本文运用岩溶地质学、工程水力学和断裂力学等相关理论分析岩溶地区水—岩相互作用机制,探讨水—岩相互作用对岩溶地区裂隙岩体发生突水的影响,揭示岩溶地区巷道裂隙水突出前后过程的力学机制.研究...
- 郑飞王来斌杨晓彤张忠文
- 关键词:岩溶裂隙水水化作用
- 文献传递